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壺還酹江月
-
2 # 實史求是
封禪的那些事一、什麼是封禪?封禪(fēng shàn),封為“祭天”,禪為“ 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古人認為群山中 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 天帝,才算受命於天。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二、什麼情況下才能封禪
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三、中國歷史上的封禪皇帝(共計十二人)1、秦始皇 第一位封禪皇帝
公元前219年,一統中國的始皇帝贏政自己乘車從山南登上泰山之頂去行封禮,並刻石歌功頌德,然後又從山北下來,到 梁父山去行禪禮。
2、漢武帝 封禪狂魔(共八次)
公元前110年,為了顯示自己的文治武功,漢武帝劉徹下詔東巡泰山。三月,武帝“東上泰山,泰山之草木葉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巔”。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回泰山,在梁父山禮地主祠。並自定封禪禮制:命先在泰山下東方建封土,埋玉牒書。禮畢後,武帝登封岱頂,只令車子侯霍嬗一人隨從,封祀禮儀皆秘而不宣。次日,武帝從岱陰下山,降禪於岱東肅然山。典禮完畢,武帝在泰山東北址故明堂接受群臣朝拜,頒佈詔書,宣稱封禪告成,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元封。公元前109年春,武帝巡東萊(今掖縣),過祠泰山。時濟南方士公玉帶獻上相傳為黃帝時的明堂圖,武帝令地方官員依照此圖,建明堂於汶水之上。此後漢武帝又於公元前106年、公元前104年、公元前102年、公元前98年、公元前93年、公元前89年前後共八次巡幸、封禪泰山。
3、其他皇帝
秦二世、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等帝王,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記功。
四、哪些名符其實呢?
改朝換代:秦始皇、漢光武帝
豐功偉績:漢武帝、隋文帝、唐玄宗、清聖祖
最沒有資格的恐怕就是秦二世了!
-
3 # 紀巖松
封禪意義
大家都清楚,帝國統治是講究秩序的,所謂的秩序既有法,也有禮儀,透過舉行大典這一系列繁瑣的禮儀細節,可以達到淨化百官和百姓靈魂的目的。
而封禪這個古老的天地祭祀大典是所有大典中規格最高的,它不是說辦就能辦的,需要具備許多條件,比如國家統一、百姓富足,比如內政和諧、軍事勝利,比如文治武功達到頂峰等等。雄才大略如秦皇漢武,都曾登上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以祭祀天地、奏功上天。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歷史上想封禪的帝王不少,但真正具備資格且舉行過封禪的帝王不多。不少皇帝都曾提過封禪,最終沒有成行。
不夠資格卻成功封禪的皇帝,不得不提宋真宗趙恆。
趙恆為何要封禪澶淵之盟後,他受小人蠱惑,覺得自己是被挾持簽下了城下之盟。為了擺脫寇準留給他的陰影,為了鎮服四海、威懾中外,他選擇裝神弄鬼、自娛自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天書封禪。
首先,為了名正言順,他假造祥瑞,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上演造神運動;
其次,為了大臣配合,他請吃請喝,甚至私底下賄賂大臣;
接下來,文臣武將各就各位、按部就班表演,紛紛上書,說,連年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奏請早日封禪,以答謝上蒼!
趙恆好似不得已,最後答應了。
這只是開始1018年十月,趙恆的封禪活動正式開始。
他很虔誠,不顧路途遙遠勞累,堅持從十月初一開始就禁葷吃素,並下令天下一個月內禁止屠宰,所有隨從官員、衛士從鄆州開始禁止葷茹,所有豬羊不得出現在泰山下。
十月初四,玉輅(所乘之車)從宮中接過天書,然後先行,儀仗隊、鼓吹隊等環繞前後左右,群臣望拜於殿下,趙恆則頭戴通天冠、身著絛紗袍,率領封禪大軍浩浩蕩蕩離開京城。
十七天後,經澶州、濮州、鄆州,大隊人馬抵達乾封縣。
在泰山下齋戒三天後,趙恆沐浴更衣,凌晨就乘著金輅來到山門,再換乘步輦,最後步行,拾級而上來到新建的圜臺前。
第二天正式祭拜。祭壇為圓形,直徑五丈,高九尺。
在下屬宣讀玉冊、玉牒文的清澈響亮聲中,趙恆感受著一片肅靜的氛圍,不禁心潮澎湃。
等他祭酒完畢,宰相王旦跪拜,大聲歡呼:天賜皇帝太一神符,週而復始,永綏兆人!
如是三次,響徹寰宇。
隨後,王旦、馮拯將金匱、玉匱放好封存。趙恆登臺閱視。
祭祀完畢後,群臣稱賀,山上山下齊聲高呼萬歲,聲動山谷,左右迴盪。
趙恆感到心滿意得,朕是真正的承天之命!
此次封禪,從動議至今近一年,真正籌劃準備半年時間,御駕祭祀四十七天。
可沒想到,這僅僅是趙恆裝神弄鬼的開始,直到駕崩,他一直沉迷於此,整個帝國完全病態。居安不思危,大宋怎能強盛?
幸好,勞民傷財的泰山封禪到趙恆這戛然而止了,再無後來者。
回覆列表
泰山,自古以來就得到人們的崇拜,民間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而古代歷朝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更為泰山增光添彩。
封禪泰山作為中國古代歷朝的最高祭典儀式。一般帝王還沒有資格,一定要受命於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資格。據說以前的帝王登封泰山,如果是順承運,功績顯赫,則會出現諸多祥瑞之兆。如果是無德無能,不能順應天時治理天下,則會出現諸多兇象。
史料記載,秦朝以前就有72位帝王在泰山進行封禪活動,沿至秦漢,封禪遂成為帝王的曠世大典,而至唐宋時代,封禪儀禮臻於完備。自秦始皇開始,到宋真宗止,比較著名的共有七帝十餘次封禪泰山,分別是:
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到泰山 下,商議舉行封禪典禮,以示自己當上皇帝是天子,受命於天。然而 儒生們提出的典禮方式各不相同,難以施行。於是秦始皇借用原來秦 國祭祀雍上帝的禮制,自己制定禮制封泰山、禪梁父,刻石稱頌自己 豐功偉績。
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嗣位後,於元年(前209年)東巡,曾在秦始皇封禪刻石空餘的一面刻上他的詔書和從臣姓名,不過自己並沒有舉行封禪。
漢武帝
漢武帝雄才大略,掃除邊患。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漢武帝的豐功偉績彪炳史冊,漢武帝封禪被天下認可,漢武帝也是泰山封禪次數最多的皇帝,一生一共五次泰山封禪。
漢光武帝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漢光武帝劉秀率領群臣在泰山封禪。劉秀這樣一位中興之主,平滅各路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其在位年間還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居然還被人認為無功,不配封禪泰山。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在麟德二年(665年)十月,舉行泰山封禪,最大的特色是他帶上了皇后武則天,並且允許武則天參與祭祀典禮活動,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 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唐玄宗
公元726年,一手創造了著名的開元盛世,使唐朝國力達到鼎盛的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他一改封禪誥文秘而不傳的規則。最後雖然有安史之亂,但是也不能抹殺他的功績,泰山封禪也無可厚非。
宋真宗
而最後一位宋真宗封禪泰山就比較牽強了。漢光武帝作為中興之主封禪泰山尚且被罵,一個沒有任何功績,不能統一各國各族、也沒有讓民生得到讚頌的皇帝,敢去比肩秦皇漢武。宋真宗封禪泰山,還自導自演了一幕“天書從天而降”的鬧劇。自此之後,泰山便再也沒有皇帝封禪,或許是宋真宗封禪泰山,使這個莊嚴的儀式失去了含金量吧。
而從明朝開始,朱元璋即位之後取消了泰山的封號,改封禪泰山為“祭祀”泰山。而明朝及清朝的後世皇帝,就再也沒有舉辦過封禪泰山大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