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敲的目的 一、將股價慢慢推高,為日後出貨騰出空間; 二、製造交投活躍氣氛,日線圖上呈“價升量增”的向多形態,在吸引跟風盤湧入後再一網打盡。 莊家操盤常用對敲,過去一般是為了吸引散戶跟進,而現在則變成了一種常用的操盤手法,建倉時對敲、震倉時對敲、拉高時對敲、出貨時對敲、做反彈行情仍然運用對敲。對敲過程 1、建倉 透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個股在低位橫盤構成平臺時,主力藉機打壓破位,後又迅速返回到平臺之上,這就是主力在打壓吸貨。在個股處於低位時,如果以小陰小陽沿10日線持續上揚,這說明有主力在開始建倉;若出現成交量放大且股價連續下跌,就有可能是主力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這時的每筆成交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進行對敲時散戶還沒有大量跟進,主要是主力自己對敲成交的多)。另外,在低位時主力更多的運用夾板的手法。即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散戶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丟擲手中股票,而主力不斷接貨。 2、拉昇 利用對敲的手法來大幅度推高股價。主力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升市場的期望值,減少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散戶跟他搶著出貨)。這個時候股價上漲很快,散戶不容易買到,往往需要高填幾個價位才能買到,每筆成交量明顯放大。股價上漲很輕鬆,隨著買盤的不斷跟進,這時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散戶跟風買入的多,所以雖然會出現價漲量增,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3、震倉洗盤 因為跟風盤獲利比較豐厚,主力一般會採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在盤中大幅震盪時。 4、對敲拉高 當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市場都非常看好該股的後市時,股價再次放量上攻。這時主力開始出貨,盤面上經常出現賣二、賣三上成交的較大手筆;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成交之後,原來買一或者是買二甚至是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小了。這往往是主力利用時間差,先大單往下賣,然後以小單往上買,做成大筆向上買的假象,誘騙經驗不足的散戶,其實主力已將貨拋給了散戶。 5、反彈對敲 主力出貨之後,由於沒有資金護盤,股價下跌,大部分中小散戶已經被套牢,成交量明顯萎縮。主力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較大的買賣盤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此時主力對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一旦派發完畢,股價將不斷下跌,直至另一個迴圈低點,主力又開始對敲建倉。對敲的識別 1.從每筆成交量上看,單筆成交數較大,經常為整數,例如100手、500手,買盤和賣盤的手數較接近,出現這樣的情況,通常買賣方都是同一人,亦即是對敲行為。 2.在鄰近的買賣價位上並沒有大筆的掛單,但盤中突然出現大筆成交,此一般為主力的對敲盤。 3.股價無故大幅波動,但隨即又恢復正常,如股價被一筆大買單推高几毛錢,但馬上被打回原形,K線圖上留下較長的長影線,這種情況多為主力對敲。 4.股價突破放量上攻,其間幾乎沒有回檔,股價一路攀升,拉出一條斜線。這明顯有人為控制的痕跡,往往為主力對敲推高股價,待機出貨。 5.實時盤中成交量一直不活躍,突然出現大手筆成交,這種成交可能只有一筆或連續的幾筆,但隨後成交量又回到原先不活躍的狀態,這種突破性的孤零零的大手成交量是主力的對敲行為。 6.當賣一、賣二、賣三掛單較小,隨後有大筆的買單將它們全部掃清,但買單的量過大,有殺雞用牛刀之感,且股價未出現較大的升幅。這種上漲狀態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對敲。 7.當股價出現急跌,大筆成交連續出現有排山倒海之勢,往往是主力為洗盤故意製造恐怖氣氛。 8.股票剛啟動上攻行情不久,漲幅不大,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量放量低開,且跌幅較 大,此為主力對敲洗盤行為。 9.整日盤中呈弱勢震盪走勢,買賣盤各級掛單都較小,尾盤時突破連續大手成交拉昇,這是主力在控制收市價格,為明天做盤的典型對敲行為。 10.上一交易日成交併不活躍的股票,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放量高開,此為主力為了控制開盤價格的對敲行為。
對敲的目的 一、將股價慢慢推高,為日後出貨騰出空間; 二、製造交投活躍氣氛,日線圖上呈“價升量增”的向多形態,在吸引跟風盤湧入後再一網打盡。 莊家操盤常用對敲,過去一般是為了吸引散戶跟進,而現在則變成了一種常用的操盤手法,建倉時對敲、震倉時對敲、拉高時對敲、出貨時對敲、做反彈行情仍然運用對敲。對敲過程 1、建倉 透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個股在低位橫盤構成平臺時,主力藉機打壓破位,後又迅速返回到平臺之上,這就是主力在打壓吸貨。在個股處於低位時,如果以小陰小陽沿10日線持續上揚,這說明有主力在開始建倉;若出現成交量放大且股價連續下跌,就有可能是主力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這時的每筆成交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進行對敲時散戶還沒有大量跟進,主要是主力自己對敲成交的多)。另外,在低位時主力更多的運用夾板的手法。即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散戶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丟擲手中股票,而主力不斷接貨。 2、拉昇 利用對敲的手法來大幅度推高股價。主力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升市場的期望值,減少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散戶跟他搶著出貨)。這個時候股價上漲很快,散戶不容易買到,往往需要高填幾個價位才能買到,每筆成交量明顯放大。股價上漲很輕鬆,隨著買盤的不斷跟進,這時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散戶跟風買入的多,所以雖然會出現價漲量增,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3、震倉洗盤 因為跟風盤獲利比較豐厚,主力一般會採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在盤中大幅震盪時。 4、對敲拉高 當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市場都非常看好該股的後市時,股價再次放量上攻。這時主力開始出貨,盤面上經常出現賣二、賣三上成交的較大手筆;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成交之後,原來買一或者是買二甚至是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小了。這往往是主力利用時間差,先大單往下賣,然後以小單往上買,做成大筆向上買的假象,誘騙經驗不足的散戶,其實主力已將貨拋給了散戶。 5、反彈對敲 主力出貨之後,由於沒有資金護盤,股價下跌,大部分中小散戶已經被套牢,成交量明顯萎縮。主力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較大的買賣盤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此時主力對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一旦派發完畢,股價將不斷下跌,直至另一個迴圈低點,主力又開始對敲建倉。對敲的識別 1.從每筆成交量上看,單筆成交數較大,經常為整數,例如100手、500手,買盤和賣盤的手數較接近,出現這樣的情況,通常買賣方都是同一人,亦即是對敲行為。 2.在鄰近的買賣價位上並沒有大筆的掛單,但盤中突然出現大筆成交,此一般為主力的對敲盤。 3.股價無故大幅波動,但隨即又恢復正常,如股價被一筆大買單推高几毛錢,但馬上被打回原形,K線圖上留下較長的長影線,這種情況多為主力對敲。 4.股價突破放量上攻,其間幾乎沒有回檔,股價一路攀升,拉出一條斜線。這明顯有人為控制的痕跡,往往為主力對敲推高股價,待機出貨。 5.實時盤中成交量一直不活躍,突然出現大手筆成交,這種成交可能只有一筆或連續的幾筆,但隨後成交量又回到原先不活躍的狀態,這種突破性的孤零零的大手成交量是主力的對敲行為。 6.當賣一、賣二、賣三掛單較小,隨後有大筆的買單將它們全部掃清,但買單的量過大,有殺雞用牛刀之感,且股價未出現較大的升幅。這種上漲狀態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對敲。 7.當股價出現急跌,大筆成交連續出現有排山倒海之勢,往往是主力為洗盤故意製造恐怖氣氛。 8.股票剛啟動上攻行情不久,漲幅不大,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量放量低開,且跌幅較 大,此為主力對敲洗盤行為。 9.整日盤中呈弱勢震盪走勢,買賣盤各級掛單都較小,尾盤時突破連續大手成交拉昇,這是主力在控制收市價格,為明天做盤的典型對敲行為。 10.上一交易日成交併不活躍的股票,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放量高開,此為主力為了控制開盤價格的對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