回覆列表
-
1 # 吾的早早
-
2 # 布衣巧農
自從孩子上學這些都是父母一天到晚說的最多的話,很多小孩不論放假還是上學,被作業支配的恐懼始終存在小孩深深的腦海裡。
寫作業的路漫漫其修遠,不只是孩子,陪讀的家長也很頭痛,每天作業看著不多卻總要寫到十點多才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時一心多用,拖拖拉拉,每天檢查孩子作業簡直就是衝談感情的加速器。
各位爸媽你們是否也在陪孩子寫作業的大軍中感同身受呢?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父母可能就選擇了破罐子破摔,索性放棄對孩子的輔導。任憑其自生自滅,殊不知,除了老師之外,孩子的家庭教育對於成績的提高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第一,智商對於學習成績的影響。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的智商高低主要來自於父母的遺傳,毋庸置疑,這是家長對孩子的生理影響。
第二,習慣對於學習成績的影響。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絕大多數孩子的習慣是不加分的,因此小學三年級前是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家庭是習慣的學校,而父母是習慣的老師。不同的家庭教育是這樣導致學生差異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學習習慣☞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習效率☞不同的學習成績。
孩子作業之前三問。
當孩子放學時不要先急出急催著孩子寫作業,先了解孩子今天在學校都發生了什麼,把孩子透過聊天帶入學校學習氛圍,再引入到孩子有關作業的事情。
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成為了孩子第一個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只要他們想要的 ,一般都會得到滿足,特別是隔代溺愛更甚。因此,也慢慢養成他們唯我獨尊的性格,什麼都得按他的意思來,他想幹嘛就幹嘛。這對孩子的發展是百害無一利。在這裡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個遠房哥哥家,他家兩個兒子一個閨女,也因此對閨女是格外疼愛,特別是孩子的姑姑和奶奶對小女孩簡直是有求必應,前段時間,女孩想學鋼琴,她父母拒絕了。小女孩竟然跑到橋上威脅父母,不給學就跳下去,嚇的父母沒辦法,趕緊把她送去城裡的姑姑家,在城裡學習。我是很不贊同這樣的做法的,這簡直就是縱容了。這麼小就會拿生命威脅親人,以後還有什麼是她不敢做的。
現在很多父母也開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這是孩子早期行文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所能觀察和學習的最好的方式。父母可以透過語言,來告訴孩子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也可以透過自己的行為,給寶寶樹立榜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之下,我相信孩子肯定會得到很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