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生卒不詳),據道教界推測,其活動時期約由元延佑(1314~1320)年間到明永樂十五年(1417)。《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稱,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一作“君寶”)﹐號玄玄子。以其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在各種張三丰的傳記或有關他的材料裡,還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豐遯老、通、玄一、君實、居寶、昆陽、保和容忍三豐子、喇闥、邋遢張仙人、蹋仙等諸多名號。 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自稱張天師後裔。傳說其丰姿魁偉﹐大耳圓目﹐鬚髯如戟。無論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事能前知。遊止無恆。居寶雞金臺觀時﹐曾死而復活﹐道徒稱其為“陽神出遊”。入明﹐自稱“大元遺老”。時隱時現﹐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覓之不得。永樂年間﹐成祖遣使屢訪皆不遇。天順三年(1459年)詔封通微顯化真人。 張三丰認為古今僅正邪兩教﹐所謂儒﹑釋﹑道三教僅為創始人之不同﹐實則“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又稱“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雲﹕修道之謂教。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還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後人編有《張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縣誌》卷二中有這樣記載:南召縣太山廟鄉口子河裡有“張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後有其草菴遺址。1917年此處立“張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於天寶觀”石碑一通。(一說遼東懿州人)由於張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給他三個賜號。即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史書記載張三丰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來暑往僅一納衣,雨雪天氣蓑衣著身。1258年,宗教界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結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一個世紀後,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併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
張三丰(生卒不詳),據道教界推測,其活動時期約由元延佑(1314~1320)年間到明永樂十五年(1417)。《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稱,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一作“君寶”)﹐號玄玄子。以其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在各種張三丰的傳記或有關他的材料裡,還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豐遯老、通、玄一、君實、居寶、昆陽、保和容忍三豐子、喇闥、邋遢張仙人、蹋仙等諸多名號。 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自稱張天師後裔。傳說其丰姿魁偉﹐大耳圓目﹐鬚髯如戟。無論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事能前知。遊止無恆。居寶雞金臺觀時﹐曾死而復活﹐道徒稱其為“陽神出遊”。入明﹐自稱“大元遺老”。時隱時現﹐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覓之不得。永樂年間﹐成祖遣使屢訪皆不遇。天順三年(1459年)詔封通微顯化真人。 張三丰認為古今僅正邪兩教﹐所謂儒﹑釋﹑道三教僅為創始人之不同﹐實則“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又稱“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雲﹕修道之謂教。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還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後人編有《張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縣誌》卷二中有這樣記載:南召縣太山廟鄉口子河裡有“張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後有其草菴遺址。1917年此處立“張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於天寶觀”石碑一通。(一說遼東懿州人)由於張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給他三個賜號。即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史書記載張三丰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來暑往僅一納衣,雨雪天氣蓑衣著身。1258年,宗教界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結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一個世紀後,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併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