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樊說史

    明朝中晚期,眼鏡在中國已經大量出現,雖然還未普及,但在上流社會並非罕見之物。

    關於眼鏡何時在中中國產生,是我們自主發明還是從境外傳入,目前還在爭論。有人經過考證推演,認為眼鏡在中國已有幾千年歷史,在夏朝以前,古人已有用眼鏡之類的放大鏡觀察天象。還有細心的讀者從唐宋時期的壁畫中隱約找到戴眼鏡 的影象,但這些都是推導,沒有清晰的文字記載。一般認為,現代意義的眼鏡最早出現在古時的義大利,發明人是英國的科學家培根,成為普通人佩戴的眼鏡產品,則是在十三世紀的義大利首次出現,據說這項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是一位名叫阿爾馬託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也有人找到了點滴資料,中國元朝的時候,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曾旅居中國,當時他見到元朝宮廷裡有人戴眼鏡,馬可·波羅大約在1260年記載: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戴著眼鏡。但在中國史料中有明確記載的是到明萬曆年間,當時眼鏡叫“靉靆”明萬曆年間,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提學副使湖陽林公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名曰靉靆(àidài)。」

    眼鏡到底是中國自主生產,還是歐洲傳入?目前還沒有公論,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朝中後期,眼鏡已經在宮廷階層普遍使用。

    中國眼鏡業最早是在蘇州產生和發展的,明代崇禎初年(公元1628年)、蘇州眼鏡史上 出現了一位傑出的技師,名叫孫雲球。透過手工業把眼鏡生產帶到了民間。除此之外,再早沒有發現生產使用眼鏡的工藝和技術。

  • 2 # 炒米視角

    沒毛病,眼鏡不是西方的專利。《大明王朝1566》裡出現眼鏡,不是穿幫,是有史料記載的。

    嘉靖朝的郭瑛在《七修類稿》中記載:“聞貴人有眼鏡,老年觀書,小字畢見,誠世寶也。”

    這說明老花鏡這玩意,在當時雖然很流行,但也是個緊俏物件。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我們的先人就自己掌握了凹凸鏡呈相原理,一代宗師墨子對光學的理論研究還是幾乎超越了那個時代,只不過由於生產水平跟不上,介質生產沒有達標,所以眼鏡這玩意只存在於理論階段。

    只不過華人缺乏專利意識,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我們沒有找到眼鏡存在的證據。

    當歷史走到北宋,我們偶然在神宗二年進士劉跂《暇日記》中的一段文字,這差不多是明確的放大鏡的記載。

    "史沆斷獄,取水精十數種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牘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則見。"

    而劉跂《暇日記》也早已遺失,這一段文字是見於乾隆年間《陔餘叢考》的引用。

    可以想見還有很多被乾隆修《四庫全書》時毀掉的大量的書籍中,應該也會有眼鏡的存在。

    到了南宋,我們終於在趙希鵠的《洞天清錄》裡發現了一個名詞——"靉靆[ài dài]。”看了他對這個詞的解釋——“老人不辯細書,以此掩目則明。”則是“老花鏡”本尊無疑了。

    到了明末清初的張自烈在其《正字通》中,對"靉靆”的解釋,那就更直接通透了,“靉靆,眼鏡也"。

    所以可以想見,其實宋朝的時候老花鏡就已經在中老年達官顯貴中流行了。但是由於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西方的眼鏡開始衝擊本土。

    “永樂八年(1410),滿刺加國王朝貢靉靆十枚。”——明·萬曆·羅懋登《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我們的眼鏡中國產化已經達到了當時理論與技術並存的巔峰狀態。

    蘇州有個叫孫雲球的技師(不是按摩捶背的)發明了“牽陀車”,也就是打磨鏡片的機器。可以把水晶研磨城不同度數的凹凸鏡;更厲害的是他還發明瞭驗光配鏡的方法——“隨目對鏡”;還留下一部專著《鏡史》。這個階段其實已經算是奠定了現代我們使用的光學眼鏡的基礎鑑定、製造技術。

    但是之前我們學的教科書裡,只會告訴你眼鏡是1268年,羅吉爾·培根最早記錄了用於光學目的透鏡;1784年美國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了遠近視兩用眼鏡。

    而我們拿真正呈現技術理論的孫雲球生活的年代1628年到1662年,比富蘭克林早了至少120多年。

  • 3 # 呆萌小索隆

    眼鏡是從何時傳入中國?眼鏡是從歐洲傳入中國?還是從中國傳入歐洲?這個問題至今還在考據當中,因為有所爭議的緣故。

      不過,根據目前所知道的文獻資料之揭示而言,假設眼鏡是從歐洲傳入中國的話,應該是在元朝時代,而非遲至明朝。因為在十三世紀西元1260年左右( 元朝)馬可波羅遊記中就記載說:中國當時的老人,讀書時為了看清楚文字,經常配戴眼鏡。(這符合了眼鏡初發明時是老花眼鏡的說法) 以這種年代這樣推論的話,那麼眼鏡傳入中國的時間幾乎是與歐洲眼鏡的出現是同步的。關於這種論點也是可能,因為絲路的發達,向來是東西方物資與文化交流的暢通路徑。能即時的互通有無,也是常理所在。

      而大家之所以認為眼鏡是明朝時代才傳入中國,是因為在能看到的中國文獻中幾乎都是明朝時代及其以後的文字紀錄。例如:明代田藝蘅( 生活於16、17世紀之際)在其著作《留青日札.靉靆》中寫道: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大如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劃倍明。中用緩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靉靆也。(眼鏡當時稱為靉靆)又到了。《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 -1718)在其40餘歲時曾作五言詩《試眼鏡》,其中幾行寫道:西洋白眼鏡, 市自香山墺。制鏡大如錢, 秋水涵雙竅。蔽目目轉明,能察毫末妙。暗窗細讀書,猶如在年少。(當時已經有眼鏡的稱呼。 直到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朝廷以《 眼鏡》為題考翰林,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地以純科技事物擇才的事件。結果,通曉西方科技知識的阮元、吳省蘭二人雙獲甲等翰林。

      早期傳入中國的眼鏡大多是老花鏡,隨著光學知識在明末清初的傳入,華人不久就學會製造眼鏡,畢沅墓出土的眼鏡就是明證。(畢沅是續資治通鑑的作者)至於眼鏡是何人引進中國,已經不可考,或許是佐證文獻尚未出土吧。

  • 4 # 薩沙

    分幾點來說:

    第一,早就有類似的東西。

    古代的近視眼不多,主要是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是農民,不識字不看書,不存在近視。

    但讀書人還是會近視的,更重要的是人老了會有老花眼。

    所以,眼鏡還是必需品。

    最遲在元代,馬可波羅在中國就曾看到了達官貴人戴眼鏡。

    中國眼鏡史專家聶崇候先生論斷,中國發明眼鏡是在13世紀前半葉。

    但是,這種眼鏡同今天的眼鏡,有很大的區別。

    這種眼鏡很多時候只是拿在手中,而不是戴在臉上,說穿了就是一種放大鏡。

    它們也不是玻璃製成,而是把水晶石、石英、黃玉、紫晶磨製成透鏡,也就是凸透鏡。

    戴在臉上的時候,用銅絲作為框架,固定在耳朵和鬢角上,但一般都是拿在手上。

    這種眼鏡有一定效果,但價格非常昂貴,只有富人和貴族才能夠用得起。

    他們平時也不會戴,而是用於看書寫字的時候才會用的。

    這種東西屬於高階奢侈品,普通老百姓是買不起的。

    第二,明末清初的新式眼鏡。

    明朝末年,中國出現一個眼鏡大師孫雲球。

    他對眼鏡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他本來是個傳統的眼鏡師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學到的一些物理數學知識,將透視放眼鏡擴為72種鏡法,還寫了一本叫做《鏡史》的書籍。

    這樣一來,孫雲球的眼鏡就有老花、少花、遠視、近視等各種模式,不再是單純的放大鏡了。

    但是,孫雲球也沒有達到今天的水平,不能驗光,只能製造無數眼鏡,讓客戶自己一一試用,選擇最合適的眼睛後買走。

    這雖然距離今天還有十萬八千里,但已經非常使用了。

    雙片曲腿眼鏡很可能就是孫雲球發明的。

    天才孫雲球卻不長命,33歲就去世了。

    第三,清朝中後期的實用眼睛。

    孫雲球發明雖然解決了技術問題,但價格仍然非常昂貴。

    蘇州人褚三山改進了技術,從乾隆時代開始,中國有了廉價的眼鏡,普通小康家庭也可以花錢購買。

    自然,期間也有一些西洋眼鏡作為舶來品傳入中國,作為奢侈品銷售。

    這些眼鏡數量很少,價格昂貴,也就是大富大貴的人買賣。

    而西洋眼鏡行業進入中國,還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事情了。

    所以,明代確實是有眼鏡的。

  • 5 # 夢話春秋

    現代人由於整天用電子產品,視力下降得厲害,很多人都使用眼鏡。這個很簡單,我們可以去醫院,也可以眼鏡店配一副眼鏡即可。那麼在古代眼鏡是屬於奢侈品,不是普通百姓能用的上的。在我們的記憶裡,眼鏡應該出現在清朝。

    為何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裡面就出現眼鏡了呢。

    一,元朝就出現了眼鏡。

    這是著名西方遊記作家馬可波羅在元大都遊玩時記錄的情景。他曾發現中國老人戴著眼鏡看小字的情景。據說,這時的眼鏡呈大橢圓形,鑲在龜殼做的鏡框裡,用繩子拴在耳朵上。而且當時的眼鏡價格不菲,一位鄉紳用一匹馬換一副眼鏡的記錄。

    二,眼鏡明朝中很多人佩戴。

    據歷史記載,明代文人田藝蘅在90歲左右還寫小楷,我們平常人在40歲左右眼就花了。更別說90歲了。田藝蘅在自己的《留青日札》這樣描述:“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辯細書,如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

    以上描述,說明田老先生使用的是老花鏡,只是沒有鏡架,用綾絹縛在腦後。其實,這時的眼鏡只是放大鏡而已,更沒有驗光等工藝,只是把放大鏡縛上眼睛上。

    三,蘇州是中國眼鏡的發源地。

    明中後期,蘇州就是中國眼鏡的發源地,明代崇禎年間蘇州出現了一位中眼鏡史上傑出的技師孫雲球。由於自己視力不佳,他便開始精心研製一架可以架眼睛上的真正意義上眼鏡。

    他還利用機械原理髮明瞭研磨鏡片的機器,牽陀車,同時他又掌握了“對光”技術,按照人的年齡不同視力不同,研製出老花、近視等各種光度的鏡片,並編制了一套“隨目對鏡的”原始驗光方法用以驗目試鏡,這是中國自主驗光配鏡的開始。後來,孫雲球又發明研製數十種不同用途的光學鏡片。可惜他英年早逝,33歲就病死,留下一部不可估量的科技著作《鏡史》。到清代,蘇州又出現了禇三山造眼鏡的人才,他進一步完善製造眼鏡的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蘇州很多手工作坊已經能生產出,普通人戴的眼鏡。

    從以上三點,可以判定《大明王朝1566》出現眼鏡是很正常的事,因為1566年正處於嘉靖39年,正是奸臣嚴嵩奸黨橫行之進,明嘉靖皇帝已經在修道二十餘年,那麼嘉靖皇帝由於長期吃食丹藥,身體不好,那麼視力就極劇下降。這時不戴眼鏡已經不能看清字,於是有大臣給他呈貢眼鏡,他決定配戴,一試效果很好。於是嘉靖皇帝經常戴著老花鏡看書。

    明嘉靖朝的郭瑛在《七修類稿》中記載:“聞貴人有眼鏡,老年觀書,小字畢見,誠世寶也。”這已經說明,老花鏡這玩意在當時已經流行,但是比較緊俏物件。"

    再緊俏,皇帝是肯定用的上的。所以《大明1566》嘉靖戴眼鏡不存在著穿幫。

    要知道,中國在春秋時代,我們的先人已經掌握了凹凸鏡呈相原理,當時的科學巨匠墨子其理論研究水平已經超越那個時代,只是當時由於生產力達不到,所以眼鏡只有到宋元時期出現水精之詞。其意為放大鏡。

  • 6 # 二陽山人

    墨子一書,就已經記載了透鏡光學的規律,應該宋朝就有了眼鏡,現代人以為一切都是西方人發明的,對自己國家瞭解得太少了

  • 7 # 再題筆

    出現了,《大明王朝1566》已有眼鏡出現,藉此來說說中國眼鏡歷史的發展。

    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關於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記載,以及也發現了小孔成像的現象。

    又在東漢劉荊墓中發現了水晶凸面鏡,能夠將物體放大5倍,鑲在指環中,並劉荊是光武帝的兒子。時間確定是東漢早期。

    在元朝也有證明有眼鏡的存在,在《馬可、波羅遊記》中"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戴著眼鏡",但是沒有相關文物證明。

    在明代-仇英作品《南都繁會景物圖卷》,體現了明代城市商業繁榮,也在其畫中有一位老者帶著眼鏡,只不過沒有看到掛於耳後的雙腿和繫於腦後的線帶。

    更好的證明了在中國眼鏡旳演化,說明了《大明王朝1566》中眼鏡是在歷史上存在。

  • 8 # 李乾536

    眼鏡,古有名靉靆。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宋代,不過注意的是,宋代沒有相關工藝記載,反而在記述海外邦國特產的時候記載了滿刺加(馬六甲)產靉靆。在明朝早期,同樣也有記載滿刺加進貢靉靆,以及有用良馬從滿刺加商人交易一件靉靆的說法,所以這東西出現得很早,不過靉靆可能並非佩戴式眼鏡,這個具體要看考證。而到了萬曆。那時候西方人已經拿下來馬六甲,所以無論是西方人自主發明,還是他們佔領馬六甲之後學的,總之在明萬曆年間佩戴式眼鏡已經不算特別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的媽媽在公交上給小孩餵奶,一些人就指指點點說這是傷風敗俗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