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15180428147

    (此文是紀念余光中而寫的)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1928年生於南京的余光中,熱愛中華傳統文化,他曾禮讚“中國,最美母親的國度”,他也曾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他更曾豪言壯語“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2005年,余光中跨越海峽,開啟了他口中的“朝聖之旅”。他來到汨羅江畔,乘著夕陽的餘暉,說道:“我來到汨羅江和屈子祠,就是來到了中國詩歌的源頭,找到了詩人和民族的歸屬感”。是的,只要漢字還在,只要中華文化還在,“鄉愁”就有了寄託。

    情至深處化為詩。“鄉愁詩人”余光中用其細膩的文字為我們表達了他的親情、愛情和鄉情,語句中更飽含著對中華文化的敬畏。今天,就讓我們懷著對詩人的思念,再讀一遍《鄉愁》。

    年少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成詩中人。初讀《鄉愁》時還少不更事,直到背井離鄉,直到日漸白頭,直到閱盡滄桑,方知這詩中的滋味。

    在城鎮化快速擴張的今天,“鄉愁”所代表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情感,更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傳承。……

    以上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搞笑的救援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