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砸光

    再一點,古人所穿的衣服可遠沒今人的清涼,背心短褲拖鞋甚至打赤膊成為“膀爺兒”基本都不用想了,無論男女通常都會包裹的比較嚴實。那麼問題就來了,他們該如何對抗夏日炎炎呢?其實說起來還是有招的。

    為便於將問題說的明白一點,我們索性就拿古人所能避暑的最高級別來說,看看清代的皇帝是如何消夏避暑的。至於普通人家的古代人,就基本全靠天吃飯了,最多吹個自然風,洗個涼水澡吧。

    清代皇帝避暑第一招:哪涼快去哪

    雖然夏季比較涼爽的東北長白山一帶為清朝的龍興之地,但皇帝不太可能去到東北消夏,畢竟遠離京師對處理政務掌控朝局十分不便。紫禁城由於房屋建築比較密集,又沒有成片的樹木遮蔭,的確比較熱。那怎麼辦呢?

    第一是到承德避暑山莊避暑,也叫熱河行宮。處於熱河省的承德,從緯度來說要比京師偏高,自然也會溫度低一些。再加上有山有水,的確為避暑好去處。熱河行宮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全部完工。其實也就是說,乾隆以後的皇帝才更方便使用行宮。

    康熙則比較喜歡呆在京郊的暢春園,雍正喜歡去圓明園,包括清朝中後期皇帝太后比較鍾情的頤和園等皇家園林。

    清代皇帝避暑第二招:“人工智慧”電風扇

    這個就很容易理解了,沒有風扇,就人工製造嘛,反正皇宮裡最不缺少的就是人了。眾多宮女、太監揮動扇子為皇帝、妃嬪們扇風,想要風朝哪個方向吹就朝哪個方向吹,風量想要多大就有多大,說停隨時就能停。

    這種人工智慧“電風扇”,不要說皇家,就是官宦鄉紳家裡,通常也能用的起,他們畢竟也有婢女、小廝使喚的嘛。

    清代皇帝避暑第三招:利用冰的融化降溫或者直接食用冰鎮物

    那時沒有冰箱,皇宮裡或者達官貴人家裡卻都設有大型冰窖,用來儲藏冬天採集的冰塊。雖然冰窖裡的冰塊也會融化掉一部分,但總還是有一部分能儲存到夏天。

    清朝下級官員會向上級送上“冰敬”,相當於“高溫費”吧。夏季的冰敬與冬季的炭敬,都算是名正言順的程儀銀子,只是打著消夏和禦寒的名號罷了。

    再一個就是冰鎮的食物或者飲水了。雖說這個也只能涼爽痛苦一時,畢竟聊勝於無嘛。

    清代皇帝避暑第四招:機械原理“空調房”

    這個其實也不玄乎,就是自唐代就出現的“自雨亭”:清水從亭子四個簷角傾瀉而下,像瀑布一樣帶來陣陣涼意,呆在亭子中猶如呆在“空調房”。這種自雨亭,在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有過出現和介紹,符合史實,並非杜撰,還原度蠻高。

    以上基本就是古人所能享受的最高級別的避暑待遇了。如果還是感到天熱氣燥,還有最後一個大殺器:保持內心寧靜。畢竟,心靜自然涼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如何看待作家賈平凹的書法一平尺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