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慕鄉關
-
2 # 紫雲觀濤
武林是個什麼概念。
先看看一個詞:“文林”。聽說過嗎?
這個文林也就是文士之林。就是多文人聚集之處。後來泛指文壇、文學界。
《後漢書·崔駰傳論》:“ 崔氏 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家文林。”明 陸採 《懷香記·赴闢登程》:“文林誇腹稿,信詞源 三峽 倒。” 清 曹寅 《送亮生遊閩》詩:“橫絶文林世不知,誰供五木解嘲詩。”這下好了。再看看“武林”。
先看這個詞的出處:
蘇軾《送子由使契丹》: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其實那時候的“武林”是指杭州,因為杭州有武林山啊,西湖的三面群山總稱“武林山”。就給代指了。
宋代有位宋仁兄周密他寫過一本書叫:《武林舊事》,這可不是記載什麼習武之人的玩意,是專記杭州事蹟的。
本來武林這個詞和武術一點關係都沒有。
要說這個詞何事變成了現在這個意思。就要提到一個人。
誰啊:宮白羽。
這可是位著名武俠小說作家,作品有:《十二金錢鏢》、《武林爭雄記》、《偷拳》、《血滌寒光劍》、《聯鏢記》等。他的武俠小說作品並被稱譽為“北派武俠小說五大名家”之一。
宮白羽為了創造,透過上面的“文林”啟發。創出“武林”新詞用以通稱武術界,至今約定俗成。
反倒成了老詞了。哈哈。
武人的東西反倒要靠文人傳揚啊。
就這樣。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
3 # 福州禪武
宮白羽由「文林」(泛稱文化界)獲得靈感,乃相對創出「武林」新詞。
宮白羽(1899—1966)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武俠小說作家,1928年來到天津,長期在報社、電訊社任職。1938年,宮白羽因在《庸報》連載《十二金錢鏢》一舉成名。
自古以來,“武林”只有山名、地名、城名,而別無他指。最早用於書名者,系宋末周密所撰《武林舊事》,所述皆杭州(別稱武林)之軼事,概與武俠不相干。宮白羽同道至交鄭證因頗懂技擊,曾推薦一本萬籟聲所著《武術匯宗》給宮白羽參考。萬氏曾任教於北京農業大學,為自然門大俠杜心五嫡傳弟子;其書包羅永珍,皆真實有據,乃國術界權威之作。宮白羽仗此「武林秘籍」走江湖,並以文學巧思演化其說,遂無往而不利矣。宮白羽或由「文林」(泛稱文化界)獲得靈感,乃相對創出「武林」新詞。其定義內涵遠較「綠林」──典出西漢末年馬武等豪傑亡命綠林山中為盜,見《後漢書·劉玄傳》為廣,兼及江湖上黑白兩道。宮白羽衍創「武林」一詞,用以通稱武術界。
武林這個詞至今還是在小說故事裡,官方武術界並不用,而是使用武術、武術界才是正名。
-
4 # 摩雲山客棧大掌櫃
武林,現在泛指練武術的人的圈子。最早將這個詞用於武俠小說的是民國時期武俠小說作家宮白羽。據說他是受“文林”表示文化界啟發,萌發出用“武林”代表武術界的做法。
應該說,用這個詞來表示武術界是非常貼切的,“林”,有武術界百家林立,互相影響,既互爭長短,又互相扶持,共生共存的意思。
武林在現代,隨著武術的沒落,融入了許多外來因素,比如世界各地的技擊,在傳入中國後就成為武林的一員。傳統武術則更多的朝向健身和養生的方面發展了。
回覆列表
武林最初的說法取自宋末周密所撰《武林舊事》,不過這裡的武林是指杭州的舊稱,與現代人說武林沒有半毛錢關係。
班固《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記載:“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處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一般認為,武林山即今靈隱、天竺一帶群山的總稱,這杯公認為杭州舊稱武林的由來。
另有說法認為杭州古稱:虎林,唐朝的時候避李淵爺爺李虎的名諱改稱:武林。
時至今日,杭州依然有許多地方以武林命名,比如武林路、武林廣場、武林門等!
現代武林的概念一般認為由民國時期武俠作家宮白羽原創,宮白羽與“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奇情推理派”朱貞木一起被稱為“北派武俠小說五大名家”,他的代表作就包括《武林爭雄記》,據說宮白羽受“文林”(民國時期對文學界的一種叫法)啟發,創出武林一詞,後經過各類文學作品的傳播,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武林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