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門不帶刀

    商鞅變法的本質,是一種戰時法治。秦朝從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變法,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的都是戰時法治,戰時法治,有三個特徵:農戰思想,重刑主義,文化專制。

    農戰思想:獎勵耕戰。即透過農耕與打仗都可以獲得軍功爵位(這就讓平民有了獲得軍功和爵位的可能)。重刑主義:是指透過嚴刑峻法,輕罪重罰,和原心論罪等主要為特徵的刑法思想。(比如說在商鞅變法時往大路上倒垃圾,就要被割掉鼻子)文化專制:文化專制來源於專制政治。其特徵主要是清除所有反叛思想,並控制欺騙與愚化臣民,打擊排擠不利於王朝統治的力量。(秦始皇時的焚書就說明了這一點)

    秦朝統一六國後,延續的是商鞅的戰時法治。而此時距商鞅變法已經過了150餘年。很多法條已經不適合實際情況。比如說陳勝吳廣的起義直接原因就是:遇到下雨,延誤了時間,而延誤時間,按秦法是要被殺頭的。

    這個法條在150年前商鞅變法時是合適的,因為那個時候秦朝的地域並不是很大,而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疆域變大。統轄的民眾也包括韓趙魏楚燕齊各國的人,統一後,本來應該由戰時法治向平時法治過度,而這個工作,呂不韋曾經打算做過(他編寫了呂氏春秋,目的就在於以和的觀念代替戰時法治的嚴刑峻法),但各種原因失敗了。 秦始皇未死之前,秦始皇用自己的強力專政,保證了戰時法治的繼續存在。

    但他死後,秦朝缺少一位強力的帝王來保證戰時法治的持續,再加上胡亥的昏聵,趙高和李斯的禍國。大秦朝建立17年就滅國了。

  • 2 # 一起轉圈圈VVIP

    商鞅變法的實質,按照教科書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隸制度。按照變法原文,應該是用功勞取代出身決定人的地位待遇,把全社會變成一個機器,用賞罰治理國家。秦國滅亡的實質是對民力的過度使用。法家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沒有什麼農民起義。所以法家預設一個假設,就是人民只能接受賞罰,不能反抗。結果一旦使用民力過度,這個假設就不成立了,秦朝也就滅亡了。打個比方,大家說吃名貴補品好,假設是隻能偶爾吃幾次。如果過度了,把補品當飯吃了,那麼這個理論就崩潰了,補品就不再有任何好處了。秦國短命的原因有三個。過度使用民力剛剛說了。高層分裂內訌也很重要,如殺扶蘇等公子給陳勝起兵理由,趙高篡權使國家不能致力平叛,用刑罰逼迫章邯投降項羽。最後就是隻用賞罰治國。秦國對人民的教育就是賞有好處,罰有壞處,大家都追求好處去做就行。這樣一旦遇到農民軍,各地地方官員都知道,抵抗一定是死,不抵抗不一定死。按照秦朝的教育,就紛紛投降了。秦滅亡和其他朝代不一樣,一個殉國的官員都沒有。這與法家思想的關係前面已經說過了。法家沒有考慮民眾的反抗。總體來說,商鞅變法是一劑良藥,能很好治療秦國在孝公時候的病症。但是秦人不知變通,病好了之後依然吃藥,而且劑量越來越大,因此最後藥物中毒而死了。

  • 3 # 笑談古今一籮筐

    商鞅變法的確以嚴苛著稱,這也是後來商鞅引來殺身之禍的原因。秦惠王還是太子時犯了事,因為他是皇位繼承人,所以得到豁免,但是他的老師就遭殃了,被代替太子處以肉刑。所以秦惠王后來將商鞅五馬分屍。殺商鞅是洩私憤,而繼續沿用商鞅變法的新法,則是秦惠王作為一國之君必須的選擇,是為秦國發展壯大著想。

  • 4 # 林58127661

    秦在統一後破壞了它的法律(它的法律之上還有一個秦王,統一後就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秦皇破壞法律公平太多,讓他統治的基礎崩潰(不信任秦皇)了,這個時候,有人登高一呼,天下響應,秦就亡了!

  • 5 # 歷史微探索

    秦朝在經歷商鞅變法之後,國力迅速得到提升,從原本西陲一部頗為弱小的諸侯國,一躍成為整個天下的噩夢,以一己之力威震天下,最終經過數代人的努力,蠶食之下,積累了足夠的力量,一統了中國,在這其中,固然有能臣明主的功勞,也有無數為此付出血汗的百姓的奉獻,但不可磨滅的還是變法帶來的制度和指引的方向,雖然說變法之人已死,但變法的思想卻早就深入人心,所謂的變法不以變法人的榮辱而論成功與否。

    商鞅

    那麼秦朝一直奉行的嚴苛峻法是否與此有關呢?這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秦朝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幾代人的發展之下就能夠壓制,統一整個天下,最為主要的就是因為他透支了自己的潛力,壓榨了整個國家的血汗,集中了一切的力量才能夠發展的這麼快,而為了能夠讓百姓心甘情願,或者說安安穩穩的為發展貢獻,這也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愚民,百姓心思單純,沒啥別的想法,自然就可以每天安心生產,不用國家操心,而單純的愚民也不行,還得給些好處,這就是耕戰制度的目的了,既能穩定國內,又能提升國家國力,而這些都不足以實現迅速強國的目標,還缺少一重保障,畢竟軍功無限,但是土地爵位有限,在耕地,軍功都有爵位的情況下,總有入不敷出的一天,而且大量爵位的發放,固然極大提升積極性,也容易滋生動亂,畢竟一旦翻身成了貴族,有錢人那肯定心思就不一樣了,所以,這時候嚴苛峻法就成了最佳的保障,一來可以極大的約束百姓,二來秦朝的爵位軍功極少可以世襲的,一旦犯罪,這些就被收回,也避免了爵位滿天飛的局面,三來連坐制度也減輕了秦朝犯罪發生以及抓捕的難度,更是極為有效的避免了間諜的滲透。

    秦始皇

    可以說的上是好處多多,當然這對百姓來說並不是那麼好,但一來日子還過的下去,還有希望,二來還有巨大的外部壓力,矛盾很大一部分轉移到了外部,而至於說後來一統之後依舊實行如此嚴酷的法律,主要還是為了防止國內生變,以及秦始皇需要繼續集結全國之力做更多更大的事情,想用嚴法穩定局面,只不過此時的情況與之前已經大不相同了,一來國內矛盾無法對外轉移,國內的忍耐也到了一定的極限,二來濫用民力的危害太大,全國很大一部分勞力被徵用,使得曾經的希望破滅,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在秦始皇活著的時候尚能壓制的住天下,而一旦始皇帝故去,天下的矛盾突然爆發,是誰也壓制不住的,也是造成帝國崩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說因時因地的製出合適的制度才是強國之道,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根據時代來做出轉變,那也必然會被淘汰,秦因嚴刑峻法而強大,也因此而走向終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總是嫌棄我媽及我家人的各種不好,我現在也很反感她的家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