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很有發言權!
上高中後,我們學校是山東最好的高中,而我呢,是走指標生入校的,所以成績進校在我們那級(2001級)基本是年級墊底。我是比較偏文的人,高一地理政治歷史幾乎都是滿分,語文和英語也能拿到140以上(很驕傲哈),理科各種渣。但是我們幾個比較好的兄弟高二選科都選的理,加上家裡老爺子也是秉持“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最終我選的理科,所以我的苦日子就來了。
自那之後,一直到高三上學期,我的物理一直是及格邊緣,生物倒是還好,能在90左右,唯獨化學始終是2.30分左右。這種狀況直到一次我們班的學習交流會,才得到改變。我班一現在外交部工作的大神,讓我知道了一種超級有效但是極具風險的學習方法。
這種方法簡單說就是,短時間內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只學一科。
那時已經高三,所以學校作業較多,我每天大概10點半左右寫完作業後,會用兩個小時左右,做一本叫做《化學最佳化訓練》的題,當然這本書現在已經沒有了。大概是現在英語課本的大小,四本必修的厚度……我用了兩週左右的時間做了一遍,然後此後又用了兩週左右的時間複習整理了兩遍。這麼說吧,我自己用A4大小的本子做的筆記和整理,比原書還厚。然後又用了兩週的時間把筆記精簡,自己做的思維導圖大概有幾十張。這樣,我用了一個半月,其他科目只寫學校作業,每天兩個小時,一個半月大概90個小時左右,猛懟化學,成績從30多一下子升到了80多,連我們化學桑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哈。不過代價是其他科目都有了輕微的下滑(5分左右)。我感覺還是比較值得的,因為我用這一個半月一下子在自己腦子裡有了一個清晰的體系,不再像過去一樣完全沒有思路了。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抓好一本你認為不錯,或者老師推薦的比較好的輔導書,反覆吃透,不是一遍,而是至少三四遍。不要只是盲目的大量做題,而是先有一個框架,再往裡邊慢慢的填肉。如果沒有大框,不通目錄,不翻附錄,很多時候你會錯過很多很重要的東西。
這個我很有發言權!
上高中後,我們學校是山東最好的高中,而我呢,是走指標生入校的,所以成績進校在我們那級(2001級)基本是年級墊底。我是比較偏文的人,高一地理政治歷史幾乎都是滿分,語文和英語也能拿到140以上(很驕傲哈),理科各種渣。但是我們幾個比較好的兄弟高二選科都選的理,加上家裡老爺子也是秉持“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最終我選的理科,所以我的苦日子就來了。
自那之後,一直到高三上學期,我的物理一直是及格邊緣,生物倒是還好,能在90左右,唯獨化學始終是2.30分左右。這種狀況直到一次我們班的學習交流會,才得到改變。我班一現在外交部工作的大神,讓我知道了一種超級有效但是極具風險的學習方法。
這種方法簡單說就是,短時間內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只學一科。
那時已經高三,所以學校作業較多,我每天大概10點半左右寫完作業後,會用兩個小時左右,做一本叫做《化學最佳化訓練》的題,當然這本書現在已經沒有了。大概是現在英語課本的大小,四本必修的厚度……我用了兩週左右的時間做了一遍,然後此後又用了兩週左右的時間複習整理了兩遍。這麼說吧,我自己用A4大小的本子做的筆記和整理,比原書還厚。然後又用了兩週的時間把筆記精簡,自己做的思維導圖大概有幾十張。這樣,我用了一個半月,其他科目只寫學校作業,每天兩個小時,一個半月大概90個小時左右,猛懟化學,成績從30多一下子升到了80多,連我們化學桑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哈。不過代價是其他科目都有了輕微的下滑(5分左右)。我感覺還是比較值得的,因為我用這一個半月一下子在自己腦子裡有了一個清晰的體系,不再像過去一樣完全沒有思路了。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抓好一本你認為不錯,或者老師推薦的比較好的輔導書,反覆吃透,不是一遍,而是至少三四遍。不要只是盲目的大量做題,而是先有一個框架,再往裡邊慢慢的填肉。如果沒有大框,不通目錄,不翻附錄,很多時候你會錯過很多很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