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農愛翻書
-
2 # 天外閒雲2
解密三星堆
三星堆文明,江湖上早有耳聞,但江湖中不論哪個高手,都不清楚這個文明屬於哪門哪派。最近,又一批封塵五千年之久的三星堆文物,在考古隊小心翼翼的扒拉下,又重見天日,我透過黃金面具深邃的眼神,仔細尋找那段失落的歷史,似乎答案就在眼前。
早在1998年,我寫過一篇文章《漢族來歷》,文中簡約介紹過“三星堆”文明的成因,但太過簡略,不能信服於眾,今天,我就穿越古今,揪出這段神秘的歷史,重墨成文公佈於世。
首先必須承認,我們華人都是炎黃子孫,那你可知道誰是炎帝的子孫,誰又是黃帝的子孫。翻開歷史,黃帝大統以來,帝位先後由“意昌”、“顓頊”、“帝嚳”、“堯、舜、禹”等繼承,包括後來的商王朝、周王朝、大秦帝國,他們都是留有黃帝血脈的後世子孫,還有漢劉邦本一介流氓,榮登九五至尊後,《漢書》追本溯源,劉邦竟然是堯帝后裔,身上依然流有黃帝的基因。從黃帝到劉邦,兩千五百年裡,皇族從來沒有落入別家之手。那麼,炎帝一脈徹底消失了嗎,NO!請隨我來,帶你一起尋根問祖。
“阪泉之戰”,炎帝與黃帝合力殺死蚩尤,蚩尤餘部一路南逃跨過長江,倚長江之險霸居江南,另一路北出山海關,霸居塞外。之後的“逐鹿之戰”,黃帝和炎帝又起干戈,炎帝戰敗,走投無路,唯一選擇就是西渡漢江,建立了“蜀國”。從此三家呈鼎足之勢,日夜不停演繹著中國歷史。
“炎帝西渡漢水,建立蜀國,開創了三星堆文明”。此話空口無憑,必須有據為證。
其一,人民與三星堆縱目人關係
我先講一下“人民”二字的涵義,何為“人”,何為“民”。因黃帝是戰勝國,所以部族的後裔稱為“人”,比如“高人”、“貴人”等,而炎帝是戰敗國,所以其後裔被稱為“民”,比如“賤民”、“刁民”等。這裡只拿“民”說事。
“民”字在甲骨文中未曾發現,金文中它很形象的描述為,眼斜下方伸出一根棍子,變形到今天的“民”字,依然能看出她最原始的形態。說到這裡,你是否突然想到廣目青銅面具眼睛上的兩根柱子,是的,你的想法是正確的。
那麼如何解讀眼前這兩根棍子?是這樣的,炎帝戰敗後,其未能逃走的部族被淪為奴隸,為了便於管理與區分,特意把奴隸的眼睛刺瞎一隻,法律還規定,一人為奴,世代為奴,都必須刺瞎一隻眼睛,所以倉頡造字依形而畫,就有了“民”字。
炎帝部族落根異鄉,懷念故土,得知親人們被刺目為奴,悲痛萬分,特意設計鑄造了這種青銅造型,為了紀念故鄉的親人,為了記住這段屈辱的歷史,每在隆重的節日祭禮上,戴上面具昭示華人,以同仇敵愾來加強民族的凝聚力。
其二、“蜀”的出處與三星堆關係
炎帝西渡漢水,為擋住外來侵略,定名此山為“神農架”,再向西跋涉,找到最適合耕種的土地“成都平原”,且立國為蜀,經幾千年的世代努力,終於把它變成了魚米之鄉。炎帝霸居中原時候,國號為“黎”,蓋因其是農耕文明的創始人,擁有一件超科技的重器“犁”,所以二者諧音。炎帝培育最得意一種糧食為“黍”,所以把這片土地命名為“蜀”,二者諧音。
甲骨文中的“蜀”字,描述為眼前有一把鉤子,好多學者牽強解釋為,眼睛監管蠶蟲的意思,我不以為然,儘管金文把勾子變形成蟲子,但我堅信“蜀”依然有刺瞎眼睛的意思,並且與“民”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把“蜀”字拆開,獨目“罒”縱橫,此時,你是否又聯想到三星堆縱目青銅人像,沒錯,你的聯想是正確的。
炎帝、蚩尤皆為姜姓,羌族同源,蚩尤南下江南,炎帝西渡漢水,分化出許多的少個數民族,比如土族、苗族,黎族等等,都依然敬奉蚩尤為始祖。如果再等些時日,三星堆有文字出土,或者利用彝族文字發音,或許“魚鳧王”真的是炎帝解讀。
華夏大地上舞動著兩條巨龍,一條是長江,一條是黃河,這在當年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卻成為兩種原始文明的發源地,感謝祖先的祭祀活動,讓龍的傳人得以在這太平盛世,終於找到炎黃子孫缺失了三千年的那半拉文明。由此我們華夏文明方變得完美無缺,五十六個民族齊聚龍旗之下,乘風破浪砥礪前行,做好準備,喜迎中國夢的美夢成真!
-
3 # 心田氏
三星堆大立人應該是古蜀人想象力豐富,透過藝術誇張的手法表現出來。但本人猜測,大立人應該是一個樂隊表演者,他雙手拿的是一對缽(潮汕話叫qie),二個圓型打擊樂器,奏樂時樂器互相打擊,它是一種伴奏樂器,因年代久遠,樂器從大立人手中掉丟。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需要借鑑歷史,中國的歷朝歷代有那一位皇帝為自己鑄造銅像,為大臣鑄造銅像,畫都畫不像鑄銅像就是搞笑。
以此類推,所有鑄造的銅像,不是妖魔鬼怪就是神話故事,按照西方的標準和習俗對中國進行考古是驢唇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