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百家爭鳴
-
2 # 冥蝶讀書
魯國一直挺到了最後,衛國作為諸侯國其實很早就被滅了,一直延續著的只是爵位。
春秋時期,諸侯國互相兼併,到了戰國初期,還剩下十幾個諸侯國。中原地區除了天子所在地,還殘存著鄭、魯、宋、衛等國。隨著時間的推移,鄭國和宋國先後被滅了,魯國殘存到跟周天子一起被滅。這兩國的情形我們分別來看。
一、魯國魯國的地位非常高,周平王東遷之後,魯國就成了周禮儲存最完整的諸侯國,各國都需要跑到魯國來學習周禮。如果用宗教觀念來解釋,魯國的地位就彷彿是一個宗教聖地。既然是宗教聖地,大家都還抱著信仰的時候,自然是沒人敢滅它的。魯國有點像天主教世界的梵蒂岡。
進入戰國之後,大家不再把周天子當回事,但是在戰國初期,諸侯們的野心還沒有膨脹到取而代之的地步,齊威王就曾經還朝覲過周天子,雖然朝覲之後頗為失望。後來齊湣王和秦昭王試過稱帝,但是很快都自行撤銷了帝號。就像天主教衰落後,大家雖然不把梵蒂岡當回事,但是不會有人想著去滅它。
不過魯國的實力比梵蒂岡強太多了。戰國初期,魯國也進行過改革,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功擊敗過齊國。吳起一開始就在魯國當過將軍。另外其他諸侯國是不願意看著齊國滅魯的,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使得誰想滅魯,都會遭到其他諸侯國反對。最典型的就是齊國滅宋,引來了五國伐齊,齊國大敗,從此一蹶不振。
那麼魯國最終為什麼還是被滅了呢?魯國被滅的時間點很有意思,公元前256年。這一年,周赧王去世,秦國收取了九鼎。也就是說,在這一年,周朝再也不復存在了。既然如此,魯國也就失去了聖地的意義,於是楚國就乘機滅了魯國。
為什麼是楚國滅魯呢?因為魯國周邊的國家,魏國早就廢了,而齊國因為五國伐齊,也已經廢了。楚國面臨著秦國極大的壓力,都城郢被秦軍攻破。楚國不得不往東發展,那麼只有魯國有空間。於是,失去了聖地光環的魯國命運可想而知。
二、衛國戰國初期,衛國繼續衰落,衛成侯繼位後,自貶稱號,不再稱公而稱侯。但即便如此,大國也不會放過他。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廢除衛成侯,改立南氏為侯,徹底掌控了衛國。之所以沒有直接滅了衛國,主要原因就是周邊的齊楚不願意。而且魏恵王時期,魏國實力下降,不再是諸侯霸主,擔心直接吞併衛國會引來齊楚干涉。衛國就這樣成了魏國的附庸,失去了獨立的地位。
沒過多久,公元前330年,衛國只剩下濮陽一地,衛侯再次貶號為君。公元前252年,衛懷君在魏國被殺,衛國算是滅亡了。濮陽成了衛元君的封地,已經不再是諸侯。衛元君的地位類似信陵君、平原君等人。
回覆列表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互兼併,弱小的國家會被強大的國家吞併,天下也形成了韓、趙、魏、楚、燕、齊七國割據的形式,而魯國與衛國是當時的兩個小國,可它們兩個國家為什麼存在時間那麼久?
魯國沒有被滅在於它的特殊位置。魯國的旁邊是對它虎視眈眈的齊國,齊國一直想要拿下魯國,但是齊國沒有這樣做,因為魯國與齊國與楚國接壤,齊國把魯國當作是與楚國的緩衝地帶,這樣可以避免與楚國的衝突,再者齊魯兩國關係友好,兩國並存的時間從春秋時就開始了。而楚國也不想與齊國接壤,因為楚國攻打魯國肯定會惹來齊國的參與,這樣就增加了楚國的軍事負擔,所以魯國就成為兩個大國之間鬥爭的中間地帶,誰都不會輕易出兵打下魯國。
衛國在戰國時雖然沒有被吞併,但是它的地盤越縮越小,最後就剩下了濮陽,可衛國還是沒有被滅,因為它傍上了秦國這條大腿,衛國主動附庸秦國。秦國也沒有必要滅掉衛國,衛國對秦國構成不了威脅,而且衛國還是呂不韋的老家,秦國看在呂不韋的面子上也不能這樣幹。衛國存在的時間是很久,到了秦朝胡亥時才亡國,但是衛國的地位早已經是名存實亡,衛國只是個空擺設。
相比於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的小國數量遠比不上春秋,畢竟戰國是兼併戰爭,春秋是爭霸戰爭,春秋的小國只要認慫就行,但戰國就是直接吞併小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