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人生如夢的感慨,滲透作者憐惜生命的主觀感受。
元稹《送盧戡詩》中的詩句,“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倍相傷” ,“紅樹”、“蟬”、“夕陽”、“白頭”這一意象群自然而然地融合為一體。與夕陽、紅樹相伴的蟬恰恰是白頭之人的真實寫照,加上離別之悲,是一種下降凝縮的力的運動,其中蟬這一意象,突出了詩人的主體感受,即天地悠長,人生如白馬過隙,倏忽即逝的悲劇色彩,詞微旨遠,妙不可言。
陳子昂的《感遇詩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蟬號白露,茲歲已蹉跎。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 該詩表面寫蟬在白露到來時,必死無疑,無可奈何的傷悲之情,實質上是以蟬喻指自我生年不滿百的悲劇情懷,淒冷的人生風雨,字裡行間無疑滲透著作者憐惜生命的主觀感受。
二、對自然現實的無奈,抒發作者悲涼哀婉的羈旅情懷
秋天給人的審美感受是一種悲涼的情調,蟬極易渲染出這種蒼涼的氛圍,將孤冷意象融入別離遠遊之中。
如許棠的《蟬》“報秋涼漸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搖似欲行。”詩中的“默守”、“欲行”,不但寫蟬,而且寫人,詩人將離愁別恨寄寓蟬身,而蟬的孤單悲涼卻是詩人的化身,而作者把這種羈旅之悲寄託在蟬身上,體現出人作為普通生命體,面對廣漠浩瀚的宇宙,在生離死別時,在宦海失意中,所表現出的那種孤獨無助與無可奈何。
宋代名儒朱熹的《宿寺聞蟬作》中道:“樹葉經夏暗,蟬聲今夕聞。已驚為客意,更值夕陽薰。” 客人聽到蟬鳴為何會驚呢?不難看出,夕陽中的蟬,悽惻哀惋。秋陽西墜,白晝已去,蟬只好在淒寒的夜晚哀鳴,怎不令人感到悲愴。朱熹把羈旅之悲全部寄託在蟬身上,和許棠的《蟬》一樣,體現出了人作為普通生命體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奈。同時還具備了哲理思辯:“蟬”、“客”在這一“驚”之中已經合二為一,同在落木蕭蕭、夕陽西下的寒秋發嘆。在讀者的藝術想象裡,“蟬”“客”完全可以換位,確實達到了物我感應,主體和意象融為一體的藝術境界。
這蟬鳴還曾使有志無成、空懷一腔報國熱情卻無處施展的唐代詩人雍裕之潸然淚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蟬本無知,蟬鳴也本不關愁苦,然而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這只不過是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裡所說的一樣:“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三、高潔飄逸的人格象徵或暗喻坎坷不幸的艱難身世
古人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來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唐朝詩人虞世南在他的題為《蟬》的詩中寫到:“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作為隋朝舊臣的虞世南,由於他才高學廣,為人正直,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並深得器重。於是,他筆下的鳴蟬就成了具有高潔飄逸人格的象徵,成了詩人自己是因為立身高潔而不是因為憑藉外在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又如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有人說“‘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兩句中字字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說得好極了。駱賓王因為上書議政事,冒犯了武則天,被人誣陷下獄。他憤懣至極,在獄中寫下這首詩。“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大;“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受壓制;“無人信高潔”喻自己的品性高潔卻不為時人所理解。全詩取譬貼切,用典自然,語多雙關,於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到人,由人到物,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蟬詩中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而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蟬》詩則是這樣寫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詩人滿腹經綸,抱負高遠,然而清高自負的他卻不被重用。後來,又陷入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潦倒終身。因而。詩人在聽到蟬的鳴唱時,由蟬的立身高潔聯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蟬的無人同情聯想到自己無同道相知的悲涼。於是,不由自主地發出“高難飽”、“恨費聲”的慨嘆。
一、對人生如夢的感慨,滲透作者憐惜生命的主觀感受。
元稹《送盧戡詩》中的詩句,“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倍相傷” ,“紅樹”、“蟬”、“夕陽”、“白頭”這一意象群自然而然地融合為一體。與夕陽、紅樹相伴的蟬恰恰是白頭之人的真實寫照,加上離別之悲,是一種下降凝縮的力的運動,其中蟬這一意象,突出了詩人的主體感受,即天地悠長,人生如白馬過隙,倏忽即逝的悲劇色彩,詞微旨遠,妙不可言。
陳子昂的《感遇詩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蟬號白露,茲歲已蹉跎。群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 該詩表面寫蟬在白露到來時,必死無疑,無可奈何的傷悲之情,實質上是以蟬喻指自我生年不滿百的悲劇情懷,淒冷的人生風雨,字裡行間無疑滲透著作者憐惜生命的主觀感受。
二、對自然現實的無奈,抒發作者悲涼哀婉的羈旅情懷
秋天給人的審美感受是一種悲涼的情調,蟬極易渲染出這種蒼涼的氛圍,將孤冷意象融入別離遠遊之中。
如許棠的《蟬》“報秋涼漸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搖似欲行。”詩中的“默守”、“欲行”,不但寫蟬,而且寫人,詩人將離愁別恨寄寓蟬身,而蟬的孤單悲涼卻是詩人的化身,而作者把這種羈旅之悲寄託在蟬身上,體現出人作為普通生命體,面對廣漠浩瀚的宇宙,在生離死別時,在宦海失意中,所表現出的那種孤獨無助與無可奈何。
宋代名儒朱熹的《宿寺聞蟬作》中道:“樹葉經夏暗,蟬聲今夕聞。已驚為客意,更值夕陽薰。” 客人聽到蟬鳴為何會驚呢?不難看出,夕陽中的蟬,悽惻哀惋。秋陽西墜,白晝已去,蟬只好在淒寒的夜晚哀鳴,怎不令人感到悲愴。朱熹把羈旅之悲全部寄託在蟬身上,和許棠的《蟬》一樣,體現出了人作為普通生命體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奈。同時還具備了哲理思辯:“蟬”、“客”在這一“驚”之中已經合二為一,同在落木蕭蕭、夕陽西下的寒秋發嘆。在讀者的藝術想象裡,“蟬”“客”完全可以換位,確實達到了物我感應,主體和意象融為一體的藝術境界。
這蟬鳴還曾使有志無成、空懷一腔報國熱情卻無處施展的唐代詩人雍裕之潸然淚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蟬本無知,蟬鳴也本不關愁苦,然而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這只不過是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裡所說的一樣:“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三、高潔飄逸的人格象徵或暗喻坎坷不幸的艱難身世
古人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來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唐朝詩人虞世南在他的題為《蟬》的詩中寫到:“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作為隋朝舊臣的虞世南,由於他才高學廣,為人正直,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並深得器重。於是,他筆下的鳴蟬就成了具有高潔飄逸人格的象徵,成了詩人自己是因為立身高潔而不是因為憑藉外在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又如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有人說“‘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兩句中字字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說得好極了。駱賓王因為上書議政事,冒犯了武則天,被人誣陷下獄。他憤懣至極,在獄中寫下這首詩。“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大;“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受壓制;“無人信高潔”喻自己的品性高潔卻不為時人所理解。全詩取譬貼切,用典自然,語多雙關,於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到人,由人到物,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蟬詩中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而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蟬》詩則是這樣寫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詩人滿腹經綸,抱負高遠,然而清高自負的他卻不被重用。後來,又陷入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潦倒終身。因而。詩人在聽到蟬的鳴唱時,由蟬的立身高潔聯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蟬的無人同情聯想到自己無同道相知的悲涼。於是,不由自主地發出“高難飽”、“恨費聲”的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