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與我同行9

    詩人李商隱有《桂林》一詩,詩中雲:“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前兩句用一個“壓”字和一個“浮”字,相互映襯,形象地表現了桂林山水那令人神馳的動態美,也表達了作者的心鏡。當時詩人受朝中“牛(僧孺)李(德裕)黨爭”的牽累,被排斥出朝,隨好友桂管觀察使鄭亞來到桂州,任掌書記閒職,心頭自有一番滋味。北宋詩人黃庭堅流放宜州,路過桂林,也為秀麗的桂林山水所吸引、所陶醉,忘卻了自己的不幸,寫出了《到桂州》:“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蹶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幹峰何!”詩中所提到的李成、郭熙皆為著名畫家。

      桂林的山多巖洞,山、水、洞三者緊緊相連,山連水,水穿洞,洞連洞。歷代許多詩文生動地描繪了這些景觀的特色。如宋代陳藻《詠桂林》詩日:“桂林多洞府,疑是館群仙。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詩給桂林的巖洞籠罩上一種神秘的氣氛。不過人們倘若聽過流傳於桂林山水巖洞間的那些神奇的傳說,就會對詩人之“疑”有所理解。

      桂林至陽朔的百里灕江,碧水縈迴,奇峰夾岸,不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絕,還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四觀。這些在文人詩作中也都有表現。如唐代許渾《送杜秀才》詩日:“桂州南去誰與同,處處山連水自通。兩岸曉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風。瘴雨欲來楓樹黑,火雲初起荔枝紅。……”朝霞輝映,綠草千里,斜Sunny照,船帆半掛……整首詩如一幅豔麗的水彩畫。明代俞安期《灕江舟行》,寫出了躺臥小舟漂流灕江的奇妙境界:“桂楫輕舟下粵關,誰言嶺外客行艱?高眠翻愛灕江路,枕底濤聲枕上山。”枕下流水潺潺,枕旁峰巒漸去,令人神往,令人眷念。清代張聯桂《望桂林陽朔沿江諸山放歌》,則描繪了灕江雨後的動人景象,詩中日:“須臾雨過雲亦散,依舊萬朵青芙蓉。樹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殘疾人怎麼和同學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