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村中無人對局

    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就算一個人會8國語言,也絕對不可能有能力瞭解整個中國全部方言的。中國官方公佈56個民族,大部分說漢語,但除了漢語外,還有120種語言,在使用的有80多種。

    注意,這指的是藏、蒙等不同語言而不是漢語的方言。你要說漢語有多少方言,我相信中科院裡也沒人知道吧。我所在的煙臺是說的膠東方言,跟同說膠東方言的大連、青島和威海有明顯的不同。我所在的福山區跟旁邊的牟平區也明顯不懂,我所在的鄉鎮跟別的鄉鎮也有不同。

    煙臺還是一個相對來說開化較早的地方,南方和西部地區肯定更加複雜。

    我能做到的,只是能告訴你,我們村的方言裡沒有,隔壁村也沒有。

  • 2 # 張科7850

    這個問題涉及到古漢語的聲母的問題。這個音我手機打不出來,就用ng來代替。知道普通話的ang eng ing ong這些音節的發音,就知道ng的發音,所不同的是,這個音在古漢語還是一個聲母,叫疑母。像牛、五等,原來的聲母都是這個ng。

    古代的聲母比現在普通話的聲母要複雜。普通話的聲母是清聲母,在古漢語裡還有一些濁聲母。比如,b d g h z s等,都有與其對應的濁聲母。ng也是一個濁聲母。

    到了宋朝,全濁聲母就消失了。這是對北方方言來說的。南方方言還保留著古漢語的發音特點。關於這個問題,一般的《漢語語音史》都不作詳細說明,提一嘴就過了。我個人認為(不一定正確),北宋,尤其是到了南宋,北方大片的領土並不是控制在宋朝統治者手中。北方是遼、金。這樣,北方少數民族的方言(胡音)就“串”進了漢語裡,使漢語逐漸變了味兒——胡化。到了元朝的時候,這種變了味的漢語就是“北方官話”。當然,如果單獨就把元大都(今北京)的方言拿出來定為標準的“北方官話”也是合適的。畢竟北方那麼大一片地方說著一種沒什麼差異的方言是不實際的。長江以南,尤其是閩、粵等地,受到“胡化”的衝擊比較小,所以,這些地方的語言保留古漢語的成分就多一些。如果說現在還有哪些地方的方言還保留了ng這個音,那應該就是這些地區了。也許,這種大概其地說一下並不能令人滿意,但是,如果要比較精確地指出到底是哪些地方有,那得掌握全國方言調查的實際情況才能說得準。

    順便再囉嗦幾句。喜歡研究漢字的同仁,最好能系統地學習一下漢字的古音。比如,我前幾天遇到的字:雀,今讀que,4聲,這個字的音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古讀ziak,小隹為雀,隹就是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所以,雀,古人讀ziak,有道理。到了元朝,雀被讀成了ciao,3聲,後來又變成了qiao,3聲(音巧),現在的口語還保留了“家巧”一音。大概是到了清朝,人們把qiao,3聲,文讀成que。這不算什麼。還有一個字:爵,古代與雀是同一個音。為何?爵是青銅鑄造的一種酒杯,杯嘴如鳥嘴,故名。後來,爵的讀音由ziak變成ziao,再變成jiao(音腳),最後文讀為jue。這樣,不僅搞清楚“爵”的字音來源,還會令人聯想:古人用爵喝酒,會不會喝一口後,還要砸吧砸吧嘴?以表示酒味很醇香;或也是一種禮節呢?

  • 3 # 良也

    我ngu,硬ngang,咬ngau,鶴ngɔ(入聲),額ngʌ(入聲),嶽ngɔ(入聲)

    --吳語之一小片,還有好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哪裡可以買到可以上牌的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