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成一國之領導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討
專門智識,而尤重於鍛鍊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確,獨立不阿,遇事不為習俗所囿,
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惟其能運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學教育者之富
於常識也。
2.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進個人,還要能影響於社會。
3. 大學的最大目標是在蘄求真理,要蘄求真理,必得鍛鍊思想,使人人能辨別
真偽是非。
4. 大學之最大目標是求真理。這可以說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說是道德的,所以
道學問,即是尊德性。
5. 一般人以為大學之目的,在於使學生能得專門之智識與技能,以為將來個人
到社會中,從事謀生立業之基礎,而為國家著想,則系造就領袖人才,領導群眾以發
展事業。
6. 大學畢業生不當以錢為目的,要當以服務為主旨。
7. 大學是培養未來各界領袖人才的地方。
8. 大學因為包涵萬流,所以成其為大。
9. 大學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達德,而涵濡於
六藝之中。仁者愛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學有專長,
而於大學中植其基。大學學生對各項基本知識,固應多所明瞭……其三,養成自己能
思想之人,而勿蘄教師逐字釋義。
10. 教授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
11. 一個學校實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選,圖書儀器等裝置和
校舍建築。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實,最為重要。
12. 教育的發達,學風的優良,在人不在屋,所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 若側重應用的科學,而置純粹科學、人文科學於不顧,這是謀食而不謀道的
辦法。
14. 若是一個大學單從事於零星專門知識的傳授,既乏學術研究的空氣,又無科
學方法的訓練,則其學生之思想難收到融會貫通之效。
15. 要使大學生能擔當得起日後建國的重任,單教他們具有專門技術是不夠的。
16. 以人民為前提原則之下,大學無疑的應具有學術自由的精神。
17. 在大學內通才教育與技術教育,理應並重。
18. 據吾人的理想,科學家應取的態度應該是:(一)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
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則不屈不撓,不畏強禦,只問是非,不計利害。(二)
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三)專心一致,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呻吟,嚴謹整
飭,毫不苟且。
19. 科學的目標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雖蹈危履險以赴之,亦所不釋。
20. 科學家的態度,應該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絲毫不能苟且。
21. 科學精神就是“只問是非,不計利害”。這就是說,只求真理,不管個人的
利害,有了這種科學的精神,然後才能夠有科學的存在。
22. 科學可以左右一個社會的環境,同時一個社會的環境也可以影響科學的存亡
盛衰。
23. 所謂求是,不僅限於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求是的路徑,中庸說得最
好,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單是博學審問還不夠,必
須審思熟慮,自出心裁,獨著隻眼,來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瞭然於心,然
後盡吾力以行之,諸葛武侯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
24. 研究科學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並非專重應用。但應用科學方法,利用厚
生,至國家之富強之境,固亦不可忽視。
25. 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誠”“勤”兩字來表示。……學生不浮誇,做事很勤
懇,……風氣樸實。這種風氣,希望諸位把它保持。
26. 浙大之前身為求是書院,希望諸位離校以後,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27. 畢業同學,應以學業為重,雖在社會上工作,亦應勿可忘記學習。
1. 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成一國之領導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討
專門智識,而尤重於鍛鍊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確,獨立不阿,遇事不為習俗所囿,
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惟其能運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學教育者之富
於常識也。
2.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進個人,還要能影響於社會。
3. 大學的最大目標是在蘄求真理,要蘄求真理,必得鍛鍊思想,使人人能辨別
真偽是非。
4. 大學之最大目標是求真理。這可以說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說是道德的,所以
道學問,即是尊德性。
5. 一般人以為大學之目的,在於使學生能得專門之智識與技能,以為將來個人
到社會中,從事謀生立業之基礎,而為國家著想,則系造就領袖人才,領導群眾以發
展事業。
6. 大學畢業生不當以錢為目的,要當以服務為主旨。
7. 大學是培養未來各界領袖人才的地方。
8. 大學因為包涵萬流,所以成其為大。
9. 大學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達德,而涵濡於
六藝之中。仁者愛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學有專長,
而於大學中植其基。大學學生對各項基本知識,固應多所明瞭……其三,養成自己能
思想之人,而勿蘄教師逐字釋義。
10. 教授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
11. 一個學校實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選,圖書儀器等裝置和
校舍建築。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實,最為重要。
12. 教育的發達,學風的優良,在人不在屋,所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 若側重應用的科學,而置純粹科學、人文科學於不顧,這是謀食而不謀道的
辦法。
14. 若是一個大學單從事於零星專門知識的傳授,既乏學術研究的空氣,又無科
學方法的訓練,則其學生之思想難收到融會貫通之效。
15. 要使大學生能擔當得起日後建國的重任,單教他們具有專門技術是不夠的。
16. 以人民為前提原則之下,大學無疑的應具有學術自由的精神。
17. 在大學內通才教育與技術教育,理應並重。
18. 據吾人的理想,科學家應取的態度應該是:(一)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
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則不屈不撓,不畏強禦,只問是非,不計利害。(二)
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三)專心一致,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呻吟,嚴謹整
飭,毫不苟且。
19. 科學的目標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雖蹈危履險以赴之,亦所不釋。
20. 科學家的態度,應該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絲毫不能苟且。
21. 科學精神就是“只問是非,不計利害”。這就是說,只求真理,不管個人的
利害,有了這種科學的精神,然後才能夠有科學的存在。
22. 科學可以左右一個社會的環境,同時一個社會的環境也可以影響科學的存亡
盛衰。
23. 所謂求是,不僅限於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求是的路徑,中庸說得最
好,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單是博學審問還不夠,必
須審思熟慮,自出心裁,獨著隻眼,來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瞭然於心,然
後盡吾力以行之,諸葛武侯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
24. 研究科學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並非專重應用。但應用科學方法,利用厚
生,至國家之富強之境,固亦不可忽視。
25. 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誠”“勤”兩字來表示。……學生不浮誇,做事很勤
懇,……風氣樸實。這種風氣,希望諸位把它保持。
26. 浙大之前身為求是書院,希望諸位離校以後,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27. 畢業同學,應以學業為重,雖在社會上工作,亦應勿可忘記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