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林擷英

    (四)小說閱讀(16分)

    十八歲那年的單車

    ①十八歲那年,李卓看到別人騎著單車跑來跑去,十分羨慕,吵著要母親買一輛,父親橫著眼說:“別做夢!有本事自己去買!”

    ②李卓發了一個月脾氣。母親心疼兒子,就買了一輛舊單車,在一個夏日的午後推回了家。李卓騎上單車就跑,天天呼朋喚友,在集鎮上閒逛。只有在外面沒處混的時候,他才會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親銅鈴般的眼珠子。李卓把他爹當空氣,吃完飯,跨上單車又風一樣飄走了。

    ④“你──”李卓正從外面回來,抄起一根扁擔,橫在父親面前。母親趕緊跑過去奪下了扁擔。

    ⑤父親本來體弱,這回又氣又恨,病倒了。

    ⑥第二天,李卓在埋頭收拾衣服,母親驚詫地問:“你要幹啥?”“你別管。”李卓頭也不回, ,走了。

    ⑦“有本事你就別回來!”病床上的父親吼道。

    ⑨李卓真的有半個月沒回家了。母親急了,找男人吵。父親便四處打聽李卓的下落。

    ⑩母親依然每天都給李卓留飯。父親依然每晚都揭開鍋蓋看一眼。

    ⑪兩個月後的一天中午,母親在打盹,聽到屋裡有響聲,睜開眼。兒子正打著赤膊一門心思地擦著一輛新單車。父親斜著眼看他,他裝著不知道。

    ⑫母親萬分高興,跑到廚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雞蛋。李卓吃著雞蛋,母親在一邊說:“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見好,今天你把他馱到醫院看一下吧!”

    ⑬李卓不作聲,站在單車旁,低頭摸著嶄新的龍頭。父親不願意,母親硬把他推到單車邊,架了上去。

    ⑭李卓在前面使勁蹬車。父親緊緊地拽著座凳下的立杆。父子倆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親手一鬆,就從單車上掉下來了。

    ⑮李卓兩條長腿支挺了車,不耐煩地說:“又怎麼了?”

    ⑯“我不走了。”父親說,“你這輛車是哪裡弄來的?借的?偷的?搶的?”

    ⑰“關你什麼事!”

    ⑱“我是你爹!”

    ⑲“起來!”

    ⑳父親沒動。

    21“不起來拉倒!”李卓按了一把車鈴,“叮鈴鈴——”跑了!

    22父親爬起來,拍拍屁股,看見李卓又把單車騎回來了。

    23“我說單車是給人家搬磚掙錢買的,你信不信?”李卓的口氣緩和了一些。

    24父親看了看兒子,臉和胳膊都曬得黑黝黝的。“這還差不多。”他嘟噥了一句,就往單車上坐。兒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衝了,你抓牢。”

    25父親猶豫了一下,伸出手環住了兒子的腰。李卓身體一震,頓了一下,腳下一蹬,單車就飛跑起來,身後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車鈴聲……

    21.小說以“ ”為線索,情節生動,請根據故事的情節在橫線處填寫恰當的內容。

    故事情節:母親購買舊車—— ——李卓掙錢買車—— (3分)

    22.填入第⑥段橫線裡的句子,符合語境的一項是( )(3分)

    A.頂著火辣辣的太陽 B.冒著冷絲絲的寒風

    C.迎著霧濛濛的細雨 D.踩著金燦燦的落葉

    24.你認為文中的李卓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25.細讀第25段,結合加點的詞語,說說結尾的妙處。(4分)

    答案:

    21.答案:單車 父親生氣砸車 父子騎車看病

    22.A 【解析】根據前後文分析應該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

    23.評分要點:內容概括和說明用意(情感、結構)

    答案示例:情節:母親“留飯”和父親“揭開鍋蓋看”。(2分)

    用意:這些重複動作蘊含著父母對兒子的牽掛,突出了對孩子的愛:也為後文父子矛盾的解決做了鋪墊。(2分)

    24.答案:叛逆、吃苦耐勞、有骨氣、不善言辭內心卻關心父母的人。(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25.答案:①“環住”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認可,父子隔閡的消除;②身體“一震”也是內心的震動,表明李卓體會到了父親的信任與關愛;③“清脆的車鈴聲”渲染了父子和好帶來的愉悅。④結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現了主題:一個曾經叛逆的少年在父母的關愛和生活的磨練中獲得了成長。(答對兩點即得滿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五週做b超看不到孕囊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