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1944436037

    天人之學的主要觀點

      一、“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這能代表大多數古代哲學家的看法。儒家提出“三才”之說,雲:“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易傳》),將人與天地並立。道家有“四大”之說,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儒道兩家都認為人是偉大的,人是天地中最有靈性的動物。

      二、人道源於天道,故人應法天而為之。孔子云:“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們都認為效法天道便是人道之正途,例如天有好生之德,人便應有好善之心;地有厚載之德,人便應有包容之心。

      三、天道與人道應相輔相成。《易傳》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只有如此,天道、人道才算圓滿。

      四、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程顥雲:“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張載雲:“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儒家視宇宙為一大生命,人與萬物之間血肉相連,痛癢相關。如王守仁所說,見孺子將入於井,而有惻隱之心;見鳥獸哀鳴,而有不忍之心;見草木摧折,而有憫恤之心;見瓦石毀壞,而有顧惜之心。人對自然界應有熱愛的感情,而不應麻木不仁。

      五、人應為天地立心。人與天不僅是並立的,或者是一體的,而且是頭腦和身軀的關係。故《禮運》雲:“人者天地之心”,張載雲:“為天地立心”。天地本無心,以人心為心,故人對天地負有重大的責任,要替天地的發展運思盡力。《中庸》說:“贊天地之化育”,即幫助自然界及萬物健康活潑的生長髮育,用今天的話說,便是保護環境,促進生態良性迴圈。

      六、天人互相感應。這是神秘主義的說法。例如,說“國家將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從理論上說天人感應之說是非科學的,不過在歷史上起過約束君王行為的作用。換一個角度說,人的活動確能影響自然環境,而自然界對人的回報或報復是實有的,當然,並非神靈主宰。

      七、“明於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和“天人交相勝”。荀子所說的“明於天人之分”,並不是說天與人相分離,而是說天道與人道在性質和功能上是有差別的,但兩者應當是和諧的。荀子所說的“制天命而用之”,是說人應當利用自然規律和資源為社會造福,亦即厚生利用之意,並不是要人去征服自然、破壞自然。劉禹錫提出“天人交相勝”說,其意不是說天能戰勝人,人亦能戰勝天,而是說天與人各有其特異與長處,故云:“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具體說:“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強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勝”者,特長也。

      八、盡人事而後聽天命。孔子認為有些事情為人力所不及,但修養道德、積累學問則完全在自己不在客觀條件。孔子云:“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順境固然有益於人的成長,逆境也可磨鍊心性,所以張載說:“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人的天賦條件各不相同,問題在於每個人是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力。儒家的社會人生態度是,一方面要樂觀、要努力,另一方面也要豁達知足,只要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就可以了。當然,其中“聽天由命”的唯心主義思想是應加以批判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苦和難而要開心過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