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皮591
-
2 # 使用者3587511145936
1、多發生在週末、節假日或放學後
2、多發生在農村地區
3、多發生在無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
4、多發生在自行結伴遊玩過程中,有的是結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救落水同伴至多人溺亡
5、多發生在小學生、初中生當中,且男生居多。
-
3 # 格格笑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那溺水事故原因有哪些呢?初學游泳的人,由於技術掌握的不好,在水中一旦發生問題就手忙腳亂,導致嗆水而造成溺水;由於對水中的情況不熟悉,即使會游泳,也可能發生溺水事故。因為水中可能有暗樁、礁石、急流、旋渦、水草以及障礙物等都可能對游泳者造成傷害;由於潛水必須憋氣,時間過長或過頻會引起腦缺氧而出現頭痛、頭暈或出現休克等現象,下面一起來具體瞭解一下溺水事故的特點有哪些吧?
1.中小學生溺水死亡事故多發生在夏季、節假日和放學後,小學畢業會考、中考、高考等畢業考試結束後尤為突出。
2.多發生在城鎮和農村地區的無人看管的河、池塘、水庫、水坑等野外水域。
3.多發生在學生自行結伴遊玩的過程中,有的是結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失足落入水中,有的是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4.多發在低年齡段,以中小學生居多,“留守兒童”發生的溺水事故比較突出。
5.多發在游泳技能半生不熟的學生群體。
每當夏天游泳季節來臨,社會、學校和家長都應給孩子講野外游泳的危害,使學生樹立安全防範意識,讓孩子們珍愛生命,預防溺水事故發生,透過村(社群)行政會議、橫幅標語、禁止警示牌坊、簡訊校訊通、《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形成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格局。
1、多發生在週末、節假日或放學後
2、多發生在農村地區
3、多發生在無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
4、多發生在自行結伴遊玩過程中,有的是結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救落水同伴至多人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