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剛剛學會游泳的魚兒

    中國曆代主要官職稱謂

    宰相:中國封建社會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意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長。

    丞相:官名。長期以來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稱,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尉:官名。秦時的太尉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漢初與丞相、御史大夫合稱三公,東漢又與司徒、司空併為三公。後代沿置,但一般為加官而無實權,至明代廢。

    御史大夫:官名。秦朝時始設,其位相當於副丞相。

    侍郎:官名。漢武帝時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中:官名。始設於秦,在宮闈中掌皇帝宿衛。自隋代,為各司的主官,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階部員。

    卿:古代高階官員或爵位的稱謂。

    三閶大夫:官名。戰國時楚國的三閶大夫,以掌王族中勢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

    將軍:官名。春秋時,諸侯以卿統率軍隊,始有將軍的稱呼。後用于都督軍事的武官。

    大將軍:官名。戰國時始置,漢代沿置,掌統征戰,是將軍最高稱號。

    太師: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以太師、太傅、太保為加官,僅示榮寵而無實職。太師還是輔導太子的官,稱太子太師。

    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師。西漢時把輔導太子的官稱為太子太傅。

    司馬:官名。西周時始設。春秋、戰國時沿用,掌管軍政和軍賦。漢代司馬為兵部尚書的別稱。隋、唐以後,司馬地位有所削減。

    巡撫:官名。始置於明太祖朱元璋,職能同於中央官員巡撫地方的“欽差大臣”。

    總督:是管轄一省或數省軍政的地方最高長官。

    都督:漢末始設。三國時都督為率兵打仗的將帥,魏晉以後,都督成了駐地的刺史,成了轄區的軍政總首長。

    提督:清朝官居要職。一種為提督學政,又稱學政、學臺,掌科舉大權;一種為提督軍務總兵官,負責一個省的軍務。

    欽差大臣:明代由皇帝親自派遣臨時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稱欽差大臣。

    節度使:官名,武將統兵出戰稱總管,無事時鎮守邊地則稱大都督。唐代,節度使權力不斷增大,形成所謂“藩鎮割據”。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了全場的哈登,最後憑藉封蓋自我救贖!如何評價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