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遠58
-
2 # 李老根2017
《秋之韻》
初秋萬物拔節長,
中秋摜鬥撻撻響。
深秋霜露侵人寒,
蟲兒嘰嘰不上房。
古人喜歡悲秋,主要原因是,時序進入秋季猶其是晚秋,就進到了萬物生死交替的季節。為什麼夏天人不愁煩,冬天不悲觀,恰恰是秋天人的情緒容易感傷呢?在春天,夏天裡,季節和時令都是呈陽性的。陽性代表熱烈奔放,向上和積極,萬物生機勃勃,一年的播種,生長著,成熟著,給人的感受是充滿希望。而進入秋天,陽氣漸漸減弱,陰氣回升。地力陰氣代表沉淪,消極直至死亡。所以不止是古人,今人也一樣,到了萬物肅殺的秋天,都會一面感知豐收的喜悅,一面又彷彿被死亡的氣韻所包圍而意識到一年好景即將揮茲而去,就會莫名感傷。一言蔽之,古人今人,情緒都易受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相生相死的轉換所影響。系自然之氣交替變化的正常現象。不過一進冬季人又似乎不會莫名傷懷了,彷彿春的氣息又在冥冥之中悄悄地執行,於是不久前的秋天就代表了一種悽美被人反映到文學上,這就反映了人極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緒和心緒!
-
3 # 一老沈一
哈哈,題主既然說“有的古人”,怎麼又問“為何都悲秋呢”,邏輯上不太搭配呢。舉個例子,“怎麼有的人,都是男人呢”
第一不是所有古人都悲秋。悲秋的大約只是文人。
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流,包括農民,大概不會悲秋,因為顧不上。
白居易的《賣炭翁》詩云:“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燒炭的人,身上衣單,確盼天寒。
第二文人不只悲秋,還傷春呢。
清代錢謙益在《李義山詩箋註》序中說:“綺靡濃豔,傷春悲秋,至於"春蠶到死’、蠟燭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愛河而幹慾火”。
秋天,雖然是收穫的季節,但確實“無邊落木蕭蕭下”,淒涼蕭瑟。春天呢?萬物勃發,心意盎然,幹嘛也要“傷”呢?
這就是美學裡講的“意象”了。
第三這種意象,是文人的創作方法與目的。
一些文人,從秋天或春天的總體物件中,抽象或提煉出來一種“感受”。這就形成了作者本人的“意象”。 在這個“意象”中,作者把本人的情感與景物融合在一起,實現主客統一,既為了對外渲染藝術之美,也為了把自己悲秋傷春之感,傳達給讀者。
杜甫《春望》詩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這種作者創作意象的出色表達。
第四題主說,有的古人悲秋。這話不錯。確實有的古人並不悲秋。
比如,唐朝詩豪劉禹錫。
他有《秋詞二首》,其一曰——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曰—— “山明水淨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還有—— “朔風悲老驥,秋霜動鷙禽。……不因感衰節,安能激壯心。”(《學阮公體三首》其二)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始聞秋風》)
第五所以,古人並不都悲秋;古時文人也不都悲秋。
悲秋,包括傷春,是文人的創作方法。有的,是借景抒情,“悲秋”和“傷春”都令人印象深刻;有的,多少有些無病呻吟。
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了。
還說劉禹錫,前面說到的“無邊落木蕭蕭下”是他的詩句,但讀了全詩,才能感受他之豪邁。
這首詩,名為《初逢席上見贈》的詩,是劉禹錫剛認識王維的時候作的——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他被貶謫多次,前後共二十三年,但他仍然堅定樂觀。
回覆列表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本應高興才對。秋天到了,冬天還會遠嗎?冬天是很殘酷的,有錢人冬天儘管不愁吃穿,但也只能呆在家裡,煩都煩死了。窮人冬天還要出門找飯吃,文人墨客冬天怎麼遊山玩水,怎麼訪親問友。所以,古人悲秋就很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