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子葉遊戲化養育

    一、選擇的前提條件

    在做選擇之前,需要先滿足做選擇的前提條件:

    1、夫妻一方的工作收入是否可以獨立支撐家庭日常開支,如果無法支撐只能兩個人都上班,保證基本的生存條件。

    2、夫妻雙方都上班的話,是否有合適的人選可以照顧孩子。如果沒有人帶的話只能自己在家帶。

    3、以上兩個條件都不滿足的話,需要找到一份可以帶孩子上班的工作,或者在家帶孩子的同時做一些兼職工作,補貼家用。

    二、滿足條件的情況下

    如果經濟和人力都沒有問題,全職帶孩子是更好的,特別是孩子3歲前安全感建立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社交圈。在孩子上學後可以做一些實現自我價值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充實,保持積極的心態,避免與社會脫節,造成心理落差。

    如果長期出現低落、焦慮、甚至暴躁情緒,無法自我調節,建議還是找一份輕鬆的工作。利用上班前、下班後和節假日陪伴孩子。一小時高質量陪伴優於一整天無效率陪同。

  • 2 # 教育秀秀看

    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要接納這樣一個現實,然後我們再去想一下究竟如何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那麼首先,我們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其實媽媽焦慮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所以媽媽如果在情緒上首先放鬆了,那麼我們的孩子也會放鬆。家長可以去學習一些,冥想呼吸法、情緒認知ABC、換框法等調節情緒的方法,讓自己首先處於一種平靜的狀態中,這樣我們才能夠在不帶著情緒的情況下去陪伴我們的孩子。

    其次我想說,並不是陪伴好孩子,就必須要全職在家,無時無刻的在孩子們身邊,全職在家,如果不能有效陪伴的話,也不一定就對孩子的成長都是積極的影響,家長這一點一定要清楚。

    所以在這裡我們就涉及到了有效陪伴孩子這樣的概念,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算是有效陪伴孩子呢?

    首先家長要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徵,根據你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確定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比如,孩子在兩到三歲期間,正處在所謂的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對於家長的指令不再那麼言聽計從了,而是經常說不,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能夠理解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內心需求,他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去發展他的運動能力、空間感知能力等等,家長就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過多的去限制孩子,給他們提供,比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物品等的機會,孩子會在愉悅的情緒中發展出他自己的能力,和我們家長之間的愛的能量也能夠流動起來,這就是有效的陪伴。

    再比如,孩子上了幼兒園,也就是三到六歲階段,白天寶寶要去幼兒園生活,媽媽也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晚上回到家中,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一些活動,比如親子閱讀、全家一起下棋或者做遊戲等等,都是很好的高質量陪伴的方式,高質量陪伴不是用時間堆積出來的,而是家長真正能夠看見孩子能夠感受到孩子的內心需求,孩子和爸媽之間能夠有直接的愉悅的情感共鳴。所以這位媽媽不用擔心上班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什麼影響,而是要在高質量陪伴方面多做工作,增強親子關係。

    另外還想說的一點是,其實爸爸媽媽積極上班,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工作的地方,讓他們看看父母是怎樣透過勞動來換取財富的,給他們講一講不同職業對於社會的價值等等,這樣孩子從小就會從內心中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也會對未來的夢想有所期許,有動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對於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的培養也是要從小開始的。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穿越火線》中的新英雄級人物“艾瑪”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