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文42

    老人到了七十多歲,行動會遲緩和吃力,所謂力氣,這時候大部分人由於肺活量減少,會覺得劇烈運動之後會上氣不接下氣。所以需要很多休息時間。這時大部分人思維還是清晰的,但是行動卻不夠靈活了。因此需要家人更多的陪伴和幫助。有一些老人由於種種原因去了老人院,如果院方陪護照顧好,還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有的養老院做不到,便使一些老人在養老院裡孤獨寂寞,日子長了會得上老年痴呆症。所以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在家養老更好,可以四處走走,和鄉人或者鄰居聊聊天,去茶樓飲飲茶,以及在家和孫子輩互動,更能使精神面貌保持一定健康。至於一些已經得了絕症,身體不能自理的老人,不建議過度治療,在家裡喜歡吃什麼就叫後輩買一點來還心願就行了,到了朝不保夕的關頭可以去住幾天醫院來享受臨終關懷,這樣可以使自己臨近逝去得到充分的尊嚴,不會因為不能自控大小便而煩惱,乾乾淨淨地走一身輕鬆。

  • 2 # 吉祥如意

    人到暮年的處境是非常可憐的,原因就是因為各種人身器官衰老所造成的耳聾眼花,四肢僵硬,行動不變,可以說是黃鼠狼惡眼,想啥也吃不到嘴裡。

    “七十歲以後,想要體面走完人生”,可以說是很難很難的。對於身體還略顯健康的人而言也僅僅是苟延殘喘,對於疾病纏身的人也就是多活一天多遭一天的罪。本博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切身體會。兒女孝順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是當下的獨生子女家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小家庭,年輕人不工作能行嗎,收入何以保證?不可能脫產守護在老人身邊。

    各地的養老機構對於入住者劃分為三個層級,即:生活能自理;生活半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當然收費標準層層加碼,就這對於那些神志不清者也採取拒收的狀態。老人的生活、生存問題缺實成為了一個大問題。有關對於年老人能否體面走完人生可以說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根據媒體報導,中國已經進入到老年化時代,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三億多。養老問題迫在眉睫,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一代,絕大部分人已經離開工作崗位,到了退休的年齡。這部分人的養老問題靠兒或女是靠不住的,政府到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否則造成的社會影響是非常大的。

    本博是獨生子女家庭,已經退休三四年時間。目前個人的生活尚能自理,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是本人的兩個哥哥一個八十八歲,大哥已經九十出頭,離開人伺候水都喝不到嘴裡。大哥好說,離休幹部,可以用退休金僱人伺候。二哥乃一農夫,所有開支全靠兒女幫助。

    看看他們,對照自己,確實不敢想下去。誰能知道個人到了神智不清醒的那一天是個什麼情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別說體面的度過餘生,就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就是不錯的晚景。唉!面對現實不可想象,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從宏觀層面有可能實現,具體到每個老年人身上,仍然是千差萬別的。不承認這一點,就是睜著眼睛說大話、說假話。

    人都有到老的那一天,這是客觀存在和規律。現在的老年人幾十年前都是能踢能咬的年輕人,而現在的年輕人幾十年後也就變成了老年人。尊老愛幼的傳統還需發揚光大,讓老年人體面地度過餘生,是現在的年輕人們的責任和擔當。(原創於:2021/03/25)

  • 3 # 大飛979

    我也七十一歲了,有個獨生子,我總擔心他的身體。每天工作繁忙,有點時間還看手機,也不知道抽時間鍛鍊鍛鍊,吃飯也是總和肉乾,還不如我這老頭子生活有規律。兩個孫女,我們和親家一家盯一個,親家比我小八歲,身體還好,兒媳挺好,也算孝順。但願能多幸福幾年。等我們真的坍塌倒壞時,要要人要時間的時候,又會有啥變化,難說。沒有信心。但願到時候我們兩口子一起走吧。

  • 4 # daliu1117

    本人拙見唯一的辦法就是政府買單,把70歲以上皆是獨生子女無法眷顧的老人養起來,收回他(她)們的退休金或老年補貼,不夠部份由政府補貼買單,亦不要再增加獨生子女的經濟負擔。

    70歲以上獨生子女父母生病住院建議全免,由政府兜底,就象疫情病人住院一樣,沒有後顧之憂。因為這批老人當年亦是響應國家號召;只生一亇好,現在獨生子女成家立業了,自己有了新的家庭生活,而他們的父母皆已踏入七八十歲老年時代,你叫一對獨生子女既要撫養二胎又要兼顧四位老人會顯得力不從心,是否政府從財政來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先來優先照顧獨生子女老人的終了生活,讓他們安享晚年、住院治療、養老院養老一條龍全免兜底福利政府,從而解決獨生子女們的後顧之憂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曲今夜又喝醉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