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陝北大雙

    荷蘭是個人口稠密的小國,每平方英里有1300多名居民。為此有人認為,要想發展大規模農業,荷蘭幾乎需要將所有資源都投入其中。然而,荷蘭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食品出口國,而其國土面積僅是美國的1/270。那麼,荷蘭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荷蘭與其他糧食大國並無相似之處。在這些產糧國家,有許多密集耕作的田地,按照農業標準來看,大部分田地規模都較小,而且不時被繁忙的城市和郊區所隔斷。而在荷蘭的主要農業區,幾乎沒有成片的土豆地、溫室以及養豬場,也沒有深入天際的摩天大樓、生產工廠或城市擴張。全國超過半數的土地被用於農業和園藝。

    在瓦格寧根大學的牛奶場,這樣的旋轉擠奶機可以讓操作員1小時內為150頭奶牛擠奶。這裡的研究人員正尋求在人口密集的荷蘭解決奶牛養殖所帶來的挑戰。

  • 2 # 鄉里有味

    1.

    專注優勢領域,打造精品產業 荷蘭被譽為“歐洲花園”和“花卉王國”,聽到“鬱金香”,我們就會想到荷蘭。這就是荷蘭對外打出的“花卉招牌”,將花卉產業完全地變成了一個國家的...

    2.

    發展訂單農業,規避市場風險 荷蘭農場大都採取訂單生產,即農產品經紀人、運銷戶與農民簽訂...

    3.

    依託家庭農場,推動規模經營 家庭農場是荷蘭農業的主體,很多同一區域的小農場選擇“抱團模式”...

    4.

    發展設施農業,突破資源瓶頸 荷蘭光照不足、土地資源稀缺,對農業生產形成嚴重製約。

  • 3 # 90後在農村的成長

    首先要學習荷蘭高度發達的農業體系就要來透過資料來了解它的前世今生,這樣方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荷蘭只有22萬農民,2018年卻創造了820億美元的農業出口;相反,中國有2.2億農業勞動力,同期農產品卻比荷蘭少110億美元,農產品貿易逆差高達400多億美元。(以上資料來自2018年中國統計局)

    從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看,荷蘭是個小國,卻是世界農業大國。從世界農業的出口排名綜合衡量,荷蘭以小博大,是農產品淨出口額的“世界冠軍”,是多項世界農業“金牌”得主3.農產品出口率世界第一,土地生產率第一,設施農業世界一流,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農業奇蹟”。而創造這些“農業奇蹟”的主體正是荷蘭的家庭農場。

    1.人口密度

    把荷蘭的國土面積與中國相比的話,大概只有廣州市的一半大小,但是其人口密度卻是中國的2.8倍。

    2.耕地面積

    荷蘭的耕地面積為7702km²,中國則為1504350km²(隨著經濟的發展,這數字在逐年減少中),用百分比來比較的話,大約荷蘭的耕地面積只有中國的0.5%左右。

    3.勞動人口比較

    荷蘭的農業就業人口在3%以下,意思是即用約3%的勞動力創造了約2%的農業價值;而我過的由於經濟起步慢,農業比重接近40%,意思是用了約40%份勞動力創造了約10%的價值。

    4.農業出口比較

    2018年,荷蘭農產品的出口約82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大約為6172億人民幣,中國這邊則為4681億人民幣,當然這也與咋們人口眾多有一部分關係,生產的一部門農產品國內自己就消化掉了。

    5.土地生產率比較

    荷蘭每公頃蔬菜的產出為54.4噸,而中國只有23.0噸,不足荷蘭的二分之一,說明荷蘭的土地生產率比咋們要高出很多。

    比較了這麼多,其實這些差距都與經濟以及農耕技術還有經營理念的先程序度離不開,荷蘭的企業大多是私營家庭農場,土地屬於農民所有,農民生產作物不受外界干擾,完全從市場和效益出發確定生產和經營,市場高度細分,贏得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同時,為了保護本國農業和維護農民的利益,荷蘭政府還提供了相對比較高的農業補貼。這與我們國家的農村土地政策有點相似。

    正是因為土地是自己的,荷蘭農民十分愛惜自家土地,並在土地撒花姑娘做大量的投資,走出了一條技術密集,機械作業,資源節約,生態友好,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這也是目前國家扶持農村改造的大方向,相信未來的某一天,咋們也能在其他農業先進國家中揚眉吐氣一把。

  • 4 # 豐收園農業

    農業生產和經營模式不能學誰誰誰,因各國的市場定位不一樣,經營生產和服務物件也不一樣,要學人家一套成熟的體系,個人覺得原版照搬拿回我們國家可能不會太適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考辛斯的表現,大家怎麼看,他還有機會能回到巔峰狀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