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54171410799

    儒家是古代諸多思想學派之一。它的創始人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孔子。儒家思想的出現打破了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由“學在官府”到“私人講學”的轉變,使得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傳播到整個民族。正因為這樣,才導致了儒家思想有了強大的民族群眾基礎,對舊時代的整個社會而言,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儒家思想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極為複雜,其內涵也極為豐富。在早期,儒家思想是由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的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和講華夷之辨。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禮樂,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影響。

    一、儒家思想的變遷

    儒家思想起於春秋戰亂年代。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後,由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一)儒家思想的興起

    早在漢武帝之前,秦朝、漢朝都是以法家思想為政權的統治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漢代的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為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綱五常”,等政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八寶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