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位大思想家,尊奉周禮固然有思想保守的成分,他又主張仁禮制約,發展了禮學。仁是禮的實質內容,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他把仁和禮這兩個概念聯絡起來,作為裡和表、內容和形式,二者表裡相依,相輔相成。在孔子之前,誰也沒有這樣深刻的認識,這是孔子在禮學上的重大發展。孔子一方面提出,“克己復禮為仁”,要求剋制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合於禮,按照禮的規定去實行仁,根據人的尊卑、貴賤、親疏去有差等地愛人,即把仁限制在禮的框子之內。這因為如果越出禮的範圍,不分尊卑、貴賤、親疏都一樣對待,那就破壞了由等級制度所構成的社會秩序而造成社會混亂。在另一方面,他又提出,禮必須以仁為內容: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這裡有問號)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裡有問號)(《八佾》第三章)(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能對待禮呢?(這裡有問號)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能對待音樂呢?(這裡有問號))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八佾》第四章)(魯人林放問禮的根本。孔子說:“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啊!禮儀,與其奢侈浪費,寧可樸素節儉;喪禮,與其儀式周全,不如內心悲傷。)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這裡有問號)(《八佾》第二十六章)(孔子說:在上位對下級不寬厚,行禮時不恭敬嚴肅,參加喪禮時不悲哀,我怎麼看得下去呢?(這裡有問號))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這裡有問號)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這裡有問號)(《陽貨》第十一章)(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玉石絲帛這些禮器嗎?(這裡有問號)樂呀樂呀,只是鐘鼓這些樂器嗎?(這裡有問號))從以上論述來看,孔子認為,僅僅把禮作為一種儀式,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禮儀決不是講究擺設玉帛、鐘鼓之類祭器和樂器,喪禮重在發出內心的情感,不在奢華周到的儀式。對待下屬不寬厚,參加禮儀不嚴肅,參與喪禮不悲傷,僅僅做做樣子給人看,他是堅決反對的。禮,必須以內心的仁的感情為根本。仁禮互相依存,以仁為本。他一方面主張分別尊卑、貴賤、親疏等級,維護等級制度;對於殘民害民的昏君暴君的統治,對於奴隸殉葬制度等等現象,他堅決抨擊,指出昏暴的統治、殉葬的禮儀、過分浪費民力、貴畜輕人等不仁的行為,都不合於禮,都應該反對。孔子仁禮制約的學說,從傳統的禮制中除掉一些十分落後和他認為不合正義的內容。孔子把“禮”和“仁”結合起來,從國君到庶民,時時事事依禮而行,人人有一顆仁愛之心,那麼,雖有上下尊卑貴賤的等級差異,仍可以保持社會的穩定和諧。匡亞明《孔子評傳》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很好:與仁結合的禮,由於有仁的制約,染上了人道主義的色彩。歷史和現實中不合仁的事情,如殺人殉葬、貴畜賤人以及不合仁政的昏君獨裁、橫徵暴斂等,都被孔子認為是不合禮的東西予以摒棄。同時,由於得到仁作為自己的思想內容,禮便被建立在人們的人格自覺的基礎之上。這樣,禮又反轉來成了人們的內在要求,而不是僅僅外部的強制。在孔子的禮治學說中,禮義並稱,二者是連在一起的。何謂“義”,簡單地講,“義者,宜也”,應該做的由仁德的心理所轉化的行為。它屬於“仁”的範疇,合在一起稱作“仁義”。仁義必須合於禮,凡不合仁德、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都不義,也都不合“禮”,所以禮義二字又密切聯絡。
孔子是位大思想家,尊奉周禮固然有思想保守的成分,他又主張仁禮制約,發展了禮學。仁是禮的實質內容,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他把仁和禮這兩個概念聯絡起來,作為裡和表、內容和形式,二者表裡相依,相輔相成。在孔子之前,誰也沒有這樣深刻的認識,這是孔子在禮學上的重大發展。孔子一方面提出,“克己復禮為仁”,要求剋制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合於禮,按照禮的規定去實行仁,根據人的尊卑、貴賤、親疏去有差等地愛人,即把仁限制在禮的框子之內。這因為如果越出禮的範圍,不分尊卑、貴賤、親疏都一樣對待,那就破壞了由等級制度所構成的社會秩序而造成社會混亂。在另一方面,他又提出,禮必須以仁為內容: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這裡有問號)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裡有問號)(《八佾》第三章)(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能對待禮呢?(這裡有問號)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能對待音樂呢?(這裡有問號))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八佾》第四章)(魯人林放問禮的根本。孔子說:“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啊!禮儀,與其奢侈浪費,寧可樸素節儉;喪禮,與其儀式周全,不如內心悲傷。)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這裡有問號)(《八佾》第二十六章)(孔子說:在上位對下級不寬厚,行禮時不恭敬嚴肅,參加喪禮時不悲哀,我怎麼看得下去呢?(這裡有問號))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這裡有問號)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這裡有問號)(《陽貨》第十一章)(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玉石絲帛這些禮器嗎?(這裡有問號)樂呀樂呀,只是鐘鼓這些樂器嗎?(這裡有問號))從以上論述來看,孔子認為,僅僅把禮作為一種儀式,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禮儀決不是講究擺設玉帛、鐘鼓之類祭器和樂器,喪禮重在發出內心的情感,不在奢華周到的儀式。對待下屬不寬厚,參加禮儀不嚴肅,參與喪禮不悲傷,僅僅做做樣子給人看,他是堅決反對的。禮,必須以內心的仁的感情為根本。仁禮互相依存,以仁為本。他一方面主張分別尊卑、貴賤、親疏等級,維護等級制度;對於殘民害民的昏君暴君的統治,對於奴隸殉葬制度等等現象,他堅決抨擊,指出昏暴的統治、殉葬的禮儀、過分浪費民力、貴畜輕人等不仁的行為,都不合於禮,都應該反對。孔子仁禮制約的學說,從傳統的禮制中除掉一些十分落後和他認為不合正義的內容。孔子把“禮”和“仁”結合起來,從國君到庶民,時時事事依禮而行,人人有一顆仁愛之心,那麼,雖有上下尊卑貴賤的等級差異,仍可以保持社會的穩定和諧。匡亞明《孔子評傳》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很好:與仁結合的禮,由於有仁的制約,染上了人道主義的色彩。歷史和現實中不合仁的事情,如殺人殉葬、貴畜賤人以及不合仁政的昏君獨裁、橫徵暴斂等,都被孔子認為是不合禮的東西予以摒棄。同時,由於得到仁作為自己的思想內容,禮便被建立在人們的人格自覺的基礎之上。這樣,禮又反轉來成了人們的內在要求,而不是僅僅外部的強制。在孔子的禮治學說中,禮義並稱,二者是連在一起的。何謂“義”,簡單地講,“義者,宜也”,應該做的由仁德的心理所轉化的行為。它屬於“仁”的範疇,合在一起稱作“仁義”。仁義必須合於禮,凡不合仁德、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都不義,也都不合“禮”,所以禮義二字又密切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