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朵朵希
-
2 # 禮泉老陳侃歷史
應該是。
理由一,成全了劉備禮賢下士的美名。其作用是,會有更多的人才主動匯聚到劉備集團周圍。得人才者得天下。諸葛亮還沒有加入劉備集團前,已經為該集團立了一功。
理由二,抬高了諸葛亮自己的身價。劉皇叔是三次屈尊相請,詣葛亮我才答應輔佐他的。由此即可見被請者在劉皇叔心目中的地位。
老陳說的有點道理吧?
-
3 # 菩提枯榮
根據小說揣摩羅貫中的意見:
三顧茅廬是劉備與孔明默契合作的成果。第一次沒遇上是偶然,第二次是孔明有意迴避,否則就會在家等侯或者直接回訪,但孔明也沒留話給童子說不想見劉備,或者直接搬家,說明孔明還有繼續接觸的意願,劉備想必也領會了此點,所以才有第三次。這就好比約女孩看電影,第一次沒碰上,第二次由於矜持並觀察對方是否一時衝動,沒答應但也沒明確不接受,第三次判斷對方確有誠意就接受了。
-
4 # 久久57038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人心!那是一種考驗,對劉備的試探。不過所幸他遇到的是劉備,要是猛張飛早一刀把諸葛亮給砍了,還要喊一聲諸葛匹夫,可以說是對劉備的一種肚量的試探,一種對未來效力主人公的一種側面敲擊,很相得益彰!
-
5 # 密探零零發
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都撲空了,並不一定是諸葛亮再故意躲劉備,人家諸葛亮可不是一個書呆子,而是一個交際花,怎麼可能坐在家中等著劉備他們一夥呢?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並非是躲在這裡讀死書。諸葛亮隱居在山野,除了潛心讀書之外,他還時常不在家,去拜師學藝,雲遊四海。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我們才可以“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但在東漢末年,資訊閉塞,假如諸葛亮一直住在草廬的話,他早就落伍了。他之所以在隆中對中大放異彩,就是因為他經常外出遊學,才可以知曉天下之大事,從而準確地天下的形勢做了正確的分析,他不是一個奇人,只是他喜歡出去遊歷罷了!
諸葛亮是個交際花,人家的生活很豐富。諸葛亮的朋友圈可不了得,他的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龐家,夫人出身於黃家,岳母出身於蔡家,習家的習幀、龐家的龐統、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學,馬家的馬良和馬謖、楊家的楊儀、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人,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聚會。諸葛亮平時的生活很豐富的,怎麼可能坐在家中等著劉備他們一夥呢?
總之,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都落空,並不一定是諸葛亮故意躲劉備,而是諸葛亮很忙呀!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回答。眾所周知,三顧茅廬這個典故出自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原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以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更有杜甫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講述劉備為了邀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興復漢室,實現平定天下的大志,三次到諸葛亮隱居的臥龍崗邀請他出山相助。具體前兩次諸葛亮是不是躲著劉備不見,為了考驗劉備的真心?還是事出有因,恰好前兩次確實不在家這些問題估計只有當事人才知道。這個成語其實就是講真心實意,誠信邀請。劉備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諸葛亮也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盡心盡力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並且在劉備駕崩後,大權在握的情況下,仍能竭盡全力,肝腦塗地輔佐劉禪。這個成語表達的是為了做成某件事而具有的一片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