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離腦橋下緣後,偕同聽神經入內耳道。
第1段:面神經離腦橋下緣行至內耳門為顱內段,長約23~24mm。
第2段:面神經從內耳門到內耳道底而進入面神經骨管中,為內耳道段,長約7~8mm,與中間神經合併。
第3段:為最短的一段,僅3~4mm,行向外側面微斜向前,界於前庭與耳蝸之間到達膝部,即膝狀神經節,稱為巖骨內段或迷路段。有時,此處骨管缺如,約佔5%~15%,膝狀神經節與硬腦膜直接相接。在顱中窩進路,行內耳道手術,分離顱中窩腦膜時,要避免損傷。
第4段:面神經自膝狀神經節轉向後微向下。經鼓室內側壁的前庭窗上,到達鼓室後壁,為面神經水平段,它與水平線成30°角,為中耳炎性病變和手術時最易損傷的部位。水平段與迷路段形成74°~80°角,水平段又名鼓室段,低於迷路段,該段長8~12mm。
水平段面神經從水平面轉向垂直面進入乳突,彎曲形成一約110°~127°向前張開的角,轉折膝部長2~3mm。面神經管第2膝位於砧骨窩下方,鼓竇底、水平與後半規管內側之間,從第2膝到前庭窗和鼓環的距離均為3mm,到外耳道後上棘為14~20mm。
在乳突手術時,位於鼓竇底的砧骨短突和砧骨窩是面神經管第2膝的可靠標誌。
面神經隱窩,又名錐隆凸上隱窩,在莖突複合體之後面神經下降段之間,內側面為面神經垂直段開始,外側為鼓索神經與鼓環,上界為砧骨窩,下方為鼓索隆凸與錐隆凸間骨質為鼓索嵴,後壁為乳突前壁一部分。該窩平均深2.5mm,寬1~2mm,高0.5~1.0mm。
慢性中耳炎病變,經氣房擴充套件至乳突區及鼓室竇,必須經後鼓室進路,開放面神經隱窩進路還可行面神經水平段減壓術和耳蝸移植等手術。
第5段:為面神經垂直段,自錐隆凸之後,轉向下1~2mm為垂直段開始,或其上端位於外半規管後端下方,相當於砧骨短突之下和錐隆凸平面,下達莖乳孔,相當於二腹肌嵴前方,其位置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不小於2cm。垂直段亦稱乳突段全長15~20mm,自第2膝至莖乳孔,垂直偏後走行與之形成5°~35°角,向下向外與垂直面小於45°角。該管很少始於外半規管,手術若與外半規管保持1~2mm距離,不會損傷面神經。在面神經後氣房區的面神經垂直段骨管裂隙並非罕見,在進行迷路切除、經迷路進路的內耳道手術和內淋巴囊手術時,應避免損傷因骨質缺損而暴露的垂直段面神經。面神經越過鼓室竇多數向下在蝸窗平面向後距鼓溝為1~6mm,通常為3~4mm,處理面神經管周圍氣房時應注意之。莖乳孔位於莖突後外方,乳突外側面距莖乳孔約6~12mm。
為了避免損傷面神經,手術應限於乳突前緣,若頸靜脈窩明顯高位時,面神經乳突段與頸靜脈毗鄰。反之,頸靜脈球低於莖乳孔平面。
頸內動脈管到莖乳孔的距離約10mm,這個長度是恆定的。
面神經在鼓室內的主要分支為:巖大淺神經,位於膝狀神經節前方;鐙骨肌神經,從面神經垂直部的起始處分出後,向上、向前走行;鼓索神經經常在面神經垂直段下1/3分出,有時,鼓索神經管靠近莖乳孔附近單獨開口,其確切分出的平面是不定的,可在鐙骨肌神經支下1~2mm或距莖乳孔3~4mm,甚至在莖乳孔之下進入鼓室,或可起源於面神經幹前、外後側。鼓索神經,有時位於外耳道前壁或平行越過前庭窗。這些解剖變異在手術中常帶來許多困難,在手術中,可以以鼓索神經作為面神經主幹的標誌之一。鼓索神經在面神經水平段前外側,而在垂直段後內側,它從鼓室前壁的巖鼓裂處離開鼓室而入頸部和舌神經聯合。
面神經自膝狀神經節至鼓室後壁的錐隆凸,長約11mm,自錐隆凸至莖乳孔長16mm,兩段全長27mm。但自莖乳孔經鼓室內壁直達膝狀神經節全長距離則為22mm,較面神經原路線短5mm。所以,若面神經在顳骨內缺損在3mm之內,可以改道直接縫合,並無張力。
否則,須施行神經移植術。
面神經出莖乳孔後迂迴向上向前約105°角度而達腮腺。在腮腺中首先分為上、下兩大支,然後,再分為顳支、上顴支、下顴支、頰支、下頜緣支及頸支,形成複雜的分支及吻合網。其中可見與三叉神經的小支有廣泛聯絡,此外,尚有許多小分支超過中線,分佈到對側小部分面部表情肌。
面神經離腦橋下緣後,偕同聽神經入內耳道。
第1段:面神經離腦橋下緣行至內耳門為顱內段,長約23~24mm。
第2段:面神經從內耳門到內耳道底而進入面神經骨管中,為內耳道段,長約7~8mm,與中間神經合併。
第3段:為最短的一段,僅3~4mm,行向外側面微斜向前,界於前庭與耳蝸之間到達膝部,即膝狀神經節,稱為巖骨內段或迷路段。有時,此處骨管缺如,約佔5%~15%,膝狀神經節與硬腦膜直接相接。在顱中窩進路,行內耳道手術,分離顱中窩腦膜時,要避免損傷。
第4段:面神經自膝狀神經節轉向後微向下。經鼓室內側壁的前庭窗上,到達鼓室後壁,為面神經水平段,它與水平線成30°角,為中耳炎性病變和手術時最易損傷的部位。水平段與迷路段形成74°~80°角,水平段又名鼓室段,低於迷路段,該段長8~12mm。
水平段面神經從水平面轉向垂直面進入乳突,彎曲形成一約110°~127°向前張開的角,轉折膝部長2~3mm。面神經管第2膝位於砧骨窩下方,鼓竇底、水平與後半規管內側之間,從第2膝到前庭窗和鼓環的距離均為3mm,到外耳道後上棘為14~20mm。
在乳突手術時,位於鼓竇底的砧骨短突和砧骨窩是面神經管第2膝的可靠標誌。
面神經隱窩,又名錐隆凸上隱窩,在莖突複合體之後面神經下降段之間,內側面為面神經垂直段開始,外側為鼓索神經與鼓環,上界為砧骨窩,下方為鼓索隆凸與錐隆凸間骨質為鼓索嵴,後壁為乳突前壁一部分。該窩平均深2.5mm,寬1~2mm,高0.5~1.0mm。
慢性中耳炎病變,經氣房擴充套件至乳突區及鼓室竇,必須經後鼓室進路,開放面神經隱窩進路還可行面神經水平段減壓術和耳蝸移植等手術。
第5段:為面神經垂直段,自錐隆凸之後,轉向下1~2mm為垂直段開始,或其上端位於外半規管後端下方,相當於砧骨短突之下和錐隆凸平面,下達莖乳孔,相當於二腹肌嵴前方,其位置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不小於2cm。垂直段亦稱乳突段全長15~20mm,自第2膝至莖乳孔,垂直偏後走行與之形成5°~35°角,向下向外與垂直面小於45°角。該管很少始於外半規管,手術若與外半規管保持1~2mm距離,不會損傷面神經。在面神經後氣房區的面神經垂直段骨管裂隙並非罕見,在進行迷路切除、經迷路進路的內耳道手術和內淋巴囊手術時,應避免損傷因骨質缺損而暴露的垂直段面神經。面神經越過鼓室竇多數向下在蝸窗平面向後距鼓溝為1~6mm,通常為3~4mm,處理面神經管周圍氣房時應注意之。莖乳孔位於莖突後外方,乳突外側面距莖乳孔約6~12mm。
為了避免損傷面神經,手術應限於乳突前緣,若頸靜脈窩明顯高位時,面神經乳突段與頸靜脈毗鄰。反之,頸靜脈球低於莖乳孔平面。
頸內動脈管到莖乳孔的距離約10mm,這個長度是恆定的。
面神經在鼓室內的主要分支為:巖大淺神經,位於膝狀神經節前方;鐙骨肌神經,從面神經垂直部的起始處分出後,向上、向前走行;鼓索神經經常在面神經垂直段下1/3分出,有時,鼓索神經管靠近莖乳孔附近單獨開口,其確切分出的平面是不定的,可在鐙骨肌神經支下1~2mm或距莖乳孔3~4mm,甚至在莖乳孔之下進入鼓室,或可起源於面神經幹前、外後側。鼓索神經,有時位於外耳道前壁或平行越過前庭窗。這些解剖變異在手術中常帶來許多困難,在手術中,可以以鼓索神經作為面神經主幹的標誌之一。鼓索神經在面神經水平段前外側,而在垂直段後內側,它從鼓室前壁的巖鼓裂處離開鼓室而入頸部和舌神經聯合。
面神經自膝狀神經節至鼓室後壁的錐隆凸,長約11mm,自錐隆凸至莖乳孔長16mm,兩段全長27mm。但自莖乳孔經鼓室內壁直達膝狀神經節全長距離則為22mm,較面神經原路線短5mm。所以,若面神經在顳骨內缺損在3mm之內,可以改道直接縫合,並無張力。
否則,須施行神經移植術。
面神經出莖乳孔後迂迴向上向前約105°角度而達腮腺。在腮腺中首先分為上、下兩大支,然後,再分為顳支、上顴支、下顴支、頰支、下頜緣支及頸支,形成複雜的分支及吻合網。其中可見與三叉神經的小支有廣泛聯絡,此外,尚有許多小分支超過中線,分佈到對側小部分面部表情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