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9737650610

    不太相信哥本哈根詮釋對電子雙縫干涉實驗的解釋,這裡以勻強電場為判斷基準,兩塊靠近的大小相等,互相正對並且互相平行的金屬板產生勻強電場,然後透過其間的帶電粒子會做拋物線運動。雙縫干涉實驗中,電子噴嘴、雙縫板和螢幕板會產“實驗系統電磁場”,電子從噴嘴噴出後,會受到“實驗系統電磁場”影響,這個影響會讓電子以極大機率穿過雙縫,因為兩條縫的中心線和噴嘴構成一個基線,而雙縫本身離基線距離很短,所以些許的實驗系統電磁場干擾正好讓電子穿過雙縫,雙縫的縫隙對於電子來說還是很大的。

    由於電子打擊到螢幕板成帶狀條紋,因而物理學家判定電子具有波動性,同時認為電子是同時穿過雙縫的,把電子認為是機率波,最終到螢幕板才坍縮成一個點,但是這種判斷讓人感到無法理解,而哥本哈根學派以科學的實證規範而認為我們要接受他們給出的詮釋,否則就是不遵從實證規範。問題就在這裡了,電子是否具有更微觀的結構?哥本哈根學派竟然可以虛構出電子的機率波形態,也不認可電子具有更微觀結構的可能性,電子機率波詮釋是嚴重違反我們現實認知的!

    如果電子具有微觀結構,那麼電子可能類似地球散發磁場一樣,電子釋放的電磁場和電子是慣性同步運動的,正如地球和地球的磁場也是慣性同步的。在現實中,電子只可能穿過其中一條縫,不可能同時穿過兩條縫!但是由於雙縫讓電子和它的慣性場產生暫時分離,其中縫隙的緣會對電子的慣性場進行反射,在電子穿過縫隙後,與自身分離的同頻慣性場發生干涉,因而打擊到螢幕板時產生帶狀條紋。

    哥本哈根學派把電子作為微觀世界的極限結構了,但是也把這個極限結構虛無化,變成了分佈化的場。為什麼不可以認為電子仍然具有更微觀結構呢?

    微觀實驗從來都是統計學的,因為訊號和目標粒子是同等位級的,統計學對於人類來說只是認識論範疇的,而哥本哈根學派把這種認識論偷換成本原論。無法接受哥本哈根詮釋,在此我還是站在愛因斯坦這邊,愛因斯坦沒有對波爾點穴,就是電子的基本性,當然愛因斯坦不敢超越實證亂想,但問題是實驗根本無法否定電子具有更微觀結構的可能性,一點都不可能。今天物理學家們在哥本哈根詮釋的路徑下建構弦論,但為什麼不回過頭來反思哥本哈根詮釋本身建立的錯位死穴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年初一喝酒喝多了,發酒瘋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