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問題是企業發展必須關注的焦點問題。20世紀是生產力的世紀,21世紀則是知識與質量的世紀。儘管企業發展由諸多戰略組合而成,但質量經營已上升為這些戰略組合中的核心,對企業生存發展起著基礎性、長遠性作用。
經歷了傳統質量檢驗、統計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之後,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以六西格瑪管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成為企業戰略實施的新趨勢。質量管理學界和一些企業家將其視為質量管理的第四個階段,並稱其為精益質量管理。
實際上,質量管理是精益管理的基礎和平臺,其本質是質量經營。離開了質量經營,精益管理便成了空中樓閣。
對於質量管理和精益管理的關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01精益管理是對全面質量管理的繼承
精益管理繼承了質量管理的集中位置、離散程度、分佈規律等統計分析思想,用標準差表達質量特性值的波動,以六西格瑪水平反映過程能力。
同時,精益管理繼承了質量管理的統計控制思想,以公差限與標準差為因子,計算出六西格瑪水平,透過降低顧客要求的公差限,來衡量質量經營水平。它透過對總體正態分佈已知背景下平均值和標準差的定量化表達,對定性問題定量化分析,對企業績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精益管理還繼承了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思想,透過六西格瑪管理將度量和改進應用到企業經營全過程,及時發現並消除異常,提升質量水平,以適應顧客要求,提高企業質量競爭力。
02精益管理是對質量特性的豐富
在質量管理中,質量特性表現為對顧客要求和預期的轉化,是質量控制、測量和改進的基礎和依據。
精益管理從供應鏈(價值鏈)入手,將質量特性上升為顧客價值識別,進一步豐富了質量特性內涵。
03精益管理是對質量成本的發展
不良質量必然導致不良成本,不良成本對顧客和消費者的影響體現在顧客和消費者的錢包裡,雖然沒有反映到企業賬戶上,但對企業的影響是“腫瘤式”的,這一點從諾基亞手機被微軟收購、柯達宣佈破產中可見一斑。
精益管理對傳統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外部損失成本)的豐富發展,可歸納為顧客引發的不良質量成本、顧客不滿意造成的不良質量成本、聲譽損失帶來的不良質量成本三個方面。
其意義在於,精益管理不僅關注了“缺陷率”“單位缺陷數”“廢料”“耗時”“收益率”等質量改進收益的貨幣轉化,更是將不良質量成本拓展到了企業發展的支援領域和戰略領域。因為,誰真正擁有了顧客、員工和市場,誰就擁有了未來。
04質量管理的過程本身是標準化的過程
質量管理以產品質量、達到規定要求為關注重點,精益管理則在相容產品質量、規定要求的同時,聚焦少投入、多產出。二者相互關聯並作用於同一組要素,這些要素是開展管理活動的基本物件,而標準則融入、滲透到這些要素中成為支撐條件。
只有把“優質、高效、低成本”的精益思想融入標準化建設當中,發揮標準化“簡化、統一、協調”的作用,才能促進精益質量管理。
05精益管理習慣養成是質量文化培育
離開了質量文化,精益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文化,簡單來說就是企業做事的方式。當企業試圖去改進質量特別是透過改進工作過程以獲取最佳產品和服務質量時,文化有時會成為巨大阻力。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霍德蓋茨說:當戰略與文化發生衝突時,文化恆勝;當企業文化與變革精神不相容時,變革的努力將遭到失敗。這就是推進精益管理首先要營造質量管理氛圍、引導員工養成質量管理習慣的意義所在。
精益管理要求企業改善原有的質量管理習慣,增強指標度量意識,並善於發現和運用統計方法進行度量和改進,其積極作用和深遠意義在於:透過5S現場管理來培育質量管理習慣。
此外,精益管理在廣泛應用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了單點課、一線主管技能培訓、全員生產維護、準時化生產、A3報告、平均無故障時間等工具和方法,這些工具和方法為培育質量文化、實施精益管理找到了較好的路徑。
06總之
質量管理是精益管理有效實施、落地的基礎和平臺。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絕不能離開質量經營,而是要用精益管理來促進質量水平提高。
質量問題是企業發展必須關注的焦點問題。20世紀是生產力的世紀,21世紀則是知識與質量的世紀。儘管企業發展由諸多戰略組合而成,但質量經營已上升為這些戰略組合中的核心,對企業生存發展起著基礎性、長遠性作用。
經歷了傳統質量檢驗、統計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之後,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以六西格瑪管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成為企業戰略實施的新趨勢。質量管理學界和一些企業家將其視為質量管理的第四個階段,並稱其為精益質量管理。
實際上,質量管理是精益管理的基礎和平臺,其本質是質量經營。離開了質量經營,精益管理便成了空中樓閣。
對於質量管理和精益管理的關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01精益管理是對全面質量管理的繼承
精益管理繼承了質量管理的集中位置、離散程度、分佈規律等統計分析思想,用標準差表達質量特性值的波動,以六西格瑪水平反映過程能力。
同時,精益管理繼承了質量管理的統計控制思想,以公差限與標準差為因子,計算出六西格瑪水平,透過降低顧客要求的公差限,來衡量質量經營水平。它透過對總體正態分佈已知背景下平均值和標準差的定量化表達,對定性問題定量化分析,對企業績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精益管理還繼承了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思想,透過六西格瑪管理將度量和改進應用到企業經營全過程,及時發現並消除異常,提升質量水平,以適應顧客要求,提高企業質量競爭力。
02精益管理是對質量特性的豐富
在質量管理中,質量特性表現為對顧客要求和預期的轉化,是質量控制、測量和改進的基礎和依據。
精益管理從供應鏈(價值鏈)入手,將質量特性上升為顧客價值識別,進一步豐富了質量特性內涵。
03精益管理是對質量成本的發展
不良質量必然導致不良成本,不良成本對顧客和消費者的影響體現在顧客和消費者的錢包裡,雖然沒有反映到企業賬戶上,但對企業的影響是“腫瘤式”的,這一點從諾基亞手機被微軟收購、柯達宣佈破產中可見一斑。
精益管理對傳統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外部損失成本)的豐富發展,可歸納為顧客引發的不良質量成本、顧客不滿意造成的不良質量成本、聲譽損失帶來的不良質量成本三個方面。
其意義在於,精益管理不僅關注了“缺陷率”“單位缺陷數”“廢料”“耗時”“收益率”等質量改進收益的貨幣轉化,更是將不良質量成本拓展到了企業發展的支援領域和戰略領域。因為,誰真正擁有了顧客、員工和市場,誰就擁有了未來。
04質量管理的過程本身是標準化的過程
質量管理以產品質量、達到規定要求為關注重點,精益管理則在相容產品質量、規定要求的同時,聚焦少投入、多產出。二者相互關聯並作用於同一組要素,這些要素是開展管理活動的基本物件,而標準則融入、滲透到這些要素中成為支撐條件。
只有把“優質、高效、低成本”的精益思想融入標準化建設當中,發揮標準化“簡化、統一、協調”的作用,才能促進精益質量管理。
05精益管理習慣養成是質量文化培育
離開了質量文化,精益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文化,簡單來說就是企業做事的方式。當企業試圖去改進質量特別是透過改進工作過程以獲取最佳產品和服務質量時,文化有時會成為巨大阻力。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霍德蓋茨說:當戰略與文化發生衝突時,文化恆勝;當企業文化與變革精神不相容時,變革的努力將遭到失敗。這就是推進精益管理首先要營造質量管理氛圍、引導員工養成質量管理習慣的意義所在。
精益管理要求企業改善原有的質量管理習慣,增強指標度量意識,並善於發現和運用統計方法進行度量和改進,其積極作用和深遠意義在於:透過5S現場管理來培育質量管理習慣。
此外,精益管理在廣泛應用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了單點課、一線主管技能培訓、全員生產維護、準時化生產、A3報告、平均無故障時間等工具和方法,這些工具和方法為培育質量文化、實施精益管理找到了較好的路徑。
06總之
質量管理是精益管理有效實施、落地的基礎和平臺。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絕不能離開質量經營,而是要用精益管理來促進質量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