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97441438013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有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有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馬年春晚,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以真摯、平實的歌詞曲調承載了太多的感動,引爆了觀眾的共鳴,贏得了人們的淚水。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35313137許多人在歌聲中陷入沉思,不由自主地扣問自己,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不也是一年又一年,柴米油鹽半輩子,生兒養女一輩子,轉眼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誰都知道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時間總是以固有的節奏,一秒一秒地走著,公正地給予每一個人。而為什麼人們對於一成不變的時間,總會唏噓,總會遺憾,總會感慨萬千呢?

    在不同的年齡段,人們對於生命有著不同的期望,而不同境遇,不同心情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人們對時間快慢的感知。

    同樣的時間,身處順境中的人會覺得時間如白駒過隙;而在特別艱難險惡的境況下求生存的人會感嘆度日如年。所謂時間的快慢,不過是人們對時間的不同感知而已。

    羅大佑的《童年》“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著長大的童年……”

    高曉松的《同桌的你》“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過得太慢/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間就各奔東西……”

    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唱出了人們在年少無知時,因為有夢有希望,總是想快點長大,能和大人一樣,不用上學,自由自在,實現自己的夢想。

    成長的過程,有著太多的好奇與激動,能嘗試太多難忘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離開故鄉,第一次喜歡一個人……這些新鮮的第一次都會在心裡留下了清晰的時間座標。人生剛剛開始,渴望體驗太多的第一次,所以青春年少時,懵懵懂懂,總是嫌時間過得太慢。

    人到中年,儘管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就是那麼骨感,大多數人就這麼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柴米油鹽,過著平平淡淡,忙忙碌碌的生活。從“忙”到“盲”,迷迷糊糊,內心的感受幾乎關閉,忘了自己,也忘了時間。任時間飛逝,再回首,往往不知道這段時間是怎麼過來的,於是,聲聲嘆息,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其實,真正懂得光陰似箭,人生苦短,那是在兩鬢斑白,滿臉皺紋時,即便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事情沒有來得及做,還有許多話兒沒有來得及說,但人生的終點站分明已在眼前。

    流水它帶走了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有人學會了沉默和忍耐,有人學會了圓滑和變通,也有人學會了真誠和珍惜。所有光陰的故事都是我們逝去的時間留下的印記。

    一句瑞典格言說得好“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人生不過一次單程旅行,時過境遷,失去的再也得不到,可以把握的僅僅是當下。

    別問時間都去哪兒了,珍惜此刻,歲月靜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記憶中媽媽最美的樣子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