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農民好玄學

    這種問題是儒學家討論的內容,我是個農民只研究種地!再說儒家思想是封建主義舊社會的統治哲學,已經不適應社會主義新社會了!現在的人生哲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儒學的意義只是學術問題了,在民間大談儒學有點可笑,也不會有什麼真正的有價值的評論!

  • 2 # 楷書13

    思想是一汪清水,再好的容器也裝走了樣。

    統治者歷來是“我需所取”,文人則千方百計“按需所取”,假借名家名言,進行相應鍛造,打製出合適的“迷魂藥”。

    孔子是“至聖先師”,從來沒人公開挑過刺;到了近代,魯迅先生有了“敲門磚”的說辭,這算是真話。

    想一想聖人當年“喪家之犬”的經歷,為什麼?不知變通啊。後來,儒家思想趕上好日子,尤其是漢武帝時走入正統,不能不說懂仲書的“改造”功不可沒。至於說朱熹,作用差一點,畢竟是適應了統治者的理念。哈哈啊哈,獻醜了!

  • 3 # 曹宗國

    朱熹是宋代儒學集大成者,他對儒家思想發展所形成的理學 即其所謂的義理之學是以儒家的義理為宗旨的,也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哲理化。朱熹在《行宮便殿奏札》中突出反映了其極力維護儒家思想,並認為儒家思想不可改變的態度。在奏札,朱熹曰:“至論天下之理,則要妙精微,各有攸當;亙古亙今,不可移易,唯古之聖人為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為天下後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把儒家變成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倫理綱常。朱熹的義理之學,核心是“理”,或“道”。朱熹認為的“理”具有絕對性和神聖性,其實際上就是“三綱五常”這一套封建倫理規範和道德準則。朱熹要求人們恪守三綱五常,認為如此就可以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實現天下太平。可見,其目的在於創立倫理規範、行為準則,從而穩固封建統治。

  • 4 # 被打扮的歷史

    每個人都喜歡從歷史的廢紙簍裡面尋找合適自己的那條錦囊妙計進行解讀,朱熹這位後來的儒家入聖之人當然也不例外。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朱熹最出名的哲學思想就是“存天理滅人慾”,這一點就與孔子有一些差異。

    有人理解這句話是說要消滅人的慾望,完全合乎禮制的需要。事實上,這麼解析有點偏離了朱熹的本意,《朱子語類》中的原話可能更接近他的本意,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 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在《朱子語類》的記載中,天理與人慾並不對立,用一句話就是得隴望蜀,滿足人的最基本需求是天理,進一步提高要求就是人慾:對於人,吃飯是天理,相對應的要求美味的就是人的慾望;對於男人,有伴侶結婚是天理,但要求三妻四妾就是人慾。對於朱熹來講,就是要滿足人的最基本需要,對於進一步的要求從思想上要進行遏制,才是他的本意,這個觀點事實上於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小眾文化-極簡主義是非常吻合的。

    但對於孔子來講,是要“克己復禮”,天理要,人慾也要,只不過要剋制自己的慾望罷了,並不是要滅掉人的慾望。我們只要想一想,儒家學說鼓勵人入世,人要入世就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需求,所謂食色性也,我想在這一點上是有一些小的區別的。

  • 5 # 我是玄武顏

    朱熹是孔子的繼承者,他們之間的觀點是繼承與發揚的關係。孔子是堯舜禹湯的繼承者。所以朱熹的思想也是儒家正統。這個不以現代人的批評為轉移,是南宋元明清近一千年的儒家正統。 他把孔子所闡發的儒家思想進行了體系化,用現代話來講叫做系統建構。開啟了整個現代文明的啟蒙時代。要說朱熹和孔子思想之間的差別那也是同一個思想體系在不同思想階段的形式和擴充套件之差別,是金條和黃金飾品的差別。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用什麼軟體看直播體育節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