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棗樹的種植密度與結果期的早晚、立地條件及管理水平有關。如立地條件、水澆條件好,有充足的肥源,棗樹種植密度可適當小一點,反之密度可以適當大一些。要求棗園儘早獲得高效益,可將棗樹種成密植果園或計劃密植果園的形式。
多數專家研究認為,果園覆蓋率達到70%~80%,葉面積係數達到4~5,才能實現果品的優質、豐產。棗樹是喜光樹種,葉面係數以3~4為宜。栽植密度越大,達到上述指標的年限越短。稀植果園要10年左右才能達到上述豐產指標,密植園3~5年就能實現。密植園能充分發揮果園前期群體優勢,葉面積迅速擴大,同化功能強,營養物質積累多,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快,可提前結果並縮短進入豐產期的年限。另外鮮食品種棗,只能人工採摘,適宜小冠密植。密植園樹體矮小,便於修剪、施肥、澆水、摘果、噴藥等果園作業,減少生產成本,利於棗園增效。制幹加工品種可採用稀植,中、大冠形栽培模式。棗有當年栽植(或改接)、當年成活、當年成花、當年結果的特點,適當密植能充分發揮棗的早實特性,達到早結果、早豐產。
目前密植園的栽植密度一般株距1~3米,行距2~5米。筆者近幾年對不同栽植密度的棗園進行調查,密度為1米×2米、2米×2米的棗園,前期產量高,由於不能及時調整果園的群體結構,使果園過早的鬱閉,果品產量和質量均呈下降趨勢且病蟲較難控制。3米×4米、3米×5米的栽植形式,前3~5年棗產量低,但樹形容易培養,樹體和果園的群體結構較好,棗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筆者認為,棗目前仍是市場前景好、效益較高的果樹品種,建園後儘快獲得較高的產量和效益是栽培者的願望。為此,栽植密度可以為2米×2米或1.5米×2.5米,如管理水平較高也可栽成1米×2米的密度,此種植形式為計劃密植形式,將棗樹培養成永久株和臨時株,永久株按計劃樹形整形,3~5年以培養樹形為主,結果為輔,臨時株栽植成活後,就可以採用各種技術措施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強迫幼樹提前結果,透過適時間伐臨時株,最後改造成2米×4米、3米×5米密度的小冠形棗園,較好地解決了密植果園前期產量上升快,後期果園群體結構鬱閉、產量下降及稀植果園前期產量和效益低的矛盾。發枝力強、樹勢旺的加工品種栽植株行距可適當加大,以4米×6米、5米×6米為宜,培養成中冠樹形。棗糧間作(棗農間作)株距3、4米,行距10~15米,如機械作業行距可20米,總之行距大棗的效益低,農作物效益高,反之,可突出棗的效益。
從實踐看,果園的行向以南北較好,南北行向樹與樹之間遮蔭少,光照均勻,通風透光好,適宜棗的生長髮育,遇到大風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南北行棗樹受害程度相對較輕。
關於棗園正方形與長方形栽植形式,哪個較好。筆者認為,南北行向栽植的棗園宜採取行距大於株距的長方形栽植形式。果園良好的群體結構必須是行間要有1~1.5米的通風透光帶,長方形栽植的樹冠應整形為東西扁形樹冠,受光面積大,正方形栽植只能整形為南北扁形樹冠,其受光面積較同密度的長方形栽植的樹冠小。兩種栽植方式相比,長方形栽植的果園群體結構較合理,通風透光好,利於果樹的生長髮育,並利於抑制果園病蟲害發生和蔓延,對提高棗的產量和質量十分有益。
答:棗樹的種植密度與結果期的早晚、立地條件及管理水平有關。如立地條件、水澆條件好,有充足的肥源,棗樹種植密度可適當小一點,反之密度可以適當大一些。要求棗園儘早獲得高效益,可將棗樹種成密植果園或計劃密植果園的形式。
多數專家研究認為,果園覆蓋率達到70%~80%,葉面積係數達到4~5,才能實現果品的優質、豐產。棗樹是喜光樹種,葉面係數以3~4為宜。栽植密度越大,達到上述指標的年限越短。稀植果園要10年左右才能達到上述豐產指標,密植園3~5年就能實現。密植園能充分發揮果園前期群體優勢,葉面積迅速擴大,同化功能強,營養物質積累多,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快,可提前結果並縮短進入豐產期的年限。另外鮮食品種棗,只能人工採摘,適宜小冠密植。密植園樹體矮小,便於修剪、施肥、澆水、摘果、噴藥等果園作業,減少生產成本,利於棗園增效。制幹加工品種可採用稀植,中、大冠形栽培模式。棗有當年栽植(或改接)、當年成活、當年成花、當年結果的特點,適當密植能充分發揮棗的早實特性,達到早結果、早豐產。
目前密植園的栽植密度一般株距1~3米,行距2~5米。筆者近幾年對不同栽植密度的棗園進行調查,密度為1米×2米、2米×2米的棗園,前期產量高,由於不能及時調整果園的群體結構,使果園過早的鬱閉,果品產量和質量均呈下降趨勢且病蟲較難控制。3米×4米、3米×5米的栽植形式,前3~5年棗產量低,但樹形容易培養,樹體和果園的群體結構較好,棗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筆者認為,棗目前仍是市場前景好、效益較高的果樹品種,建園後儘快獲得較高的產量和效益是栽培者的願望。為此,栽植密度可以為2米×2米或1.5米×2.5米,如管理水平較高也可栽成1米×2米的密度,此種植形式為計劃密植形式,將棗樹培養成永久株和臨時株,永久株按計劃樹形整形,3~5年以培養樹形為主,結果為輔,臨時株栽植成活後,就可以採用各種技術措施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強迫幼樹提前結果,透過適時間伐臨時株,最後改造成2米×4米、3米×5米密度的小冠形棗園,較好地解決了密植果園前期產量上升快,後期果園群體結構鬱閉、產量下降及稀植果園前期產量和效益低的矛盾。發枝力強、樹勢旺的加工品種栽植株行距可適當加大,以4米×6米、5米×6米為宜,培養成中冠樹形。棗糧間作(棗農間作)株距3、4米,行距10~15米,如機械作業行距可20米,總之行距大棗的效益低,農作物效益高,反之,可突出棗的效益。
從實踐看,果園的行向以南北較好,南北行向樹與樹之間遮蔭少,光照均勻,通風透光好,適宜棗的生長髮育,遇到大風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南北行棗樹受害程度相對較輕。
關於棗園正方形與長方形栽植形式,哪個較好。筆者認為,南北行向栽植的棗園宜採取行距大於株距的長方形栽植形式。果園良好的群體結構必須是行間要有1~1.5米的通風透光帶,長方形栽植的樹冠應整形為東西扁形樹冠,受光面積大,正方形栽植只能整形為南北扁形樹冠,其受光面積較同密度的長方形栽植的樹冠小。兩種栽植方式相比,長方形栽植的果園群體結構較合理,通風透光好,利於果樹的生長髮育,並利於抑制果園病蟲害發生和蔓延,對提高棗的產量和質量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