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三國疑問,每個人對魏延的看法都不一樣,魏延是否被歷史醜化?

342
回覆列表
  • 1 # 介雨安BV

    與演義中“腦後生反骨”的二流武將形象不同,三國正史中的魏延以過人的武略得以重用。劉備選重將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但劉備卻提拔魏延“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魏延提出的以五千精兵奇襲長安的“子午谷奇謀”不得采用,常以為恨。其實分析一下,即便奇襲成功,也難免會被曹魏軍隊重重包圍,風險太大,得不償失。不過兵法“以正合,以奇勝”,帶兵打仗,豈能無風險。諸葛亮謹慎太過頭了。

    有道是性格決定命運,“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和關羽一樣性格,一樣驍勇,也一樣的命運。

    在蜀漢軍中,還有個針尖對麥芒的楊儀,與魏延勢如水火。其實二人都來自荊襄系,一文一武,本無仇怨。楊儀在軍戎節度,籌度糧谷上極具才幹,為諸葛亮所倚重。

    諸葛亮常恨二人不和,又不忍有所偏廢。卻沒料到,本是尋常的職場衝突,卻引發了一場血案。

    諸葛亮病危時,與楊儀,費禕,姜維祕密做出了退軍計劃。由楊儀指揮,魏延斷後。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

    魏延接到指令後大怒,他一向認為自己才是諸葛亮之後頭號重將,怎能受楊儀指揮,做斷後將。於是搶先退兵,並把退路閣道燒絕。一日之中,各自上表,指責對方叛逆。

    後主劉禪與大臣商議,由於魏延性格孤高到沒朋友,所以也沒人為他說話。全都保楊儀懷疑魏延。從本質上說,魏延拒絕將令,並意圖加害友軍,確實犯了重罪。

    魏延先撤至南谷口,遣兵逆擊隨後而來的楊儀軍隊。楊儀派大將王平出戰,王平大罵魏延:“丞相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士兵都認為錯在魏延,遂一鬨而散。

    魏延帶其子數人逃亡,被楊儀派馬岱追殺斬首,並夷滅三族。

    魏延死在與楊儀爭鬥,與諸葛亮無關,更沒背叛蜀國。後來楊儀也沒好下場,政治內鬥中落敗,自殺身亡。

    魏延楊儀在史書中被列在一起“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 2 # 小葉過河

    據正史《三國志》所載,魏延死於和楊儀的內訌,被馬岱斬首。可是縱觀全書描述,以及對當時蜀漢形式的分析,無論是魏延之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費禕在整個事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魏延之死

    對此《三國志》中如此描述:

    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途中病情加重,私下裡他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與會人員有楊儀、費禕和姜維。主要是籌劃他死後的退軍安排。這次會議明確規定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大軍就自行出發,不用管他。諸葛亮死後,祕不發喪。這時候楊儀派費禕前去打探魏延的意思。

    魏延說: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魏延的意思就是,丞相雖死了,但是我魏延還在。我應該領軍隊繼續與敵人作戰,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死耽誤了國家大事。況且我魏延是什麼人,難道能聽楊儀的安排。之後馬上就和費禕制定了新的作戰安排,和部分退兵的事宜,並讓費禕寫下來並跟他共同署名告知下面的諸將領。

    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其實由來已久。這個後文分析,但看費禕是如何做的:

    禕給延曰:“當為郡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

    費禕假意答應魏延,還騙他說,楊儀是文官很少經歷戰事,肯定不會反對你的意見。出了門費禕就飛馳著給楊儀報信去,等魏延反應過來再去追他的時候已經晚了。

    魏延不會聽從楊儀的安排,楊儀也根本不會聽從魏延的意見。所以楊儀還是有序的撤兵。這惹惱了魏延,所以魏延便率本部,率先退回,併火燒了棧道。之後楊儀和魏延都上報後主說,對方造反。後主劉禪詢問董允和蔣琬,兩個人都保證楊儀忠誠,而懷疑魏延。

    楊儀重修棧道,晝夜兼程,跟在魏延後面。魏延在南谷口阻擊楊儀的部隊。楊儀派出何平斥責魏延的先鋒:

    “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一句話,說的魏延部隊紛紛潰散。魏延之帶著他的兒子和幾名親信逃往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殺魏延,並將其斬首,還殺掉了魏延的三族。

    魏延和楊儀的矛盾

    陳壽的《三國志》惜墨如金,卻多次提到魏延和楊儀的矛盾。

    《魏延傳》裡說: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忿,有如水火。

    這裡說魏延為人禮賢下士,自己又非常勇猛,所以就心高氣傲,當時的同僚都避讓他,惟有楊儀不給他面子,所以魏延就來氣了,兩人勢如水火。

    《楊儀傳》中說: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諸葛亮也為兩個人的才幹和矛盾糾結了一生。

    《費禕傳》中說:

    值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刀擬儀,儀泣涕橫集。禕常入其坐間,諫喻分別,終亮之世。各盡延、儀之用者,禕匡救之力也。

    魏延經常對楊儀動刀子,楊儀經常嚇得尿褲子,多虧了費禕作為和事佬經常化解他二人的矛盾。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這個兩個有如水火的人能各自為用,就全靠費禕左右逢源。

    就連吳國的孫權都知道兩個人的矛盾,曾與時任蜀使的費禕談及此事,他認為既然魏延、楊儀不和,卻又都被委以重任,“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一死,兩個人果然兵戎相見,結果魏延丟了性命。

    兩個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矛盾呢?

    一是因為魏延居功自傲。實際他在軍隊裡是在諸葛亮之下的二號人物,能征善戰,頗有智謀,深得劉備的信任。還能善待士兵,所以受到軍士的擁戴,很多人避其鋒芒,卻唯獨楊儀這個文人不待見,讓他心理不爽。

    二是,楊儀心胸狹隘。在馬岱給他獻上楊儀的首級時,楊儀的表現是:

    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楊儀不但侮辱魏延的屍首,還滅其三族,心胸可見一斑。而且書中對其的介紹還包括,早年跟劉巴不和被貶職;當得知諸葛亮把接班人的位置留給蔣琬的時候,心理完全失衡了。於是怨憤形於聲色,以至於沒人敢跟他交往。最後被貶為民之後又言辭激烈的上書誹謗,被捕後自殺。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諸葛亮死後,兩個人都想取而代之,取得政治上的主導權。所以魏延想重新制定戰略,發現楊儀根本不理他的時候,又想率先回到成都,掌控局面。兩個人都急著向後主彙報對方反叛,也是想取信後主,藉助他的力量除掉對方。

    魏延有沒有反叛之心

    一直以來都認為魏延有反骨,諸葛亮不信任他。除去小說裡的情節不說,在《三國志》裡有這樣介紹: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諸葛亮不讓他帶重兵分兵出征。還有諸葛亮臨終時制定退兵的計劃,並沒有讓先鋒官魏延參與。是不是早就料到他要謀反。在小葉看來並不是這樣的。

    諸葛亮一生謹慎,不讓魏延親帶重兵是情理之中。所以臨終的會議不讓魏延參與也是為了不在臨陣時撤回先鋒讓魏軍起疑。但是諸葛亮早料到,魏延可能會違背退兵的命令,所以制定了“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的命令。畢竟諸葛亮深知魏延秉性,料定其在自己死後必不會受楊儀控制,於是做好兩手準備:假如魏延奉命退軍自然無事;即使魏延不奉命退軍,留駐前線作為前鋒當敵,仍可收斷後之效,何況更有姜維作第二殿後。《三國志》並未明確諸葛亮臨終時將軍權交付與誰,但據其部署可推知諸葛亮將軍權一分為二,本營楊儀一部、前線魏延一部,畢竟只有將軍權分開,方可使魏、楊不至於因受制於對方而在軍前爆發衝突。

    若諸葛亮當真能料定魏延必反,何不早動手解決?況且以諸葛亮之權勢手腕,除掉魏延易如反掌,怎麼會借楊儀之手?《三國志》載諸葛亮始終無法處理魏、楊二人的矛盾,然而此事確是難題,諸葛亮雖可壓制二人衝突並使其各盡其能,但又怎能偏袒任何一方?小葉認為諸葛亮為二人之事苦惱的真正原因,乃是其料定魏延與楊儀的矛盾會在自己死後因爭權一事而立即放大,甚至不免升級為軍事衝突。由此,可知諸葛亮的退軍部署非為除掉魏延。

    至於魏延卻無謀反之心,如有心謀反直接引部降魏就行了,為何還要領軍南歸,鬧個眾叛親離,身首異處。《三國志》裡也推究魏延的本意寫道: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對其的推測就是他過於自信,認為自己人緣雖然不好,但是能力強,一定會被大家推舉取代諸葛亮的位置。而且在魏延和楊儀都向後主報告對方反叛的時候,後主徵求蔣琬等人的意見,大家一致信任楊儀而懷疑魏延。因為蔣琬是諸葛亮內定的接班人,魏延和楊儀都想爭權,而對於一介書生楊儀來說顯然軍隊中的實權人物魏延的威脅更大。所以說蔣琬想除掉魏延也是防止他跟自己爭權。要是魏延想反叛,真沒有馬上就剷除的必要。

    魏延之死的關鍵人物費禕

    如果說導致魏延被殺的關鍵人物是費禕,可能有些讀者不太相信。畢竟是費禕一直在調和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不過不光是魏延的死,就連楊儀的死都跟費禕脫不開關係,可以說這一對老冤家都是被費禕送上了不歸之路。

    首先,費禕得知魏延不會聽從諸葛亮的遺命退兵的時候,費禕並沒有權阻他,而是忽悠他跟他一起制定了另一套戰略方案,還共同署上了名。之後還說會說服楊儀聽從魏延的指令。然後出了門就趕緊給楊儀去報信,等魏延覺得事情不對已經追不上他了。這一次他不但沒有做和事佬,還成功的挑撥了他們兩個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兵戎相見。

    其次,楊儀的死也跟費禕有關。楊儀心胸狹隘,對於諸葛亮傳位給蔣琬十分不滿,他以為魏延死了,論才幹,論資歷他才是最應該繼承武侯之位的人。所以對朝廷,其實也就是對諸葛亮的安排頗有不滿,以至於沒人跟他交往。只有費禕跟他有些交情,他就對費禕說:

    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

    跟費禕說出,這番謀反的言論,肯定是拿他當心腹了,結果費禕就給他告發了。楊儀被貶為民,然後被流放,然後在流放地繼續作死,直到在獄中自殺。

    那麼費禕剷除二人的動機是什麼呢?其實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為了更好的秉承諸葛亮的遺願,讓蜀漢按諸葛亮的既定方針持續發展。

    魏延和楊儀都不能完成諸葛武侯的遺志,但是他和蔣琬就可以。

    費禕長期調和魏延和楊儀的矛盾,還聽到了孫權對二人矛盾的以及蜀漢爭權的分析。他深知一旦蜀漢政權落入魏延或楊儀之手,以二人秉性論,只能加速蜀漢滅亡。蔣琬在軍隊的威望不如魏延,如果魏延回到成都挾持後主,蔣琬無法與其爭鋒,費禕也無濟於事。魏延是個冒險主義者與謹慎的諸葛亮意見常常相悖,如魏延備受爭議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便不為所動。每隨諸葛亮北伐,魏延都會請命獨率萬人,自子午谷祕密進軍,“與亮異道會於潼關”,效法當年韓信暗渡陳倉,但諸葛亮總是“制而不許”,所以魏延常嘆恨一身才能不得施展,甚至“謂亮為怯”。若自視甚高的魏延主政蜀漢,則諸葛亮生前的全盤規劃極有可能被打亂,甚至被全部推翻,本就疲弊已極的蜀漢哪禁得起再一番政治動盪?不能遵從諸葛亮的遺志蜀漢必定難以為繼。

    楊儀因私怨而打亂諸葛亮的退軍部署,使分兵撤退演成同室操戈,給蜀漢造成極大損失。他也不願遵從諸葛亮任命蔣琬接班的決定。而且此人心胸狹隘,如果主政必將造成朝內群臣不睦。雖然楊儀一介書生不足成事,但是他的“反言”還是讓費禕提高了警惕,他狹小的氣量也會威脅到政局的穩定。所以最終楊儀也落得跟魏延同樣的命運,被費禕剷除。

    結語:魏延之死看似是諸葛亮死後和楊儀積怨爆發所致,實則是費禕蔣琬等人為了遵循諸葛亮遺志的必要舉措。自此諸葛亮的遺志在沒有政治威脅的情況下,由蔣琬、費禕順次秉行,蜀漢在二人相繼主政下,得以按照諸葛亮的既定規劃儲存延續數十載,直至費禕遇刺身亡。

  • 3 # 雜學家大文豪

    今天人們對魏延之死的印象大多來自三國演義,皆知魏延“腦後生有反骨”,諸葛亮借七星燈續命的時候踢翻了諸葛亮的法器,在諸葛亮死後為馬岱所殺。不過今天隨著人們對歷史的認知逐漸加深和文化程度的進步,都知道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書中的劇情多有杜撰,因此“亮因延腦後生反骨而設計殺延”的說法便引起了大家普遍的懷疑。畢竟魏延作為蜀漢後期即位重要的大將,並不是一句“生反骨”就可以隨便交代得了的。

    那麼魏延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魏延是在劉備入蜀的時候加入劉備軍的,而且不同於一般將領的隻身投奔,魏延加入劉備軍的時候是帶著一大批私人武裝的,可以說是“攜兵勢而來”。除了自帶的“兵勢”,魏延自己也是一個非常驕傲且自視甚高的人,當然他的才華武功也的確出眾,所以才能在蜀漢陣營之中站穩腳跟。

    魏延對劉備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劉備生前也極為信任魏延,以至於將漢中這個戰略要地託付給了魏延,要知道,原本大臣們推舉的鎮守漢中的人選是可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張飛。

    不同於關羽對諸葛亮的敬而遠之,張飛和趙雲對諸葛亮的聽之任之,心高氣傲的魏延一直不大服氣諸葛亮。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行事風格偏向法家,而法家最講究制度,屢屢提出和諸葛亮相左意見的魏延在諸葛亮眼中無疑是個不穩定因素,這就使得儘管魏延武勇多謀,但諸葛亮始終沒有對魏延放下成見。

    魏延自己也很不會做人,自從加入劉備軍就沒有放下過自己的高傲,因此魏延並沒有什麼政治上的盟友,而且多數蜀漢陣營的文臣武將也因為他的這種性格而孤立他。

    建興12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出兵北谷口,後病重。彌留之際祕密召見楊儀,費禕和姜維等人安排撤軍計劃。諸葛亮令魏延殿後,姜維次之,這樣即便魏延違抗密令,大軍亦可自行撤離,將魏延棄之不顧。

    當費禕向魏延宣告諸葛亮要求撤軍的命令時,魏延果然不聽軍令,反而對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大意就是說,即便他諸葛亮死了,還有我魏延在,那麼我更應該率軍進攻,怎麼能因為諸葛亮一個人的死就將光復漢室的大事放棄呢?

    費禕知道事不可為,便回報楊儀。楊儀收到訊息後立馬命令大軍開拔。暗中監視楊儀的魏延發現楊儀真準備扔下自己,便先楊儀一步開始返程,而且返程的過程中還毀掉橋樑,燒燬棧道。同時魏延還向後主劉禪上書楊儀謀反。

    楊儀見魏延不給自己留活路,也急了眼,一邊命令手下開拔回軍,一邊上書後主說魏延謀反。

    劉禪收到二人的上書之後拿不定主意,便招來諸葛亮為他安排的“良實之臣”蔣琬和董允議事。蔣琬和董允是鐵骨錚錚的諸葛亮黨,自然是說楊儀所言為真,魏延必反。後主採納了他們的意見。

    魏延的行為也著實迷幻,明明先楊儀一步開拔,卻不想著早日回到成都,在後主面前自陳,到了南谷口反而停駐不前,向著弄死不給他面子的楊儀。楊儀到達南谷口後向著魏延的士兵斥責魏延的行為,魏延的士兵感覺理虧,居然紛紛散去了。楊儀見魏延勢單力孤,便派馬岱帶兵追殺魏延,最終斬下了魏延的人頭。

    等魏延的人頭被楊儀帶回成都,誅殺了魏延的三族之後,後主才反應過來,“如果魏延真的反了,應該繼續北進投魏才對,又為什麼要南返呢?”,但是此時魏延一家子的屍首都涼透了。

    說到底,魏延還是被自己的驕傲(或者說傲嬌?)給坑死的,但凡魏延稍微謙遜一點,在人際關係上能夠做出一些準備,也不至於走到死於自己人之手這一步。

  • 4 # 另類文史

    自毀長城?蜀漢王朝最後的柱石魏延,他死後,蜀漢必將消亡

    和史上很多忠臣良將之死一樣,魏延之死,純粹是因為他得罪了小人。

    在演義中,魏延之死,因為“腦後有反骨”的標籤,加上諸葛亮遺囑中的“既定方針”而顯得無奈和悲涼。

    魏延的過人之處全在於他的防守,例如正是因為有魏延鎮守漢中,襄樊之戰後,劉備才敢舉全國精兵伐吳,因為有魏延在,根本不擔心曹魏進犯。

    同理,也正是因為有魏延固守後方大本營,諸葛亮才能毫無後顧之憂的帶將前去搞定孟獲,雖然後來將魏延也帶過去了,但魏延在漢中的部署絲毫沒變;

    事實證明,魏延固守漢中的戰略部署,保了漢中數十年太平,直到姜維掌握大權後,將魏延部署全部打亂,才有了後來的“魏滅蜀之戰”。

    可以說,如果魏延不死,曹魏想拿下蜀漢,絕非易事。

    魏延愛兵如子,能與麾下將士同甘共苦,但他性格高傲,性情暴虐,因為他受到劉備的器重,所以很多人都對他敬而遠之。然而楊儀卻不給魏延面子,常當眾與之叫板,久而久之,楊儀與魏延勢成水火,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

    諸葛亮愛惜二人,屢次勸誡他們,費禕和董允也常為二人調解。

    諸葛亮死後,楊儀矯詔殺了魏延;更殘忍的是,楊儀回到成都後,更是夷滅魏延三族,如此心狠手辣,足見小人不可得罪這一古訓的意味深長。

    民間常說“自古武將死文臣手”,寓意武將剛直而不懂變通,文臣陰柔但能以柔克剛將武將搞死。而事實上,我們以魏延和楊儀的人設而言,在孫權眼中,“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據說孫權曾斷言“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顯然,老孫對他倆的認知和評判,賊準。

    後世評價說魏延和楊儀都“有才無德”“德不配位”,而事實上,魏延死後不久,楊儀就因為樹敵太多被流放,仇家運作下,朝廷派出使臣親自問罪,楊儀羞憤之下自殺而亡。

    可惜的是,楊儀毀掉了蜀漢最後的守護者,作為蜀漢王朝最後的柱石,魏延的死於非命影響太大,讓蜀漢從此大廈將傾,無可挽回的走向滅亡。

  • 5 # Shirley滄海1

    正史中魏延的死法,其實在演義中也能理出來――被諸葛亮一步步設計,最後兵敗身死族滅。而被馬岱殺,是沒錯的。

    一代軍事奇才,魏延備受劉備器重

    羅貫中著《三國演義》,雖然大體上依據民間傳說,也堅決地塑造五虎大將、劉備、諸葛亮的光輝形象,但基本史實還是沒改變,就是劉備真正器重的兩大將,是關羽與魏延。當然,黃忠病故太早不說。在受任之上,劉備是將魏延置於張飛、馬超之上的。

    在荊州,魏延的地位確實沒有關張趙黃高,也不及諸葛亮、馬良等。原因是關張是一路相隨共同起兵的夥伴,趙雲是禁衛軍統領,諸葛亮馬良代表當地士族豪門,黃忠是有名有爵的老將,而魏延還是一名年輕軍官。

    在劉備率軍入蜀時,魏延的地位立即提升,成了與黃忠並駕齊驅的重將,且是正印的先鋒官。名義上龐統是總指揮,但主要是劉備的軍政參謀――軍師將軍,本就沒有實權的。

    劉備佔領成都,分兵收取四方時,魏延是與趙雲並駕的兩路統兵大將之一。當然,其地位還是低於馬超與張飛,因為馬超駐下弁防西北,張飛駐閬中防東北。黃忠年老留鎮身邊,代替了趙雲。

    也許正是在撫周邊時,魏延顯示出了超越趙雲的勇猛與帶兵之能,所以曹劉漢中大戰時魏延成了劉備身邊大將,趙雲黃忠被派出去了。

    而任命魏延鎮守漢中,則徹底體現了劉備對其器重,雖然在封爵時還次於關趙黃馬,但已在趙雲之上成了正印的鎮北將軍,趙雲只是雜牌將軍的軍將軍。但魏延的漢中,也即東川,不僅直接面對曹軍,而且是蜀漢大門,地位等同荊州――劉備的三分之一天下,重要性還在荊州之上。

    請注意,因為漢中大戰的勝利,閬中已不是邊關,劉備確沒有調張飛而任命魏延,雖然有食邑的因素,但也足見對魏延的信任。

    魏延也不辱使命,甚至在孫劉大戰時,漢中也安如泰山,邊關無烽火。

    因為諸葛亮是225年南征,而馬超死於222年――早於劉備,而正史與演義中,孟獲支援的判亂髮生於223年。判亂地分別在今天的西昌、貴州畢節、雲南東部,孟獲本部就是今天的曲靖。

    說因為劉備之死,判軍要脫漢自立是真,說會威脅成都,可能嗎?就算在今天的交通於人口之下,西昌與成都交流都困難,何況1800年前?

    但從來沒有真正帶過兵的諸葛亮,必須要打這一場必勝的戰爭,而在軍中建立威信。不然,在劉備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先後死去,趙雲也日漸老去(病死於229年),諸葛亮不掌握兵權,或者率大軍屯漢中的魏延能決定興衰成敗,或者會被蜀中大族滅亡。

    千萬別上了演義的當,以為出隆中的孔明能號令三軍。其無論是軍師將軍,還是當丞相後,都無兵權。劉備死後未出大亂,根本原因是張飛、黃忠、馬超部下還在,更有趙雲一軍忠心護衛小朝庭,當然也聽丞相的。

    諸葛亮也如願南征勝利,擁有了軍功的同時也打下了可比整個西川的疆土,雖然沒有增加一粒稅入、一口人丁,反而承受了傷亡與消耗,但徹底建立了威信。當然,其治民理政也深得民心。有了收編魏延的資本。

    南征,其實也是孔明一生唯一的軍事成就。《三國志》中陳壽評其“長於治民,短於治軍”,很中肯。可惜在漢中的魏延並不知道真相,而戰爭如何表述,當然是勝利的兵將們自己說了算。

    其中一支軍不得不講,就是馬超舊部馬岱的部隊,算是諸葛亮的絕對盟友,也成了後來擊殺魏延後伏兵。

    諸葛亮一到漢中,立即在用兵上發生了激烈的分歧,即“子午谷”出兵之爭。當然,丞相獲勝――隨軍南征的將士,誰會不服丞相用兵呢?

    八陣圖,就更是利用地形地勢的超神之作了。所以,在論借地用兵上,魏延也最終只能聽眾,雖然滿肚子不服。

    而諸葛亮又巧妙地讓魏延率軍作馬謖後援的機會,全盤接管了除魏延本部一萬人外的全部漢中守軍。當然,街亭敗後,魏延本部軍也被削弱了。

    孔明也用後來的事實證明,北伐一無所獲,除了收攏了全部蜀軍指揮權,削掉了蜀中大將李嚴兵權,就是殺了魏延這位劉備時代留下的爵位最高、能力最強的大將。

    而古時候,強將割據,更是司空見慣,特別是熟知歷史、經歷了漢末諸侯之亂的孔明,更不敢掉以輕心。何況魏延鎮守的漢中,也正是當年張魯的割據地,而魏延的漢中軍,也是身經百戰,卻在劉備軍事集團由盛轉衰時,唯一儲存完好的軍力。

    所以,魏延有自立、脅蜀、降魏的多種選擇。

    諸葛亮也許領軍真不行,但輔劉是絕對真心的,不然,憑他的人望與得人心,自立是毫無問題的――當然,也許正是忌憚魏延與李嚴的存在而不敢動。

    其次,魏延是真正能威脅到諸葛亮的人。因為在荊州,魏延級別雖紙於關張趙黃,也是真正的將領。而孔明雖代表當地士族,卻無軍功與部隊。而荊州丟失,歸於成都,孔明背後的力量已經煙消雲散。

    官位上,孔明雖為丞相,但魏延是正印的鎮北將軍,爵比孔明高,且劉備敗於東吳後,蜀中不僅少兵,更民怨積眾――傷亡的蜀中子弟啊。漢代極重爵位,正如曹操必須推袁紹當盟主。一旦魏延不滿,不說滅孔明,滅蜀中小朝庭也易如反掌。

    何況,魏延背了街亭之戰失敗的黑鍋,更因此既丟兵權又丟封地。所以,諸葛亮更要佈局擊殺魏延了。

    而孔明也算準了,無論魏延是降魏、自立還是奪蜀國大權,都必須先奪兵權,不然,就是一個無用之人。

    而馬岱是早就埋下的伏兵――七年北伐,馬岱一直被冷落,其自稱協助魏延,順理成章,所以輕而易舉地滅殺了魏延。

    當然,孔明故意讓揚儀領兵,激反魏延,是關鍵一步――魏延其時當時並非真反,只是受辱而發怒,因為論才論資論功論望,他才該是繼孔明領軍之人。可惜,魏延以繼續北伐為名爭權,對於本不滿無功北伐的三軍,肯定不支援,從而被完全孤立了。而馬岱來投,更是讓魏延感激而不疑了。

  • 6 # 丶雷落伊

    大家好,我是老雷

    魏延之死,是三國曆史上最大的冤案,對於魏延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三國演義》把魏延寫成了一個頭長反骨的小人,諸葛亮死前料定魏延日後必反,令馬岱潛伏在魏延身邊,在自己死後誅殺魏延。其實在正史中,魏延不但沒有謀反,而且也不是諸葛亮下令謀殺的。

    《三國志·魏延傳》曾記載: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

    這裡記載得很清楚,諸葛亮深知自己死後北伐註定不會有結果,密令楊儀、費禕、姜維在自己死後依序撤退,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從命,就讓軍隊自行開拔,不管魏延。這裡說明諸葛亮並沒有任何要殺魏延的意思,只是想讓他斷後。但魏延性情高傲,不願意做斷後的工作。在魏延心中,諸葛亮雖然去世了,但我魏延何許人,我自領大軍北伐,怎麼能因為丞相一個人的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當聽說楊儀要撤軍時,魏延大怒,還未等大軍開拔,自己便率軍先撤退南歸,在撤退的途中還燒燬了棧道,斷了楊儀軍南歸的路。後來兩人都上書後主劉禪誣告對方謀反,劉禪召集了董允,蔣琬商議此事,認為魏延謀反。當楊儀率軍達到南谷口遇到魏延時,令王平阻擊魏延,後魏延帶領其家人南逃的過程中被楊儀派馬岱追殺,並被楊儀滅三族。

    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雖然魏延不是諸葛亮殺的,但卻也因諸葛亮而死。魏延身為蜀國大將,地位顯赫,是諸葛亮以下第一人,且作戰勇猛,數有戰功。如此人物,本應該繼承諸葛亮遺志,但卻受到了諸葛亮的排擠,一直得不到重用。連諸葛亮死後也安排魏延斷後,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楊儀一個文官怎麼能統領大軍。於是魏延南逃,注意是“南逃”,也就是漢中的方向,說明魏延並沒有謀反,只是為了躲避楊儀的追殺才逃命。且魏延和楊儀平時本來就不合,楊儀正好藉此機會報仇,除去心腹大患。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魏延並沒有謀反叛逃,也不是被諸葛亮殺的,而是被楊儀下令處死的。

    但老雷心中有疑惑,諸葛亮北伐時,蜀中本來就缺少大將,為何棄魏延不重用,自己臨死交待身後事又為何沒有魏延參與,反而還讓其斷後。

    諸葛亮其實對楊儀也不太看好,從楊儀誅殺魏延後把魏延的頭當球踢來看,其為人素質極低。諸葛亮深知楊儀和魏延素來不和,且兩人都是好大喜功的人,自己死後如果兩人還不斷爭鬥,長此下去對蜀漢集團肯定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諸葛亮交待身後事時故意把權力交給楊儀,而讓魏延做斷後的工作,這樣兩人自會產生衝突,從而讓兩人兩敗俱傷。當然這都是猜測,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姜維還年輕,地位和威望皆不如楊儀和魏延,加上其又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如果沒了楊儀和魏延,姜維接替諸葛亮的道路便平坦了很多。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魏延在正史中的死,有三個責任人:第一責任人是魏延自已,第二責任人是楊儀,第三責任人是馬岱,而魏延之死,諸葛亮沒有絲毫的責任。

    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總是有人認為魏延是諸葛亮害死的,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然後在臨死前設下計策,安排好人選,趁魏延中計,安排馬岱殺了魏延,這是三國演義中魏延的死法,是諸葛亮安排的。

    但三國演義不是歷史,只是小說,三國演義虛構了魏延之死,那麼正史中的魏延是怎麼死的呢?

    魏延之死,是死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諸葛亮在世時,由於有諸葛亮的庇護,魏延即使與人有再大的矛盾,都有諸葛亮護著,魏延其實就是一個驕傲、長不大的孩子一樣,在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庇護規劃,肆意妄為。

    魏延與劉琰有矛盾,諸葛亮責備劉琰向魏延道歉,魏延與楊儀不和時,諸葛亮從中做和事佬,無論魏延犯了什麼錯,諸葛亮都會護著魏延,因為魏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現在諸葛亮去世了,就不再有人庇護魏延了,諸葛亮在臨死前的工作安排是:讓楊儀帶領整個北伐大軍回師成都,讓魏延斷後。同時,諸葛亮也在臨死前安排了接班人,第一順位接班人是蔣琬,第二順位接班人是費禕。

    諸葛亮讓魏延斷後,分別就是為了保護魏延,同時也是保證魏延對整個北伐大軍造成的風險控制在最小,因為魏延如果帶領大軍的話,肯定是不會回師的,而且還要繼續北伐,但是現實已經不容許魏延北伐了,讓魏延斷後是為了保護魏延,如果魏延有什麼舉動,不至於影響到其他人,也不至於讓魏延與其他人產生衝突。

    諸葛亮臨死前的安排可是一片好心,不過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去世後,楊儀率領大軍按照計劃撤退,同時楊儀派出費禕去打聽魏延的意見,魏延一聽諸葛亮的安排,就不樂意,還對費禕說:

    丞相去世了,還有我魏延在啊,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去世而影響北伐大業啊,況且楊儀是什麼人?我怎麼可能聽他的命令呢?

    明顯魏延就是不服楊儀,而且魏延還不願意撤退,想要繼續留在當地北伐,這明顯就是抗命了,違抗了諸葛亮的遺命,費禕後來趁機溜走,回去告訴楊儀,魏延所說的話,於是楊儀不理魏延,就率領大軍出發撤退。

    魏延聽說了楊儀大軍撤退了,就很生氣,日夜兼程,終於趕到楊儀大軍前面了,然後把回軍的棧道給燒掉了,魏延這麼做就不厚道了,魏延的意圖是阻止大軍回師成都,想讓大軍留在當地聽他指揮一起北伐,魏延的行為是違抗了軍令。

    等到楊儀率軍前來時,一看棧道被燒了,也很生氣,於是賂朝廷上奏說魏延謀反,魏延聽說楊儀上奏,自已也上奏朝廷,說楊儀謀反,兩人互相告對方謀反,要知道謀反可是重罪死罪呢,一旦罪名認定,犯罪之人處罰相當重,輕則殺頭,重則誅滅三族,可見楊儀與魏延都置對方於死地。

    由於魏延軍跑在前面,因此魏延先到漢中,然後在谷口駐軍,並派出先鋒部隊攻打楊儀,注意是魏延先派兵攻打楊儀的,楊儀派出王平作為先頭部隊出戰,王平不忍同室相殘,在陣前怒斥魏延軍隊,這些蜀軍人心也是肉長的,都明白是魏延有錯在先,於是沒有與王平軍隊交戰,全部逃走,除了魏延親屬和親兵之外,魏延軍隊都逃散了。

    這下子,楊儀看到魏延沒幾個人了,於是派出馬超的弟弟馬岱率軍追殺魏延,馬岱追上魏延並殺了他,還將魏延的首級送到楊儀面前,楊儀這個時候完全是一幅小人得志的狀態,踩著魏延的首級大罵: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

    殺了魏延之後,楊儀還幹了一件缺德事,把魏延三族以謀反罪都給誅殺了。

    再來說蜀漢朝廷對這件事的反應,當魏延與楊儀互相告對方謀反的奏書傳到朝廷後,劉禪問身邊的董允和蔣琬“究竟是誰在謀反?”董允和蔣琬都認為是魏延謀反,而楊儀不可能謀反,理由是魏延是武將,楊儀是文官,自古只有武將謀反,哪有文官謀反的?而且魏延與同事關係相處都不太好。

    楊儀回到朝廷後,劉禪按照諸葛亮生前的安排,封蔣琬為尚書令、益州刺史,相當於接諸葛亮的班,而楊儀僅僅被封為中軍師,只是一個閒職,由於蜀漢朝廷已經給魏延造反事件定了性,認定是魏延謀反,因此也沒有處罰楊儀,亦沒有重用楊儀。

    因此魏延之死,主要是有三個責任人,首先是魏延自已要對自已的死負責任,如果不是自已作死,燒燬棧道,又主動攻擊楊儀,本來也不會死,老老實實按諸葛亮的命令撤退,楊儀也不敢把魏延怎麼樣,朝廷更不會對魏延怎麼樣。

    魏延之死的第二責任人是楊儀,楊儀在整個事件中,有公報私仇的嫌疑,魏延兵敗之後,楊儀如果顧全大局的話,是不能殺魏延的,況且魏延也是軍中高階將領,楊儀也沒有權力殺,應該抓住魏延押送到成都,讓皇帝來處理這事,可是楊儀原本一直就與魏延有仇,這裡就是公報私仇,更過份的是,楊儀還殺了魏延三族。

    魏延之死的第三個責任人就是馬岱了,是馬岱親手殺了魏延,雖然是按楊儀的命令,可這事多少有些餘地,況且大家都是同僚,王平都不忍心下手,馬岱卻毫不猶豫,當然了,馬岱聽命令列事,責任最小。

  • 8 # 羽林輕騎

    前言

    《三國演義》中的魏延是自認為很牛,情商不高的人,結果被他視為兄弟的馬岱砍死。

    正史中魏延的死卻驚險曲折,乃是死於一場權謀。

    魏延在劉備手下是一路得到重用的,而且乾得很舒心,從入川的一個“部曲”成了方面大員—“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舊唐書.魏元忠傳》中,魏元忠給唐高宗李治上書中談到用人才時,專門說到:“故漢拜韓信,舉軍驚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將魏延抬到了韓信的高度,以說明用魏延者的英明,也是對魏延的大力肯定。

    但是諸葛亮比劉備多了一個心眼,他對魏延始終有一個無法掉以輕心的“制”,因此對魏延的軍權控制得很嚴,史載,魏延每次都想獨自帶兵和諸葛亮分進合擊,但是每次都不能得逞,因為諸葛亮對魏延是“制而不許”。

    《三國志》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如此一來,魏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魏延如此一個大而化之的武人,想必到處向人吐槽對諸葛亮的不滿。

    對普通人來說,如果建議總是不被上級領導採納,多少都會收斂一些,找到原因然後改正。但是魏延似乎沒有感覺到,他又向諸葛亮出了一個巨集大而且風險極大的“子午谷奇謀”計策,一生謹慎的諸葛亮自然不用,他在背後又是一番嚼舌。

    魏延在上級面前表現如此,在同事之間就更加強勢,大家都讓他三分,但是有一同事和他始終不對付,這個人就是楊儀。《三國志.魏延傳》中說: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誰都讓著魏延,唯獨楊儀不鳥他,兩人就勢如水火。

    二、 楊儀是有謀略有野心的文人

    說起來,楊儀和魏延還是老鄉,他是襄陽人,此人有能力,但是比較善於專營,他先是在荊州刺史手下做“主簿”,混得不太好就跳槽到了當時擔任襄陽太守的關羽手下。

    後來諸葛亮數次北伐,“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可以看出楊儀辦事得力,是個有能力有頭腦的人,一名典型的文官謀士。

    可是,楊儀雖然有能力,卻心胸狹窄,在同僚中的關係也處不太好,當初因為和“尚書令劉巴不睦”而調了工作,遇到魏延就更談不攏了,和魏延兩人“相憎惡”,每次開會兩人碰在一起總是互相頂,而結果也都相似,魏延拔刀相向,楊儀只是哭。

    《三國志.費禕傳》中:“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泣涕橫集。”

    楊儀在眾人面前表現得被魏延欺負,因此收穫了不少同情,但其實楊儀本人是敢說敢為的,他可以“言語不節”,“辭指激切”,但魏延面前要表現出弱者樣,內心對魏延恨之入骨,魏延死後,他腳踩魏延首級,狠狠的說:“庸奴!復能作惡不?”可見恨之深。

    可是,現實總是和理想矛盾,諸葛亮也看明白楊儀心胸狹窄心情急躁,認為他“性狷狹”,因此不會讓他成為繼承人。

    三、 諸葛亮御人及識人均不如劉備

    諸葛亮心裡很清楚,楊儀有“才幹”,魏延有“驍勇”,他要用這兩人。但是,兩人互相的不團結也讓諸葛亮頭痛,他“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由此看,御人是諸葛亮的短板,而且他還不識人。

    建興六年即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北伐,大家都認為可以讓魏延為先鋒,可是諸葛亮卻用了劉備再三告戒不可重用的馬謖,造成了街亭這樣重要戰略位置的丟失。

    《三國志.馬謖傳》記載,“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可見諸葛亮在識人和御人方面,比劉備差了幾個數量級。

    諸葛亮對劉備時代如魚得水,卻羈傲不遜的魏延從心裡是不放心的,這使得魏延怨言不斷,也就更加深了他對魏延的忌諱,如此惡性迴圈。

    諸葛亮工作兢兢業業,事必躬親,精力有限,楊儀就成了他的好幫手,也正因為如此,楊儀雖有缺點,但還是為諸葛亮視為左膀右臂。

    《三國志.魏延傳》載:“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此時的魏延,乃是徵西大將軍、前軍師,是軍隊中僅次於諸葛亮的第二把手,諸葛亮這麼做,顯然是沒有將魏延當回事。

    但是此時的諸葛亮並沒有將魏延當反賊,他的本意是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就由他自己去,之後肯定會回來,決不至於投魏。也就是說魏延不會反。

    《三國志.魏延傳》載:“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魏延的這段話,體現了三點意思:

    1.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儼然已經自認諸葛亮的繼承者;

    2. 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諸葛亮的死是小事,不能因小失大。

    3. 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明確表示不會聽命楊儀。

    楊儀則耍起了他一貫的謀略。

    楊儀不以命令或者正式軍令的方式通知魏延回撤,而是讓費禕以商量的語氣探聽魏延的口氣,而得到了魏延不同意的意見之後,楊儀就再不理會魏延,自帶大軍回撤。

    楊儀帶大軍回撤,魏延根本不知道,而當他知道這個情況後,頓時大怒,“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並“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

    這正是楊儀想要的,他立刻說魏延謀反。

    “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魏延成了孤家寡人便逃往漢中,這時的楊儀自然不會放過他,派馬岱追殺魏延並“夷延三族”。

    《魏略》中更直接說魏延就是為楊儀所害:

    “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

    魏延和楊儀,用孫權的話說都是“小人”。

    《資治通鑑》載:“費禕使吳,吳主醉,問禕曰:‘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諸君憒憒,不佑防慮於此,豈所謂貽厥孫謀乎!’”

    但是相比楊儀,魏延更男人一些,魏延公開說不聽楊儀的,而楊儀則是設下圈套,以公器私用殺魏延。

    《三國志.楊儀傳》載:“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

    終於被收監後自殺。

    進一步說,而魏延和楊儀二人的悲劇,皆出於諸葛亮識人御人之誤。

  • 9 # 腦洞趣味歷史

    諸葛丞相死後,楊儀派馬岱殺死了魏延後,楊儀說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話:"庸奴!你還能作惡不?"

    這句話特別有意思,一個“惡”字,它不光樹立了楊儀正義的形象,還能先入為主讓我們覺得魏延之死頗有些罪有應得的意味。

    不過,魏延之死與《三國演義》中,諸葛丞相判定魏延有反骨,臨終前安排楊儀設計殺魏延不同。

    魏延之死這整件事背後,是更深層次的原因。

    一、關於魏延之死的兩種版本

    瞧了上面的評語,不難發現,楊儀並不如他喊的口號那樣大義凜然。

    在《三國志》和《魏略》兩種史料中,對於此事,也給出了兩種版本的說法。

    版本一《三國志》

    《三國志·魏延列傳》: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

    三國志記載,丞相病危的時候,曾經和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安排自己身死後,安排魏延和姜維斷後的事情。

    楊儀和魏延素有過節,楊儀便讓費禕去通知並觀察魏延的態度,魏延知道這件事後,反映很激烈:"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因為這事,魏延和楊儀鬧翻了,他倆不光互相上書劉禪,舉報對方謀反。

    興許是嘴炮不過癮,魏延膽子大到“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如果說之前魏延和楊儀的互撕只能讓對方不爽,那現在這種燒絕閣道的做法,已經是斷人生路了。

    魏延行至南谷口時,又做了一件更加嚴重的事情——遣兵逆擊儀等。

    王平見到魏延真的一點不顧大局,竟然在撤軍途中,兄弟相殘,便怒斥他:"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丞相屍骨未寒,你怎麼敢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魏延的行為也招致了士兵的牴觸: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楊儀見到魏延眾叛親離,便借勢而為,命馬岱殺死了魏延。

    版本二《魏略》

    《魏略》: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

    《魏略》一書中,又記載諸葛亮死前,曾託付魏延等人,在他死後,可以統帥全軍便宜行事。

    楊儀擔心魏延藉機報復自己,就散播謠言,魏延其實是想率領大軍投靠曹操。

    為了讓此事顯得真實可靠,楊儀發動兵變,攻打魏延。

    這時候,魏延就陷入兩難的境地,是打楊儀還是不打?

    打,便坐實了自己的嫌疑,不打,那自己百口難辯。

    因為,楊儀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一個可以摧毀自己的理由,想到這兒,魏延做了個決定——逃跑。

    最後,事情又回到了原點: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

    關於這兩個版本,哪種更具有可信性,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臣鬆之以為此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

    二、魏延之死背後的原因分析

    翻閱魏延的生平,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很有想法又頗為心高氣傲的人。

    《三國志》: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打仗的本事,魏延頗有實力,但他喜歡兵行險招,不按套路出牌:

    1、劉備提拔魏延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時,大臣們都驚訝了,為什麼是他?

    劉備決心把這個問題交給魏延來回答:"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

    魏延:"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2、諸葛亮北伐時,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謀: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這個奇謀,有一處很關鍵的地方,魏延比得上韓信的本領嗎?

    蜀國又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保證分兵之後,可以達成各自的目標,最後合兵潼關呢?

    數萬人的大軍調動,是否能夠瞞得住曹真、司馬懿他們呢?

    ……

    這種種都是個未知數,承擔著復興漢室重則的諸葛亮不願意去賭,換言之,諸葛亮欣賞魏延的才華,卻並不認為他現在就擁有足夠讓自己信服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承諾。

    所以,縱使十分心動,諸葛亮依然拒絕了魏延的請求。

    透過這兩件事,我們大概也能明白,恃才傲物、脾氣差,做事不服從領導安排的魏延,在軍中人脈究竟有多差了。

    諸葛亮愛其才,但他的對手不會。

    有能力的人鋒芒畢露很正常,這種不甘平凡的性格用在工作上,必然有所成就。

    但若是對待同事,也是魏延這樣一副我很厲害,你們都很菜,都應該聽我話的姿態。

    尤其,在面對欣賞自己的人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後,不反思自己的不足,還擺出“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的態度。

    你這樣是真的交不到朋友的……

    魏延眾叛親離的結局,其實,更多是由於自身性格缺陷造成的。

    參考資料:

    【1】《三國志》

    【2】《魏略》

  • 10 # 探索歷史奇聞

    有一種說法,是孔明過於忌憚魏延的高傲,遂導致魏延不被重用,不然,北伐由魏延,恐怕早已打贏,而遲遲未能北伐成功,說法就是孔明怕魏延功高於他。

    哪怕孔明死後,都留下一計,制衡魏延,從而導致魏延死亡。

    正史裡魏延的說法:

    按《三國志魏延傳》說法

    孔明死後,留下一計,說是讓姜維、楊儀二人要按遺言相繼退兵回關,同時,並讓魏延斷後,只是,魏延聽聞後,非但不走,還大怒,因為在善兵的魏延看來,北伐還未成功,何須一退之說。

    難道就因為孔明您死?憑什麼?遂,魏延在孔明的計策裡,也印證了魏延不走,可讓其留下,然而,魏延非但要留下不說,還趕至南谷口,將姜維、楊儀等人的撤退路線一併堵住。

    到這,才導致魏延惹來身死禍事。

    原本,楊儀作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在魏延面前本身底氣不足,孔明一死,更無壓制,也預知自己後事兩人無法共識,遂就等魏延發難,參了一本謀反之罪。

    魏延的堵後,給了楊儀夷三族的機會,只是,到這,魏延還未自知,以為孔明死後,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本身,按他設想,功勳卓著,在不至於,也不會身死。

    但他壓根沒考慮過自己早年高傲,得罪了很多人物,在這場“謀反之罪”裡,劉禪即便不願相信,但還是派了蔣琬前往考察謀反的真實性。

    然,蔣琬還沒到,魏延就急不可待發難於姜維、楊儀,先發難,即代表坐實,坐實即代表失理。

    由於魏延先行發難,最終冤死,因為實則裡,魏延並未謀反,包括楊儀;魏延的死,只因為獨攬大權後,過於高傲,遂被楊儀後發制人。

    也因先於發難,沒謀反也坐實了謀反,這是第一種正史說法。

    但他的死,平心而論,孔明要負很大責任,那就是未做到識人善用,死之前明知魏延個性,何不把楊儀先行調走,明知雙方水火不容,還當了那乾柴烈火中的引火索。

    還有就是,馬岱用什麼理由能殺大將?還是位列侯爵的魏延,按理說,正常程式該是綁回朝廷讓劉禪發落,也是因此,才說魏延死得過於冤枉,死法也有爭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二個人長期不見面,感情會變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