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叔小記

    蝗蟲的蝗帶個“皇”字,為什麼沒被皇帝強制修改掉呢?這就牽扯到避諱文化。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尊嚴,封建禮制規定了一套避諱文化。

    但是“蝗”字並不在其中!

    據相關統計,從公元前707年一直到公元1949年,蝗災至少發生了822起,大蝗災、特大蝗災,279起。蝗災的發展趨勢是由少到多。

    當然,有交通訊息不發達的緣故。先秦時,竹簡木牘記載,蔡倫發明紙才到什麼時候?越往清朝靠近,紙張印刷越發達,記錄的資訊也越多,蝗災遺漏也越少。

    可見,“蝗”字並沒避諱。翻遍《二十五史》(包括《清史稿》)所記載的,只要出現蝗災,基本上都是“蝗”字。清朝編纂的《明史》志第四蝗蝻篇,都記載的是“蝗”字。比如“崇禎八年七月,河南蝗。”

    避諱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總的原則是: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也就是國諱,避諱皇帝父祖、皇族外戚等名諱;家諱,避諱家內父祖母祖名諱;聖諱,避諱聖人賢者名諱。

    另外還有一種,十分特殊的避諱——個人諱,避諱長官名諱。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這樣來的。宋時,某州太守叫田登,為人強勢專制,強行要求州內避諱“登”字,觸者必怒,所以全州的人都將“燈”說成“火”。元宵節放燈,貼告示的人左右為難,說“放燈”會觸犯到太守。只好寫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相反,也有下官主動避諱上官的。

  • 2 # 也可自話

    蝗蟲的蝗字帶個皇字,在古代皇權時代怎麼沒被修改掉?

    假若蝗字要避諱,那勢必因其災難性的連鎖反應,輝煌、惶恐、遑遽……這些字豈不是都要避諱了,最倒黴的是“皇甫”這個姓。古代有皇帝就做過這種事兒,結果……哈哈哈哈哈,除了留下笑柄,毫無可取之處。

    避諱

    所謂避諱,是指封建時期,為了維護嚴格的等級尊卑,在說話或寫文時,若遇到君主或賢人、父母的名字時,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而要用別字替代。就跟你現在上網談論到一些敏感詞時,用***替代一樣,也是一種被迫的避諱。

    避諱的起源很早,而且說法不一,最早的說法是起源於夏朝,最晚則是春秋時期,但避諱的標準被明確且實行,則是從孔子編纂《春秋》開始的: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春秋公羊傳·閔公元年》

    為尊者諱

    尊者分為本朝歷代帝王和長官,比如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為了避諱,將秀才改為茂才;康熙皇帝玄燁,寫的時候玄字要少一點;也有例外,清朝初入關,為了穩定民心,順治皇帝福臨就決定不要避諱“福”字,理由是不能為了朕一人,而使天下百姓無福。

    下屬也必須要避長官的諱,如果你足夠嬌蠻,甚至可以命令當地所有百姓都避你的名諱,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避長官諱最著名的例子,說有一個名登的州官,下令百姓要避諱,但依照傳統,正月十五要點燈三天,這個“點燈”犯諱了,咋辦呢?就用放火替代,就有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的千古笑話。

    為賢者諱

    避聖賢的諱,特指避諱孔子和孟子,但不同的朝代也有一些特例,比如避周公諱、避老子諱等。孔子名丘,這個字就需要避諱,清朝規定,凡是丘姓,要價格耳朵旁,寫作邱,讀作“qi”,現在姓邱的人,有一部分就是從丘姓來的,當然了,後來也有把邱姓改回丘的。

    為親者諱

    指避父母和祖父母的諱,屬於私諱。最倒黴的唐朝詩人李賀,他父親名晉,由於避諱,他一生不能中進士;杜甫父親名閒,老杜作詩從不用閒字。蘇軾的爺爺名序,因此三蘇在作序的時候,都改用“引”或“敘”替代。

    不僅要避諱自己父祖之諱,與人交往時,還要注意避免別人父祖的諱,比如你與李賀交往,就不能說你爹李晉怎麼怎麼樣,會捱揍的。

    說回“皇”字

    總有一些膨脹到不行的皇帝,喜歡做一些特立獨行的事情,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福”字,乾隆皇帝就規定全國上下家裡都不能有“五福臨門”四個字,為他的老祖宗順治帝避諱,說起來,人本家都沒有不樂意,你瞎操心什麼。

    還有北周宣帝宇文贇,這貨自稱天元皇帝,十分膨脹,表示要避諱“天、高、上、大”這些字,如果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北周,嘴裡念著:“哇,這麼高大上,你咋不上天呢”?

    卒。

    宋徽宗也是個很膨脹的皇帝,政和年間“龍、天、君、玉、帝、上、聖、”這些字都需要避諱,問題就來了,這些都是常用字,如果都要避諱,豈不是天下人找麻煩。於是乎,全國掀起了一股改名熱,最有趣的是端明殿學士程振,字伯玉,伯代表家中排行老大,玉代表品德高潔,多美的字啊,愣是被這一道命令改成了“伯起”,再加上他這個“程”姓,簡直不忍直視。

    “周宣帝自稱天元皇帝,不聽人有天、高、上、大之稱……政和中,禁中外不許以龍、天、君、玉、帝、上、聖、皇等為名字……既非上帝名諱,又無經據,諂佞不根,貽譏後世,罷之。”——宋·洪邁《容齋隨筆·禁天高之稱》

    這要是放在現代,怕不是會被人恥笑一生,求程伯起的心理陰影面積。

    搞出了不少鬧劇之後,宋徽宗也遭不住了,於宣和年間親自下詔,廢除這一避諱規定,理由是這些字既不是皇帝的名字,也不是祖先的名字,也沒有經典作為避諱依據,胡鬧下去可能會被後世恥笑,朕要臉啊。

    宋徽宗恐怕想不到,他雖然之所能改,但為時已晚。

    所以你看,宋徽宗的詔令裡面就有避諱“皇”字,但事實證明不可行。實際上,有些皇帝為了方便,往往會給後代名字用一些較為生僻的字,因為皇帝的後代說不定哪天就當皇帝了,百姓都要避諱;也有皇帝為了方便人們避諱,把自己名字改為生僻同音字;像周宣帝、宋徽宗這樣亂搞的,嘿嘿,都成了亡國之君。

  • 3 # 小太陽D

    原因比較多,從秦始皇開始就沒有對蝗蟲進行名字的更改;還有就是“皇”字在古代並不是被避諱的字

    為什麼說帶有“皇”字就要被修改呢?是因為題主覺得,古代但凡涉及到和皇帝有關的字樣就需要被老百姓避諱的。其實題主是走進了一個誤區。在古時候的皇權時代,確實皇帝是最大的,涉及到皇帝很多都要避諱。

    秦始皇時期開始就有蝗蟲,沒有更改的習慣,並且也沒人敢更改

    其實蝗蟲這兩個字出現的時期是比皇帝這個稱呼要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位成為皇帝的人就是始皇帝秦始皇了,而早在先秦時期,《山海經》記載中就有蝗蟲了,中國最早有記載發生蝗災的記錄也是發生在先秦時期,所以當時得人就已經知道蝗蟲了。

    三皇五帝時期沒有人有皇帝這個概念,而始皇帝登基的時候,也沒有對蝗蟲二字有過什麼更改,流傳下來自然而然就不改了。

    其實“皇”字在古代並不是受到忌諱的字

    我們現在接觸最多的古代故事,就是影視作品了,而聽大臣們對於皇帝的稱呼都是皇上,不論影視作品是否紀實,但皇上這個稱呼是真實的。

    如果“皇”字是忌諱的話,是誰都不可以說出來或者寫出來的。什麼是忌諱,忌諱就是不能提也不能出現在任何場合嗎。而皇上在朝堂上老百姓都可以直接喊出來,並且當做一種尊稱,可見“皇”字在古代並不被忌諱。

    結語

    總而言之,在古代的皇權時期,雖然有很多避諱,但是“皇”字是不需要避諱的,因此蝗蟲的蝗字,不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朝堂上,因為皇不被避諱,蝗字也就不需要更改啦。

  • 4 # 蘺公子

    舉個例子:如果皇帝叫“呆呆”,你叫“槑槑”,你是不需要改名字的。

    至於“皇”字這個音,就更不必避諱了,要不哪來那麼多“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至此,蝗蟲長舒一口氣:呼!我的名字保住了!~)

    -----------------------------

    雖然蝗蟲不需要改稱呼,但古代因忌諱皇帝的名號而改了各種稱呼的比比皆是。比如:

    1,改名字:

    ·西晉時期,為避漢文帝司馬昭名諱,“王昭君”被改為“王明君”。(逝者也不放過……)

    ·宋代時候,為避宋真宗趙恆名諱,史料記載中的“姮娥”被改為“嫦娥”。(沒錯,就是你知道的嫦娥,奔月的那個。)

    ·項羽,名項籍(字羽),因此他的時代那些姓“籍”的人只好改姓“席”。

    ·漢明帝劉莊時期,姓“莊”的人也都改姓了“嚴”。

    3,改官職:

    ·因犯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民部尚書被改成戶部尚書。

    ·為了避唐高宗太子李忠的名諱,中郎將被成旅賁郎將。

    4,改地名:

    ·唐朝痛恨安祿山,就把有“安”字的地名都改了,如安定改成了保定,保安改東莞等等。

    (這樣看,蝗蟲沒有被改還得益於皇帝沒有真正痛恨它……大概因為皇宮裡看不到蝗蟲吧!)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甚是麻煩。更有因氾濫的名諱禁忌而被迫改變了人生命運的,比如著名的“詩鬼”李賀,因其父親名叫“李晉肅”,與“進士”的“進”同音而被禁止趕考。(……)

  • 5 # 血染戰旗紅

    這倒不是避不避諱的問題。蝗災確實是個大災難,但古代技術不發達,古人知識有限啊。如果你看古代關於蝗災的記載,你就會發現,古人將蝗災視為和日食、月食等等自然現象一樣,是什麼天人感應,上天示警。一旦出現蝗災,他們就認為是自己做了什麼壞事,老大爺派它們來懲罰自己的。所以呢,蝗蟲這玩意在古代就是神靈般的存在。蝗災一發生,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滅蝗,而是拿著供品拜祭這些“神靈”,請它們“寬恕”自己的“罪行”。有時候連皇帝老兒都要下個罪己詔,說什麼“萬方有罪,罪朕一人”,老天爺啊,你要怪就怪我吧,別為難老百姓啊!既然那時候蝗蟲在老百姓眼裡是神靈般的存在,你皇帝老兒又自稱是真龍天子,那說明他倆的地位是平等的呀,叫蝗蟲還有啥避不避諱的問題呢?

    當然,不信邪的人也有。唐朝玄宗時代有個宰相姚崇,在他那時候就發生了蝗災。面對老百姓焚香拜祭,他馬上跟老百姓說,不要怕這玩意,咱們滅了它。他用“夜火焚坑”的辦法滅蝗,成效非常顯著。當然,也有人反對他這麼做。當時有人拿出前趙皇帝劉聰滅蝗失敗的例子告訴他,你這麼做會得報應的!姚崇利用這些人迷信的心理,告訴他,劉聰是殺死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的,他這個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當然無力鎮得住蝗蟲這妖邪了,但當今皇帝是名正言順登基的,是真命天子,豈會壓不住這妖邪!你們只管放手發動百姓去滅蝗,出了事我負責!結果在他的堅持下,在各地老百姓奮力滅蝗下,蝗災很快被肅清。據史料記載,當時被燒死的蝗蟲有200多萬石。

  • 6 # 塗舟

    這個問題有意思,提出來時極具創意的,但是缺了一些邏輯性的思考。按照題主的意思,同音、同結構、同部分的字太多了:黃、惶、煌、凰、蝗、湟、隍、篁、徨、遑、鰉等豈不是都要改?就拿凰這個字來講,鳳為雄,凰為雌,所有就有了鳳求凰。如果皇帝真的這麼避諱,那他為什麼不叫鳳帝,而是要搶一個雌鳥的名號叫“皇”帝呢?

    所以,對皇帝的名號避諱是有規章制度的,不是隨心所欲的。

    “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公羊傳·閔公元年》

    古代避諱制度的大綱,所有的名號避諱基本上涵蓋在其中。

    為尊者諱

    所謂尊者,不外乎帝王、君上、王上、天子等最高統治者。直接舉例子:九子奪嫡雍正勝出之後,隨即下令將所有兄弟的“胤”字改為“允”字,“胤”字成為了皇帝的專屬。

    還有一點是先帝祖宗的名諱,在本朝尚未結束之時也是要避諱的。比如康熙皇帝本名愛新覺羅·玄燁,自玄燁死後到清朝覆滅之前,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鄉野布衣,都是要避名諱,不能用這兩個字。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帝王含義的字,如皇、帝、王等,這都是為尊者諱。

    為親者諱

    這是離我們最近的避諱。

    我們中中國人有個習慣,取名字都排字,既是文化傳承,又是本宗血緣標識。在這裡我們就會發現,後代取名字是不能和前輩起衝的,即不能重字,否則就會落入“與祖先同輩”的誤區,亂了名分。

    有些家學淵源的人家時代修有族譜,有些世家大族甚至有不得與祖先同名的規定。族譜記錄越久遠,取的名字越多,族譜名序越長。

    為賢者諱

    這個更好理解了,從古至今,孔丘、李耳、李世民、毛澤東等大聖大賢,沒有人敢隨隨便便取,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樣的硬性規定,但是這種觀念似乎已經深入人心。

    筆者上高中時有一個舍友名字叫做嶽小飛,他告訴筆者,剛出生的時候其實想取名字叫岳飛,結果沒幾天就在長著的阻撓下,迫於壓力在名字中間加了個小字。為什麼要改名呢?用我們這裡的話說叫做:“背不住名字!”嶽爺爺是何等人也?一般人是扛不起這個名字的。

    除了避諱的種類,還有避諱的範圍!

    避諱名號。所謂名號,指的是名、字、號。就像大家所熟知的,古人一般分為姓、名、字、號。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不論是至尊至聖,還是至賢至親,都不會避諱姓。在李唐王朝,沒有任何皇家血統的李白仍舊可以使用李姓。

    避諱的是什麼?避諱的是名、字、號。但是在後期,名字合體,號也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東西,所以最重要的避諱就落在了名字上面。大家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名字指的是名與字,並不是我們現在認為的姓名。如唐高宗李淵,“淵”字從李唐王朝開始就要成為帝王避諱,不能輕易使用。

    結束語:綜上所述,皇、帝二字僅僅是不能直接用,與其同音之字數不勝數,但是其含義卻大相庭徑,所以根本不用避諱“蝗”這個字,我想也沒有皇帝會跟一個蟲子搶名字!

    【文 / 楚南青史君】

  • 7 # 平安讀歷史

    大家看古代的書籍和電視劇看多了,就知道有一個避諱的說法,也就是說皇帝的名字裡面有什麼字的話,那麼臣下是不能再說這個字,也不能再用這個字,如果誰的名字有這個字必須得改名。

    最有名的就是捕蛇者說裡面說到一個人風,就是因為要避起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此外唐朝的大臣李世勣因為要避開李世民的世字,最終改名李勣。不過對於皇帝這兩個字從來就沒有要求過避諱,因為所有的大臣每天都在喊皇帝萬歲,如果這個字都不能說了,人們都不能再叫喊這個字了,那麼稱皇帝稱什麼呢?

    而且皇城這個字比皇帝出現的要早,在上古先秦的時代就已經有蝗蟲的說法了。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就有蝗蟲的出現了,皇帝再怎麼改也不可能去把那些上古奇書都給改了吧。因為那麼多年都過來了,老百姓對蝗蟲這個字都非常熟悉了,叫習慣了,所以即使秦始皇當了皇帝,也沒有想過要把蝗蟲這個字改過來。

    當然歷史上的確實有皇帝禁止百姓用皇這個詞,因為這個字是皇帝專用,但是很快就弄出了笑話來,因為不知道怎麼稱呼皇帝。所以皇這個字的發音就一直儲存了下來,並沒有出現在避諱的範圍內,蝗蟲自然也就也沒有必要去避諱了。

  • 8 # 七七談歷史

    其實在古代,皇帝並沒有那麼的小心眼和一個蟲子搶名字,這不是白白的降低自己的身份嗎。再者說,歷史上大部分的皇帝比較注意的是“名諱”,就是不能用皇帝的名字中的字,而皇室也會體諒的創造一些生僻字來避免人們書寫文章的困難,比如朱元璋創立的“元素週期名字表”。

    歷史上這種事情也非常常見,有些人認為“龍”這個字在古代是皇帝專屬,但是還是有一大批人的名字中帶有“龍”,例如於成龍、趙子龍,就連諸葛亮也自稱臥龍,所以在古代這些方面的管控都都不是很嚴格,只要不特別過分皇帝都不會找你的麻煩。

    那麼回到題目,這個“蝗”字是否會引起皇帝的不舒服呢,而且還是給一個害蟲的命名。

    在古代文獻《陸佃雲》中這樣介紹“蝗”:

    蝗字從皇,今其首腹背皆有王字。

    這是因為如此,“蝗”這個稱呼自古就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籍《山海經.東山經》

    中:

    《山海經》是先秦時期的產物,而那時離秦始皇建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那個時候還沒有“皇帝”這個稱呼,所以秦始皇繼位的時候都沒有注意這個問題更別提那些後繼之君了。

    還有一種比較讓人信服的說法《說文·王部》中曾經記載:"皇,大也”,所以蝗蟲的蝗字只是一個簡單的形容詞,並沒有其他衍生的含義,更加沒有尊貴的意思,所以這個詞就用不著替換了。

    所以這個問題就像為什麼有古人名字中帶有“龍”字一樣,因為皇帝只要稍微氣量大一點就不在這些事情,不過在古代“避名諱”還是很重要的,要是擱到清朝文字獄期間嚴重的可是有殺身之禍的。

  • 9 # 平沙趣說歷史

    一般來說,避諱的“諱”指的是名諱,最講究這個的是孔子編纂的《春秋》,主要原則有三條,《公羊傳·閔公元年》解釋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換而言之,就是尊者、親者和賢者這三類人的名字不能用,這一現象從先秦一直延續到民國,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規定,但大多數時候都只侷限於名諱,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會擴大化。

    三者當中,很顯然尊者最大,尤其是九五之尊,比如漢明帝名莊,莊子就改成了嚴子,這也得虧沒有哪位皇帝叫孔,不然孔子不知道要改成什麼。

    再說說幾位不走尋常路的皇帝。

    第一位,明武宗朱厚照,又名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鎮國公朱壽,他禁止民間養豬!

    據《萬曆野獲錄》記載,朱厚照在正德十四年十二月發了一道聖旨:

    照得養豕宰豬,固尋常通事。但當爵本命,又姓字異音同。況食之隨生瘡疾,深為未便。為此省諭地方,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將豕牲不許餵養,及易賣宰殺,知若故違,本犯並當房家小,發極邊永遠充軍。

    朱厚照給出三條理由:我屬豬、我姓朱、豬肉有毒,禁止百姓養豬殺豬賣豬。但這道聖旨給社會造成巨大影響,很快內閣首輔楊廷和就上了《請免禁殺豬疏》,要求廢除這道荒唐的命令。

    緊接著禮部打了報告,說祭祀一定要用豬肉(豬牛羊為太牢三牲),朱厚照無奈,批准禮部偷偷使用豬肉,也相當於廢除了他自己的聖旨。

    第二位,宋徽宗趙佶,禁止民間養狗、禁止使用“皇”字等。

    趙佶可謂朱厚照的前輩,禁止理由也是生肖,因為他屬狗,所以不準百姓養狗。

    禁止養狗十來年後,趙佶進一步開創趙佶的避諱先驅,崇尚道教的他把龍、天、君等數字都納入了避諱的範疇。

    事實上,“蝗”字遠比皇權要早,《山海經·東山經》記載:“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而歷代王朝的君主都沒有叫“蝗”或其同音字的,單一個皇帝的名號,並不能將“蝗”字納入避諱的範疇,在兩千多年的避諱史中,“蝗”並不需要避諱。

  • 10 # 金兔歷史

    先有“蝗”,才有“皇帝”

    《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蝗”字的:

    “蝗,螽也。部曰。螽,蝗也……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

    “螽蝗”一詞出自《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山海經》乃是先秦時期的志怪古籍,這個時候的天下共主還是“王”,而非“皇帝”。

    再比如,古城建業(現在的南京),為了避晉愍帝司馬鄴的諱,而改成了建康。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所以說,古代避諱只避諱皇帝的名字,而對於皇帝二字是從來不需要避諱的。因此,蝗蟲的“蝗”字,就完全沒有修改的必要。

    由此不難看出,古代並不避諱“皇”字,因而就沒有對蝗蟲的“蝗”字進行任何修改。

  • 11 # 一老沈一

    這件事大概是下面這樣。

    最早稱“皇帝”的,是秦始皇。在他之前,已經有了“三皇五帝”一說。既然“遠古聖王”都可以稱“皇”而沒聽說有避諱“蝗”字之事,秦王政顯然也不在意,於是他自己就確定了“始皇帝”這個“頭銜”。

    從他以後,歷朝歷代的君王都稱“皇帝”。同理,既然“三皇”和“始皇帝”都不避諱“蝗”字,幹嘛到自己這兒就顯得那麼“小氣”,非要改了這個字,倒好像自己當皇帝底氣不足似的。

    再者說,古來皇帝只避“名諱”,姓氏亦不避,對於歷代皆以為“頭銜”的“皇帝”一稱,又何必去避諱呢。

    在進一步說,漢字中的形聲字佔絕大多數。假若不管作為“義旁”還是“聲旁”,只要沾邊兒的都因忌諱而改字,那這個皇帝,就要考慮一下自己的“社會聲望”了——明顯是與古來關於帝王“大德不德”之標準差了太多。

    舉例說,包含“帝”在內的形聲字也很多,是不是也要改?

    題目所問就是這樣。

    再說幾句“蝗”字和“蝗蟲”。

    前面說到,“蝗”是形聲字。《說文》曰:“從蟲,皇聲。”

    陸游的祖父陸佃注《說文》此字雲:“蝗字從皇,今其首腹背皆有王字。”

    他的意思是,“蝗”字之“皇”,不僅是“聲旁”,亦有“義旁”作用——蝗蟲頭上、腹背三處都有“王”字。

    這個說法,起於宋代的“右文說”,即形聲字右邊的“聲旁”,往往可以追溯到其字字義的起源。

    不管蝗蟲身上是否有三個“王”字,但他這個說法是有啟發意義的。

    甲骨文中有“皇”字,形如插冠之羽。

    學者們稱,“皇”字是上古先民所戴一種“羽冠”上的羽毛,還有一種專門戴著此種“羽冠”的“皇舞”,是先民祭祀中的重要儀式。

    戴“羽冠”的肯定是部落或部落聯盟“頭領”,其也是祭祀中的領舞者。所以,能夠頭戴此冠,就表示了特殊的身份地位和權力。

    這是“皇”從“羽冠”之羽,引申出“君王”之義的緣由。

    由此可知,某種蟲子之所以稱“蝗”,極可能,是因為其頭上有類似於“皇”之“冠羽”的“長鬚”。

    《說文》雲:“蝗,螽(zhōng)也。”又解“螽”字雲:“螽,蝗也。”

    這是許慎發明的“轉註”法,說明這兩個字同義。

    《漢書·五行傳》曰:蝗,謂小蟲有甲飛揚之類。陽氣所生也。於春秋為為螽,今謂之蝗也。

    這是說,最早,蝗或螽,是有甲能飛一類小蟲的統稱。後來才細分為“蝗”和“螽”。

    細分後,“蝗”就是後來的“蝗蟲”。

    有人說,古時候不叫“蝗災”叫“蟲災”。這個說法不確。

    《禮記·月令》:蟲蝗為災。

    《漢書·文帝紀》:旱,蝗。

    由此可以證明,春秋戰國至漢,就有了“蝗災”說法了。

    “螽”,亦名“螽斯”,古時分五類,其中三類屬於現在的“蝗科”;另有兩類屬於“螽斯科”。

    《詩經·周南·疏》:螽,“長而青,長角,長骨。骨鳴者也。或謂似蝗而小,斑黑。其股狀如玳瑁。五月中以兩股相切做聲聞數步者也。”

    《詩經·周南》有《螽斯》篇,詩中以“螽斯”善於繁殖而“起興”,預祝“后妃”子孫眾多。

    古時“螽”即“蝗”,皇帝們不改“蝗”字,或許還有期盼自己如同《詩經》所云而子孫眾多也未可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一款好用的卸妝液,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