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先生評說歷史

    《雍正王朝》的熱播讓我們對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深有體會,雍正登基以後對兄弟們的殘忍手段也讓我們生出“帝王家是沒有親情的感慨”,那麼康熙時期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兄弟呢?

    康熙本名愛新覺羅玄燁,是順治皇帝的第三個兒子,順治一共生了八個兒子。

    一、早早便夭折而亡!

    康熙的七個兄弟中有四個都沒有活過成年:

    老大叫做牛鈕,三個月就不幸夭折了。

    老四榮親王出生就被立為太子,結果沒有活過三個月。

    老六奇綬活到七歲,老八永幹活到八歲,都是童年。

    二、深受康熙喜歡,卻無福消受!

    除了康熙,其他三個能活到成年的就包括了老七隆禧。

    他深受自己的三哥康熙和太皇太后孝莊的喜愛,可惜天意弄人,這位純親王在二十歲的時候也早逝了。

    這樣算下來,康熙的兄弟只剩一個老二福泉和老五常寧了,一個哥哥,一個弟弟。

    這兩個人都在康熙手下得到了重用。老二被封為裕親王,在參與征討葛爾丹的戰爭中任命為撫遠大將軍,活到了51歲。

    老五被封為恭親王,同樣在與葛爾丹是被封為安北大將軍,47歲而逝。

    可以說,康熙對待自己的兄弟都比較仁厚,委以重任,可惜,都沒有康熙能活。

  • 2 # 體育死忠粉

    順治皇帝一共八個兒子,除了幾個早夭的之外,其他活到康熙即位後的都是善終。在這裡把每個兒子的情況羅列一下。

    一、長子牛鈕

    生於順治八年,生母為順治庶妃筆什赫氏。只活了八十九天,沒有活到康熙即位。

    生於順治十年,生母為順治寧愨妃董鄂氏(並非順治最寵幸的董鄂妃),由於長子牛鈕早逝,福全實際為長子,傳聞順治臨終前曾有意讓福全繼位,但孝莊太后更傾向曾出過天花的三子玄燁,最後才是康熙繼位。福全年少時,順治問其志向,福全表示“願為賢王”,從來沒有爭位之心。康熙即位後也對福全相當尊重。康熙六年,福全獲封和碩裕親王,參與議政。福全從小與康熙一同孝敬孝莊太皇太后,因此關係很好。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第一次親征準噶爾,以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先行出擊,大敗噶爾丹部將厄魯特軍,受到康熙嘉獎。後因缺乏糧草加上判斷噶爾丹已逃走而撤兵,被康熙怪罪不遵命令私自形式,被罰俸三年,撤去三佐領,取消議政權。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第二、三次親征準噶爾,福全也跟隨,此二戰徹底擊敗噶爾丹,使其戰敗自殺。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病逝,康熙親自前往哭祭,還命畫師畫了一幅自己與福全同坐桐蔭之下的畫像,寄託哀思,諡號憲。其第三子保泰繼承裕親王爵位。

    生於順治十四年,生母為孝獻端敬皇后(董鄂妃),出生數月即死,未及取名。順治對皇四子之死萬分悲痛,追封為和碩榮親王,並在墓碑上刻字“朕之第一子”。未活到康熙即位。

    生於順治十四年,生母為順治庶妃陳氏。康熙十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康熙親征準噶爾時作為安北大將軍與撫遠大將軍福全一同先行出征。因為擊敗噶爾丹不窮追而被罷免議政資格,罰俸三年。康熙三十五年隨康熙第二次徵準噶爾。康熙四十二年去世,其三子海善襲爵,但僅為貝勒。依照清朝爵位世襲制度,是降一級世襲,所以常寧身為親王,其子應該爵位為郡王。甚至像福全之子保泰還加恩保留親王爵位,常寧之子僅為貝勒。再加上史料沒有記載常寧的諡號,很可能康熙根本沒給。由此可知,常寧一支在康熙朝很不得寵。

    六、六子奇綬

    生於順治十六年,生母為順治庶妃唐氏。康熙四年夭折,年僅七歲,未封爵位,未予諡號。

    七、七子隆禧

    生於順治十七年,康熙十三年封和碩純親王,十四年分給佐領,十八年去世,年僅二十歲。康熙非常喜歡這個弟弟,生病期間多次探望,隆禧死後康熙輟朝三日祭奠,賜諡號靖。太皇太后孝莊也非常喜歡隆禧,想親臨葬禮,被康熙勸阻。其遺腹子富爾祜倫繼承純親王爵位,年僅兩歲又夭折,康熙再次輟朝三日哀悼,無後,爵位廢除。

    八、八子永幹

    生於順治十七年,生母為順治庶妃穆克圖氏,康熙六年夭折,年僅八歲,無爵位無諡號。

  • 3 # 奕天讀歷史

    順治在1661年去世。當年,年僅8歲的康熙登基,正式成為了大清帝國的皇帝。此時,康熙的兄弟姊妹們,都是什麼情況呢?

    康熙共有6名姊妹,其中順治長女、三女、五女,在康熙登基前就已經夭折;四女、六女在康熙登基的第二年,即1662年也先後夭折。只有順治二女,也就是康熙的二姐,活到了32歲,並在康熙年間晉封和碩恭愨長公主,後來嫁給了鰲拜的侄子納爾杜。

    康熙登基之後,他還有5位兄弟在世。康熙登基時年幼,在孝莊皇太后,以及顧命四大臣的主持下,朝廷內部並沒有出現激烈的皇位之爭。因此,康熙的5位兄弟,並沒有獲罪而亡的。

    其中,皇六子奇綬,在康熙四年病逝,年僅7歲。皇八子永幹,在康熙六年病逝,年僅8歲。兩人都是在康熙除鰲拜之前夭折,也都沒有諡號。

    康熙此時,僅剩下了3位在世的親兄弟,分別是皇次子福全,皇五子常寧,皇七子隆禧。

    皇五子常寧,在康熙十年受封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常寧任安北大將軍,率右翼大軍出征。噶爾丹被皇次子福全擊敗,常寧也跟隨還師。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噶爾丹,常寧負責右翼清軍隨同出征。清軍在昭莫多大敗噶爾丹,常寧率軍還師。常寧同樣子女眾多,於康熙四十二年去世,時年47歲。

    總體而言,順治早逝,康熙登基之時,因為兄弟們年幼,兄弟之間並沒有出現什麼激烈的帝位之爭。所以,康熙的兄弟,除了夭折的,結局還算不錯。可是,康熙活太久了,在位時間又太長了,加上兒子眾多,才在康熙年間發生了激烈的奪嫡之爭。事務總有兩面,甚至多面性,順治去世的早,還真不一定就是壞事。而康熙活的久,也還真不一定就是好事。

  • 4 # 文史墨客

    康熙皇帝一生子嗣眾多,所以在他晚年的時候,皇子們為了爭奪帝位而激烈內鬥,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九子奪嫡”的故事。鬥爭的結果是皇四子胤禛勝出,隨後其他參與皇位爭奪的多位皇子抓的抓,殺的殺,下場很是悲慘!而跟雍正不一樣的是,康熙皇帝繼位之後對他的幾位兄弟可以說是善待有加,並沒有絲毫的怠慢和懲罰。那麼具體情況如何呢,我們來詳細介紹!

    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

    黃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帝)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愛新覺羅·福全:

    順治皇帝的長子,生母是董鄂妃,本來順治帝是想把皇位傳給福全的,但是因為順治皇帝去世太早而未能如願,好在康熙並沒有因為這個原因而疏遠他,反而在繼位之後封他為裕親王。福全也挺有自知之明,主動表示自己“願為賢王”,不僅沒有二心,反而還為康熙立下了不少戰功。因此,他的一生可謂是榮華富貴得以善終,享年50歲。

    愛新覺羅·常寧:

    常寧是順治皇帝的第五個兒子,他也是一個識時務的人,康熙皇帝封他為和碩親王,他也就安安穩穩地當著自己的王爺,一直到47歲去世。

    隆禧是康熙皇帝最小的弟弟,受封純親王,不過他在19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雖然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但是他的兒子也在1歲的時候夭折了。所以,他這一脈的爵位就被除去了。

    總之,根據史料記載,康熙繼位之後對他的幾個兄弟是非常不錯的,全部封為親王並且愛護有加,如此看來比起雍正皇帝是好的多了,實在是不容易。

  • 5 # 作家金滿樓

    康熙繼位後,他的兄弟們什麼下場?這話問得好像有些殺氣騰騰啊。

    如果把康熙換成雍正,這個倒沒有太多違和,因為就歷史事實而言,康熙繼位後,他的兄弟們都很好,挺好,挺融合,沒聽說有什麼矛盾。

    康熙和他的兄弟們的父親就是順治皇帝了。後者去世時虛歲不過24歲,不過娃倒不少,他總共14個子女(8子6女),其中活到成年的皇子有4個,這就是

    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燁、皇五子常寧和皇七子隆禧。

    皇三子玄燁就是康熙了,這個不用多說。據《清聖祖實錄》中的記載:

    玄燁6歲時,“嘗偕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寧問安宮中,世祖各問其志”。當時,常寧僅3歲,不能回答;福全答“願為賢王”,玄燁則說長大後“願效法皇父”,勤勉盡力,“世祖皇帝於是遂屬意焉。”

    這一場景,也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得到體現。不過是不是真的,就不好說了

    玄燁之所以被選為皇位繼承人,其中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順治皇帝死於天花,在此恐慌之下,已經出過天花的玄燁成為最佳人選。

    由此,比康熙年長一歲的福全就只能與皇位失之交臂了。

    福全是順治第二子,但因為前頭的老大牛鈕很早就夭折了,所以福全實際就是皇長子。

    康熙六年時,福全被封為裕親王。在歷史上,福全也沒做過什麼特別大的事,關於他的記載也不多,以下姑錄幾件。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康熙同兄長裕親王福全、弟弟恭親王常寧一同陪伴孝莊太后前往山西五臺山禮佛,這是少有的祖孫一同出遊。

    後來,因為路途艱險,加之孝莊太后年事已高,快到五臺山時,行程最終被取消。

    事後,康熙令福全等扈從祖母先行返京,自己則遵照祖母之命前往五臺山“代禮諸寺”。之後,康熙與隨從快馬加鞭,於途中趕上孝莊太后一行,祖孫等一同平安返回京城。

    另外就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其中,左路由皇兄、撫遠大將軍福全率領,皇長子胤褆副之,出古北口;

    右路由皇弟、安北大將軍常寧率領,簡親王雅布、信郡王鄂扎為副,出喜峰口。

    最終,清軍雖然在烏蘭巴托擊潰噶爾丹,但因為福全沒有及時把握戰機,令噶爾丹連夜逃遁。事後,福全等人都受到處罰。

    總的來說,作為康熙大哥的福全,其一生謹小慎微,能力也不是特別突出。之後,像出征這種事,康熙也不再派自己的兄弟出馬了。最終,福全在50歲得以善終。

    康熙的兩個老弟,常寧是第五子,比康熙小6歲,他於康熙十年被封為和碩恭親王,也曾參與征討噶爾丹,但他比福全活得還短,僅47歲就去世了。

    至於隆禧,他是順治十七年才出生,是兄弟輩裡最小的一個。他從小就得到祖母和皇兄的特別照顧,康熙十三年被封為純親王。

    然而,隆禧先天底子不好,雖然成年,但也19歲就病死了。隆禧死後,其獨子富爾祜倫被特許襲純親王爵,但富爾祜倫在一歲時又夭折了,這支也就算沒了。

    總的來說,福全、玄燁、常寧和隆禧都是孝莊太后的好孫子,有祖母在,他們關係都很好;沒祖母在,兄弟間關係也不錯,沒有聽說有什麼彆扭的事。

    也正是這個原因,康熙對自己的兒子們為了儲位鬥得跟烏眼雞似的,十分之痛心。唉,怎麼不向上一輩人那樣學學好呢!?

  • 6 # 鄣南煮史

    康熙皇帝共有8個兄弟。其本人8歲即位,即位時為公元為1661年。其時康熙的三個哥哥已經死了二個,只有二哥福全還在,僅比康熙大了一歲。1661年,康熙的四個弟弟常寧4歲、奇綏2歲、隆禧1歲、永幹1歲。

    由此可以看到,康熙登基之時,在世的兄弟都未成年,對康熙的皇位威脅程度十分有限。唯一威脅較大的是福全。但是,福全身體有殘疾,一隻眼睛看不見,更重要的是沒有得過天花。當時的天花是無藥可醫的,挺不過去只有死路一條,挺過去之後就有免疫力,終生不會再得。

    所以,在年齡差不多的情況下,身體情況較好的康熙便勝出了。

    而且,福全從心就沒當皇帝的心思。順治在世的時候,曾問福全長大後想幹什麼,福全說“願為賢王”,根本就沒想到當皇帝。當然,你也可以看作小孩子不懂事。

    從後來的發展來看,福全也的確忠心耿耿,從來沒有非份之想。所以,康熙對他也十分放心,多次委以領兵重任,參與了平定噶爾丹叛亂的戰爭。公元1703年,福全去世,年51歲。

    再來看常寧。康熙親政之後,馬上掌握了朝政大全。而那時常寧還未成年,對康熙構不成威脅。常寧也比較有作為,同樣參加過平定噶爾丹的戰爭。1703年,常寧去世,年47歲。

    接下來幾個弟弟。奇綏7歲就死了,隆禧20歲 時也死了,永乾死於8歲。

    康熙8兄弟,連康熙自己只有3人活到了40歲以上。其中福全比康熙大一歲,但安分老實。其他二個弟弟成年的時候,康熙早已掌握實權,他們也弄不出什麼浪花來。

    所以,對於康熙來說,不存在兄弟奪權的問題。幾個兄弟除了自然壽命短了一點,結局都算不錯。

  • 7 # 小姚的記錄

    港劇《紫禁驚雷》福全飾演者劇照

    愛新覺羅·福全,是順治帝第二子,生母為寧愨妃董鄂氏,屬於滿洲鑲白旗。生於順治十年九月八日,因與康熙年歲相近,又從小一起在太皇太后身邊長大,所以感情很好。康熙帝小時候問其志向,福全說:“願為賢王”。康熙六年,封為和碩裕親王,命其參與議政。尤其在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命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出征平定準噶爾叛亂(可見康熙帝對其的信任)。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福全病故,終年五十歲。康熙帝趕回京都,親自祭奠;出殯時又親往福全王府,慟哭不止。諡號為“憲”。

    港劇《紫禁驚雷》常寧扮演者劇照

    愛新覺羅·常寧,是順治帝第五子,母為庶妃陳氏,生於順治十四年十一月,康熙十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命其為任安北大將軍,同裕親王一同平定準噶爾叛亂。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初七日去世,終年四十七歲。

    愛新覺羅·奇綬是順治帝第六子,生母為庶妃唐氏,生於順治十六年十一月,殤於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年僅七歲。

    愛新覺羅·隆禧是順治帝第七子,生母庶妃鈕祜祿氏,生於順治十七年。康熙十三年正月,冊封純親王。康熙十八年七月,生急病而薨,年僅二十。康熙痛心,上諡號為“靖”。

    愛新覺羅·永幹是順治帝第八子,生母是庶妃穆克圖氏。順治十七年十二月廿三出生,殤於康熙六年十二月初二,年僅八歲。

    康熙只有三個兄弟長大,感情最好的是二哥福全,最為痛惜的是七弟隆禧,而與五弟關係一般(從其死後無諡號可看出)。

  • 8 # 正說清代十二朝

    導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的皇權更迭延續了前朝歷代的血腥和殘酷,從努爾哈赤到咸豐皇帝,按照“子承父業”原則傳承皇位的過程中,幾乎每一次都證明了“成者為王敗者寇”的千古真理。

    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登基以後,因為在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事件,而展開了對昔日和自己爭奪皇位之皇室兄弟的大肆清算;就連乾隆皇帝這個被康熙皇帝隔代認定皇儲身份,雍正繼位之初就確定為皇位繼承人的幸運帝王,登基以後也對僅剩的兩位皇室兄弟予以了不同程度的打壓。

    可是,同樣是皇位傳承,同樣是競爭激烈,同樣具備挑戰和威脅皇權能力,康熙皇帝的諸位皇室兄弟除了早夭的皇子,幾乎每個皇子均得以善終。

    《清史稿·列傳六·諸王五》記載:

    世祖八子:孝康章皇后生聖祖,孝獻皇后董鄂氏生榮親王,寧愨妃董鄂氏生裕憲親王福全,庶妃巴氏生牛鈕,庶妃陳氏生恭親王常寧,庶妃唐氏生奇授,庶妃鈕氏生純靖親王隆禧,庶妃穆克圖氏生永幹。牛鈕、奇授、永幹皆殤,無封。

    由此能夠看出,除了5位公主以外,順治皇帝共生育了8位皇子,分別為: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皇三子(康熙皇帝)、皇四子榮親王、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

    也就是說,能夠順順當當活到康熙八年,康熙皇帝親政、掌握朝政大權和絕對生殺大權以後的,只有皇次子福全、皇五子常寧和皇七子隆禧。

    我們再來看下這三位“大命得以活到成年”的三位皇子的命運,《清史稿·列傳六·諸王五》分別記載了這三位皇子的最終結局:

    1、愛新覺羅·福全

    裕憲親王福全,世祖第二子。康熙六年,封。

    四十二年,福全有疾,上再臨視。巡塞外,聞福全疾篤,命諸皇子還京師。福全薨,即日還蹕。臨喪,摘纓,哭至柩前奠酒,慟不已。

    3、愛新覺羅·隆禧

    純靖親王隆禧,世祖第七子。康熙十三年,封。

    十八年七月,隆禧疾篤,上親臨視,為召醫。是日再臨視,日加申,薨,上痛悼,輟朝三日。太皇太后欲臨其喪,上力諫乃止。上覆欲臨奠,太皇太后亦諭止之,留太皇太后宮中。越日,上臨奠,命發帑修塋,加祭,予諡。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這三位兄弟都是自然狀態下的“患病而亡”,並沒有受到康熙皇帝的迫害和清算。而且,這三位皇子在病逝以後,康熙皇帝都至少一次“臨其喪”。長兄福全病逝後,康熙皇帝更是“哭至柩前奠酒,慟不已”。

    由此可見,康熙皇帝非但沒有對這三位昔日皇位的潛在競爭者予以清算和打壓,反而在康熙皇帝繼位初期,都予以了“親王”爵位的晉封,縱觀滿清一朝,對於皇室兄弟如此顧念、如此兄弟情深的,僅有康熙皇帝一位。

    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1、康熙皇帝的坎坷命運,讓其對親情倍加珍視

    按照《清史稿》的記載,康熙皇帝出生於順治十一年,而順治皇帝駕崩於順治十八年,其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駕崩於康熙二年。也就是說,康熙皇帝8歲喪父、10歲喪母,是一個身世甚為悲涼的皇帝。

    康熙皇帝繼位以後,好在還有其祖母孝莊太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疼愛和照顧,多少能夠彌補年幼君主對於父母之愛的缺失。

    但其悲慘的身世,讓康熙皇帝倍加珍視家庭親情,對於自己唯一的兄長,同年出生的愛新覺羅·福全,更是有著相互依託的“同病相憐”感覺;而對於年齡較小的常寧和隆禧,更是倍加疼愛,不捨責備。

    康熙皇帝8歲繼位之時,福全也是8歲的年齡,常寧則是5歲,而隆禧更是隻有2歲的幼兒。在康熙八年,康熙皇帝率領一干布庫將權臣鰲拜除掉之前,康熙皇權所面對的最大威脅是來自於鰲拜所代表的“相權”,而不是來自於尚未成年、甚至連“政治鬥爭”、“皇權”為何物的皇室兄弟。

    康熙八年,時年16歲的康熙皇帝將權臣鰲拜除掉以後,完成了真正意義上對朝政大權的絕對掌握,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親政。也就是說,此時的康熙皇帝成為了大清王朝絕對的“一把手”,三位皇室兄弟只有聽命服從的份,根本沒有反抗的實力。

    所以,福全等人對於康熙皇權的絕對服從和尊重,對康熙皇權形不成任何威脅的狀態,也讓康熙皇帝找不到理由打壓他們。

    縱觀滿清一朝,除了在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期間,愛新覺羅·福全因“坐失事機”和“擅率師內徙”;愛新覺羅·常寧因“擊敗噶爾丹不窮追”等必須論罪的罪行受到了康熙皇帝“罷議政,罰俸三年”的同等輕度處罰外,絕無刻意打壓和清算舉動。

    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雖然早逝,但孝莊太后和孝惠章皇后對康熙皇帝脾氣秉性和親情觀念的養成,起到了至為關鍵的作用。

    《清實錄·聖祖實錄》記載了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后病危,康熙皇帝親赴天壇,祈禱上蒼的祝文:

    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

    由此可見,康熙皇帝對於孝莊太后的至誠至孝,而對於孝惠章皇后的恭順、誠孝在歷史文獻中也是很為常見。所以,在清算和打壓皇室兄弟之前,康熙皇帝必然會考慮到孝莊太后和孝惠章皇后的感受。

    也就是說,孝莊太后和孝惠章皇后為三位皇子“保駕護航”了一生。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六·諸王五》、《清實錄·聖祖實錄》

  • 9 # 蟈蟈的文史原創

    順治皇帝,在位18年,但24歲就駕崩了,1661年在其去世前立下遺詔,立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為太子,就是康熙大帝,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1】康熙大帝和平繼位。在皇父駕崩後,遺詔傳位給三子玄燁,8歲玄燁隨後順利和平登基,並沒有發生反對或者其他事情,實現了權力的和平交接。

    【2】康熙大帝兄弟不多。順治帝一共有皇子八人,康熙帝排行第三,在順治帝去世時,只有五位皇子成年,其餘單位都未成年。

    【3】康熙大帝兄弟很多都在未成年就去世了。康熙帝一共7個兄弟,而實際其中4個未成年就死了,具體包括大哥牛鈕只活了88天、四弟榮親王生下數月即夭折、六弟奇綬,僅僅七歲就夭折了、八弟永幹,年僅八歲而薨。

    【4】重用兄弟為己所用。二哥福全,1654年出生,母親寧愨妃董鄂氏。康熙六年被封為裕親王、議政大臣,後授撫遠大將軍,聯合恭親王愛新覺羅.常寧分道討葛爾丹,率領清軍古北口,攻打烏蘭布通,大敗叛軍葛爾丹,康熙四十二年去世,終年50歲。

    五弟常寧,1657年出生,母親為庶妃陳氏。康熙十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後跟隨康熙親征葛爾丹任安北大將軍,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初七去世,享年47歲。

    七弟隆禧,1660年出生,康熙十三年冊封純親王 ,十四年分佐領,十八年七月病篤而薨,年僅20歲。

    通過以上的分析,康熙帝面臨的兄弟之間的形勢還是非常寬鬆的,並不像他兒子雍正帝時面臨那樣的嚴峻形勢。康熙很好處理了兄弟之間的關係,人盡其用、才盡其用,為穩固自己的統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10 # 史料未及VL

    順治皇帝有8個兒子,其中4個都年幼夭折了,而康熙在這4個倖存者中只能排在第二位。我們知道康熙晚年出現了九子奪嫡的現象,而康熙皇帝自己繼位則是比較輕鬆的,因為當時順治皇帝去世得比較早,根本沒有成年的皇子和康熙競爭。除了康熙之外,順治還曾經想要立過一個人作為皇太子,這個人就是董鄂氏的兒子裕親王——愛新覺羅福全。

    隆禧生於1660年,比康熙小六歲,年僅15歲就被封為親王,康熙和他感情不錯,在他病重的時候,康熙親臨為他召太醫,可惜不久他就死了,康熙很悲痛,罷朝三日。

    (2)常寧:享年47歲。

    常寧生於1657年,比康熙小三歲,15歲封親王。1690年,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常寧任安北大將軍。

    (3)福全:享年50歲。

    福全生於1653年,比康熙大一歲,順治死的時候,由於他沒有出過天花,一隻眼睛有殘疾,沒能繼位。

    福全和康熙感情很好,兄弟二人對孝莊很孝順,福全病死後,康熙特意命人畫像,二人同坐桐蔭之下,表達思念兄弟之情。

    牛鈕是順治帝在登基後的第7年,與庶妃巴氏所生。但是這位皇長子只活了八十九天就早夭了,不過由於他是庶妃所生,雖是長子但地位並不高,所以並沒有得到什麼追封,畢竟在古代幼兒喪命的時期,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即使是皇家也是如此並無例外。

    5.榮親王

    皇四子同皇長子一樣,都是早喪,他出生不到三個月就早夭了,甚至連名字都來不及取。

    6.皇六子奇綬

    奇綬是順治帝和庶妃唐氏所生的第六子,奇綬僅活到了七歲。之後由於順治帝不怎麼寵愛其母親,再加上唐氏的地位並不高,所以皇六子死後僅以正常的皇子身份下葬,並無特殊的待遇。

    皇八子永幹

    永幹是順治帝與庶妃穆克圖氏所生的第八子,也是順治帝的最後一個兒子。永幹出生於1660年,不過同皇長子、皇四子和皇六子一樣,他年僅八歲就是早夭。跟皇長子一樣,由於其母親地位卑賤,又不受順治的寵愛,所以其死後並無任何形式的追封。

  • 11 # 歲月是一條河流

    順治帝福臨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悲欣交集的皇帝。他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他的父親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年)猝死,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劍拔弩張,展開對皇位的爭奪。騎虎難下的雙方最終各自讓步,選擇了六歲的福臨登基。

    福臨在懵懂之際,坐收漁翁之利,幸運地做上了皇帝。可順治又是不幸的,他的婚姻大事由攝政王多爾袞和母親孝莊太后先後控制,他的前兩位皇后廢后靜妃和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都來自科爾沁,分別是孝莊太后的侄女和侄孫。

    可少年天子順治並不喜歡這兩位皇后,他最鍾情的董鄂妃卻又不討母親孝莊的歡心。福薄壽淺的董鄂妃由於愛子早夭,二十二歲就撒手人寰。痛不欲生的順治也在四個月後,身染天花駕崩,年僅二十四歲。順治短短的一生,共有四位皇后(其中孝獻皇后董鄂氏為追封),十六位妃子。順治在十三歲時就育有皇長子牛鈕,所以雖然順治英年早逝,但身後依然留有八子六女。

    康熙皇帝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關於他的命運我們耳熟能詳,在此不再贅述。我們來看一下順治其他諸子的命運。

    皇長子牛鈕生於順治八年(1651年),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順治皇帝只有十三歲。牛鈕的生母是順治的庶妃筆什赫氏,筆什赫氏還為順治生育了兩女,是順治的后妃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子。但牛鈕只存活了八十九天就早夭了。此時,康熙帝玄燁還未出世。而筆什赫氏生育的其他兩女也分別於五歲和七歲夭折。

    皇二子福全生於順治十年,只比康熙帝玄燁大一歲。福全的生母為順治的庶妃董鄂氏。此董鄂氏可不是令順治情深不壽的寵妃董鄂氏。她是順治的寧愨妃。

    福全自幼與玄燁手足情深,他與玄燁兩人對祖母孝莊太后孝敬有加,深得孝莊歡心。而福全自幼謙恭低調,對皇位毫無野心,畢生之志只想做個輔佐帝王的賢王。 康熙對這個忠誠的、毫無威脅的兄長也很重用。

    康熙六年的時候,福全被封為裕親王,進入權力決策中心。 康熙二十七年,福全被授為撫遠大將軍,征戰噶爾丹。在“駝城”之戰中,福全率部英勇奮戰,一改之前頹勢,痛擊厄魯特軍,攻克“駝城”,被康熙大為嘉獎。但福全此時沒有乘勝追擊噶爾丹部,而是讓士兵先行休整。此舉被康熙帝指責為貽誤戰機。後福全立即派使追擊噶爾丹,在噶爾丹寫下保證書保證撤兵後,福全未經請示,回師軍中。

    福全當時撤兵是因為偵察到噶爾丹已逃出境外,而清軍糧草供應不足,所以才撤兵回師。康熙惱怒的是福全不經請示,擅自作主。所以福全回京後,還是被停發了三年工資,撤銷了三佐領,還被趕出了權力中樞。由此可見,再好的弟兄,只要你觸犯了皇權,對你打壓那是必須的。

    康熙三十五年,福全再戰噶爾丹,獲得大勝。噶爾丹在次年兵敗自殺。而多年征戰沙場的福全也在康熙四十二年病倒,並於同年六月病逝。康熙親往福全王府弔唁,痛哭不止。福全一生,竭盡忠誠效力康熙,實現了自己“賢王”的夙願。

    皇四子榮親王生於順治十四年,他的生母就是順治的寵妃董鄂氏。子憑母貴,皇四子出生時,順治大赦天下,稱皇四子為“第一子”。可這位受盡恩寵的小皇子出生三個月就夭折了。順治痛心不已,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榮親王在順治十五年早夭,這時玄燁只有四歲。

    皇五子常寧生於順治十四年,生母為順治的庶妃陳氏,他只比玄燁小三歲。在康熙十年時,常寧被封為和碩恭王。

    康熙二十九年,常寧被封為安北大將軍與其兄撫遠大將軍、裕親王福全共擊噶爾丹。和其兄福全的遭遇相似,常寧也因為沒為窮追噶爾丹,被停俸三年,逐出權力中心。

    康熙三十五年,常寧跟隨康熙,與福全再次征戰噶爾丹,取得勝利。康熙四十二年,常寧去世,終年四十七歲。

    皇六子奇綬生於順治十六年,他的生母是順治的庶妃唐氏。在康熙四年的時候,年僅七歲的奇綬就夭折了。

    皇七子隆禧生於順治十七年。康熙十三年,隆禧被封為純親王。

    康熙十八年,年僅二十歲的隆禧身患重病,雖然康熙為他召延太醫診治,但同年七月,隆禧仍不治身亡。康熙為此罷朝三日,以示哀悼。

    皇八子永幹生於順治十七年,生母為庶妃穆克圖氏。但康熙六年的時候,年僅八歲的永幹夭折。

    康熙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登基稱帝,在他繼位之前,順治帝的長子牛鈕、四子榮親王已早夭。而皇六子奇綬和皇八子永幹也先後在康熙初年早夭。那麼在康熙親政後,他的弟兄只有兄長福全、五弟常寧和七弟隆禧。

    福全和常寧兩人的命運極其相似,兩人都早年封王議政,此後征戰噶爾丹,因擅自收兵被罰。巧合的是這哥倆在同年同月故去,福全卒於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廿六,而常寧則在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初七日去世。

    福全和常寧雖在征戰噶爾丹中被康熙責罰,但兩人一生還是頗受重用。兩人在去世後,康熙帝都親臨王府,深切悼念。

    康熙對七弟隆禧也是情深義重,隆禧在十五歲時就被封為純親王。

    總而言之,康熙皇帝對待他的弟兄們還是重情重義的。究其原因,還是順治皇帝的子嗣本來就比較單薄,又加上多子夭折,最終陪伴康熙的只有兄弟三人。而這三人又難以對康熙的皇權構成威脅,所以就形成了康熙弟兄們兄友弟恭的手足情誼。而比起康熙末年勾心鬥角的九子奪嫡,康熙與他的弟兄們可真是溫情脈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