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書。
圖書是以傳播文化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資訊符號記錄於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不斷髮展著的知識傳播工具。
2、口袋書。
對口袋書沒有完全準確的界定,大抵是指開本小於小32開,印張大致不超過10個印張的書。口袋書的興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7月在倫敦出版的“企鵝叢書”,這套叢書3年間銷售2500多萬冊,獲得巨大成功。口袋書從此流行於世並引發了一場“紙皮書革命”,對歐美國家的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電子書。
單純文字形式的電子書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因此,CHM和HLP格式的電子書應運而生,作為Windows系統幫助檔案的標準格式,CHM和HLP格式能夠支援圖片的插入,並且還能透過製作目錄、索引等功能來方便讀者閱讀。這兩種格式無須任何第三方軟體支援,在Windows系統中就可以直接閱讀。
擴充套件資料
以圖書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創造改進,才有此時此時的面貌。
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
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借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複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
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於是,聰明的人類起而發明了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
1、圖書。
圖書是以傳播文化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資訊符號記錄於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圖書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是一種特定的不斷髮展著的知識傳播工具。
2、口袋書。
對口袋書沒有完全準確的界定,大抵是指開本小於小32開,印張大致不超過10個印張的書。口袋書的興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7月在倫敦出版的“企鵝叢書”,這套叢書3年間銷售2500多萬冊,獲得巨大成功。口袋書從此流行於世並引發了一場“紙皮書革命”,對歐美國家的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電子書。
單純文字形式的電子書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因此,CHM和HLP格式的電子書應運而生,作為Windows系統幫助檔案的標準格式,CHM和HLP格式能夠支援圖片的插入,並且還能透過製作目錄、索引等功能來方便讀者閱讀。這兩種格式無須任何第三方軟體支援,在Windows系統中就可以直接閱讀。
擴充套件資料
以圖書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創造改進,才有此時此時的面貌。
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
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借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複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
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於是,聰明的人類起而發明了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