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奈剪輯

    核武器的存在,是世界上其他大國相互制衡的利器

    現在許多大國花費鉅額資金,去研發,保養,維護,為了就是 當其他國家向本國發動核打擊時,能後起反擊,或向其他國家發動核打擊能夠先發制人。

    一個是對地面目標實現核平戰略,讓敵對國無法後續組織力量反擊。

    一個是在承受敵對國第一波核打擊能夠,實現核反擊。

    所以一旦發生核戰爭,那就是全球性的核戰爭,已經到了國家與國家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階段。

    當兩個國家發動核戰爭,為了不讓其他國家撿到便宜,就會向世界上所有國家發動核打擊俗稱核捆綁。

    到時候咱們全人類全部都要回到石器時代。

  • 2 # 行走在歐洲的華人

    有卻不用和沒有 沒得用是兩回事。

    擁核可以保證國家間相互毀滅原則 因為五大國都有毀滅人類文明的核能力 就會相互忌憚 從而保證世界整體還算和平。世界就好比一個弱肉強食的森林 獵人手裡有槍 才叫獵人 獵人就可以制定森林規 反之沒槍的人不管你多麼強壯 你都是獵人槍口下的羔羊。

  • 3 # 軍武資料庫

    這又牽扯到一個“敢不敢”、“怕不怕”的問題了。

    如果想做一個真正的軍迷,你就得正視“在軍事上並沒有‘敢不敢’的事情,而只有‘需要不需要’的事情”。

    核武器被製造出來就是準備用的。

    而且W君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一點就是——在使用核武器的時候,作為軍人是絲毫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的。

    如果有心理負擔或者懼怕的情緒那麼轟炸機也就早不投彈了、坦克也不會轟隆隆地開向敵軍。

    至於政治,政治上也不會有怕不怕的問題,多數在於妥協與平衡。真要是需要使用核武器的時候,政治家們也不會有絲毫猶豫。畢竟生死存亡才是頭等大事。

    沒有人會在乎核彈投出去會死傷多少人。如果想這些問題,也就別搞什麼政治了。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大家都不敢用核武器的說法,核武器目前的威懾價值也正集中在“惹毛了他,他說不定會用核武器”這一理念上。而並不是在保護地球環境不受損害的思想上。

    所以說多造一些核武器並沒有什麼壞處,書到用時方恨少,核武器到扔的時候大家也都覺得不夠用。

    至於聯合國繞開五常正在今年生效的《禁止核武器條約》,其實就是一些找存在感的小國的所主導的活動而已,雖然條約生效,但是五常都不會去簽字,這件事也就實錘無用了。

    所以,該用核武器還是會用到核武器的,“不敢用”的說法是不存在的。

    結合下最近形勢,俄羅斯在4月5日宣佈要波塞冬魚雷已經開始進入最後階段測試,在今年秋天會完成測試,到2022年裝備部隊。想想為啥沉寂了幾年的波塞冬又出來站臺了呢?這是在俄羅斯將大量S300和S400導彈陳兵與烏克蘭邊境後的第二天俄羅斯做出的波塞冬魚雷的公告。

    “波塞冬”這款能直接毀滅掉美國紐約的深海航行器為啥造不出來晚不出來現在出來呢?

    其實還不是為了威懾一下嗎?但是,你得知道,俄羅斯的核武器使用門檻可是很低的。“有核國家對俄羅斯及其盟友實施的大規模常規打擊,將被視為對俄羅斯及其盟友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嚴重威脅,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將動用核武器進行核反擊。”這是2010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簽署命令的原話。話就會到了問題的開頭,不是敢不敢用,而是需要不需要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的將進酒詩中的朝如青絲暮成雪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