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小憶
-
2 # 農民的小幫手
關於小麥播種深度的問題,相信大家最近看到的文章也比較多,其中,3-5cm的數字,出鏡率比較高,這是小麥正常情況下的最佳適宜播種深度,有種植戶心裡會有疑問了,假設播種深度大於了5cm,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呢?後期能不能補救?
上述問題,大家不必過於緊張,首先,5cm這個界限是正常情況下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它會受土壤墒情的因素而適當加深,比如當田間過於乾旱,5cm深度的話,水分過少,不利於發芽,就需要適當的加大播種深度,有些能達到6cm(有朋友反應,他們當地太乾旱,深度更深),所以,播種時看墒情,這點非常重要。
其次,如果在正常情況下,真的播種過深,會有哪些危害呢?簡單給大家說說。
第一能想到的,出苗會受影響,特別是種子活力不強的情況下,由於距離地表過高,無法頂破土壤,導致缺苗斷壟現象。
第二會出現苗弱情況,由於播種過深,小麥要出苗,所消耗的養分,相比會增加,在單位面積內的水肥是一定的,出苗時消耗過多,在苗期生長過程中,苗弱苗黃情況出現。
第三分櫱會減少,播種過深的地塊,由於出苗比正常情況下要晚,再加上種子自身的生長情況,導致分櫱減少。
最後,針對播種過深的地塊,該如何補救呢?有人說,用竹耙或鐵耙把上面的土清理一部分是否可行?答案是可以的,前提是你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力度,不要過力把小麥種子漏出來了。
而針對大面積的地塊,用上述辦法,顯然費時費力,那該怎麼辦?一個字,等,你沒看錯,等小麥出苗,根據出苗情況再做決定,因為播種深度,大部分朋友都不能精確判斷,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值。
如果出苗正常,這是最好的,緊接著進行後面的間苗、除草等工作;如果出苗不正常,10-20%左右未出,做好補苗工作,可從同一地塊其他出苗較多的移苗過去;如果出苗後麥苗比較弱,可噴施一些葉面肥或者其他促生長、提高抗逆性的肥料;如果田間大面積的未出苗,及時毀種,重新播種,可選擇生育期相對短一些的品種,這次注意播種深度,不要過深。
總計一下,小麥播種深度,並不是不可以大於5cm,要看田間的墒情來決定,如果真是播種過深後,根據出苗情況,再來決定後續的補救措施。
回覆列表
一般小麥播種深度以3-5釐米為宜,最好不要超過5cm,如果超過5cm,
危害有: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齊,幼苗出土消耗養分過多,使出苗時間延長,影響分櫱和次生根生長,越冬死苗率會增高。
對於播種深度超過5釐米的情況:
1、小面積的話
在出苗前及時將播種溝上過後的土層扒向兩邊,降低土層深度,減少出苗難度。
2、大面積的話
只能適時追肥,保持好水肥供應,防治好病蟲草害,以使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