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應,但外人不一定看得到!
報應是什麼呢?是自己的感受,當一個人以惡為樂、以壞為常的時候,他不時做壞事,甚至壞事就是他的職業,這個時候他的報應還沒到來,也就是說他的業果還沒成熟。那他的報應什麼時候來呢?這得看外緣了,也就是外部環境對業果的促進。
假如這個社會的人都跟他一樣貨色,甚至比他還惡毒、兇殘、狡詐,那就會延遲他的果報;同樣,社會環境人人都自私怯弱,不敢出頭,冷漠旁觀,那麼他的果報同樣被推遲;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社會風清氣正,每個人都正義感爆棚,那麼他的果報就會加快來到,所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那麼老鼠就絕不會招搖過市了!
然而現實是,既不太好,也不太壞,因為太壞的話大部分人活不下去了,於是就會引發狂風暴雨的洗滌,洗滌之後社會乾淨一段,但不會持久,因為人貪婪自私的本性又暴露,作惡犯奸者就又多了……這也算輪迴,而輪迴就是人類集體的因果。
所以講到報應不可以拋開集體的,這一點佛在《楞嚴經》裡講得很清楚,而大部分人講因果報應時,總是著眼於個人,這是很大的偏狹。那麼前面講了,報應是一種感受,而這種感受跟環境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剖開集體只講個人,很多人就對因果產生了懷疑,於是社會上就流傳什麼修路架橋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的謬論。
每個人做事都是受意識指揮,如果一個人沒有意識只憑著本能慾望去做,不用分析大家都會把他當動物看待,他的果報就是一世人形而已,他如果有來世,來世是什麼就不難猜到。既然是受意識支配做事,這個意識是不會消失的,佛教說的業力就是所謂的意識,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事內心明明不想做,卻鬼使神差地做下了,然後痛苦悔恨……這種不好的感受就是報應,只是業種是早就種下了。
社會有這樣的現象,好像好人沒得好報,壞人都很逍遙。實際是什麼呢?好人未必是真好人,而壞人未必真逍遙。真正的好人,莫說心如菩薩,至少要有助人為樂的境界,這樣他的心身才會和諧,才不會被心理壓力所傷。倘若行善做好事是圖回報,那麼這種意識便不純真了,果報就會大打折扣,而且事不如願還會糾結、煩惱,反而不如不做好事的人。
有報應,但外人不一定看得到!
報應是什麼呢?是自己的感受,當一個人以惡為樂、以壞為常的時候,他不時做壞事,甚至壞事就是他的職業,這個時候他的報應還沒到來,也就是說他的業果還沒成熟。那他的報應什麼時候來呢?這得看外緣了,也就是外部環境對業果的促進。
假如這個社會的人都跟他一樣貨色,甚至比他還惡毒、兇殘、狡詐,那就會延遲他的果報;同樣,社會環境人人都自私怯弱,不敢出頭,冷漠旁觀,那麼他的果報同樣被推遲;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社會風清氣正,每個人都正義感爆棚,那麼他的果報就會加快來到,所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那麼老鼠就絕不會招搖過市了!
然而現實是,既不太好,也不太壞,因為太壞的話大部分人活不下去了,於是就會引發狂風暴雨的洗滌,洗滌之後社會乾淨一段,但不會持久,因為人貪婪自私的本性又暴露,作惡犯奸者就又多了……這也算輪迴,而輪迴就是人類集體的因果。
所以講到報應不可以拋開集體的,這一點佛在《楞嚴經》裡講得很清楚,而大部分人講因果報應時,總是著眼於個人,這是很大的偏狹。那麼前面講了,報應是一種感受,而這種感受跟環境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剖開集體只講個人,很多人就對因果產生了懷疑,於是社會上就流傳什麼修路架橋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的謬論。
每個人做事都是受意識指揮,如果一個人沒有意識只憑著本能慾望去做,不用分析大家都會把他當動物看待,他的果報就是一世人形而已,他如果有來世,來世是什麼就不難猜到。既然是受意識支配做事,這個意識是不會消失的,佛教說的業力就是所謂的意識,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事內心明明不想做,卻鬼使神差地做下了,然後痛苦悔恨……這種不好的感受就是報應,只是業種是早就種下了。
社會有這樣的現象,好像好人沒得好報,壞人都很逍遙。實際是什麼呢?好人未必是真好人,而壞人未必真逍遙。真正的好人,莫說心如菩薩,至少要有助人為樂的境界,這樣他的心身才會和諧,才不會被心理壓力所傷。倘若行善做好事是圖回報,那麼這種意識便不純真了,果報就會大打折扣,而且事不如願還會糾結、煩惱,反而不如不做好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