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6005395580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經常被孤獨感籠罩,會變得情緒抑鬱、精神萎靡、寂寞憂愁、寡言少語。由於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他們在人際環境中往往具有較強的自卑和戒備心理,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內心的虛弱使他們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不與人交往,甚至做出一種清高孤傲、氣勢凌人的姿態,故意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長此以往,就會愈發與別人格格不入,使自己陷入更強烈的不良情緒體驗之中。這些內心的體驗逐漸固定下來之後,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這不僅會引起各種心理障礙,還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容易感染各種生理疾病。究竟什麼原因使人產生孤獨感,形成孤僻性格呢?

    1.缺少家庭的溫暖和理解許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往往會忽視對孩子的關注,有的長期爭吵不休、甚至離婚。這些家長沒有顧及到孩子的心理感受,也沒有意識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對物質條件的需求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需求,那就是對家庭溫暖、親情和愛的需要以及父母能理解自己的渴望。這些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和催化劑,失去了這些條件,孩子就沒有了安全感,就會在與其他人的接觸中不由自主地產生猜疑和戒備,在心理上築起一道自我防衛的“圍牆”。

    2.過度保護和過分限制一些孩子從小受到父母和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養尊處優,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由父母包辦代替;有的父母對孩子則過分限制,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與人交往和獲得社會經驗的機會,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持久的關係。這樣的孩子走入社會後一旦事情的發展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順利,就更容易產生困惑和恐懼心理,為了“保護” 自己,他們會採取逃避的辦法不與他人接觸,而逃避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體驗到離群索居所帶來的強烈的孤獨感。

    3.生活中意外事件的打擊孤僻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有些人在生活中遭遇到了心靈的創傷和意外事件的打擊,特別是人際方面的消極事件,產生了強烈的孤獨、焦慮和挫敗感。如果此時沒有得到及時幫助,自己一時又難以調節,便會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固執地認為人與人之間原本冷漠、缺乏誠信、無友誼可言。於是,對外界的人和事心灰意冷,一概採取迴避和抵制的態度,拒絕別人走近自己,也不主動靠近他人,自我封閉,怯懦退縮。

    4.自卑情緒的困擾自卑感是一個人自我封閉的根源,而自卑心理的產生與父母和周圍人們對他的評價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如果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經常挑剔、指責或做否定性評價,就會嚴重挫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對自身的價值產生懷疑,形成強烈的自卑情緒。由於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害怕受到排斥,就會盡可能避免與他人接觸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裡。

    5.居住環境的單元化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居住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在城市,越來越多的人搬進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樓房,在享受個人隱秘空間帶來便利的同時,又增添了幾分獨處的孤單寂寞。歷史彷彿又回到了“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古代,鄰里之間樓上樓下住了幾年,還不知對方姓甚名誰。這樣的居住環境,加上現代社會生活的快節奏,使人們交往的機會更少。家長忙家務,獨生子女們在做完功課之後,只好與電視、網路和各種各樣的電子遊戲為伍,難以找到交流和溝通的物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年春招會不會形勢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