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05239983444

    1)字長

    所謂字長是指中央處理器可一次性並行處理的二進位制位數,此項指標直接影響電腦的執行速度與計算精度。根據字長的不同,計算機有8,16,32和64位機器之分。我們知道,在電腦內部一個實數常常需要用4個位元組(32位)來儲存或表示,故對於早期的8位機來講,要處理一個實數便需要CPU操作4次;16位的286中央處理器需要操作兩次,因而也影響了其處理速度;而採用386、486CPU的電腦都有一次並行處理,32位二進位制資訊的能力。目前的高檔電腦則已是64位機,因而運算速度與精度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2)定址能力

    定址能力主要是指中央處理器可訪問的最大記憶體的地址空間。該能力是由其地址匯流排的條數所決定的。例如,8088CPU的地址匯流排為20條,決定了它的最大定址空間為IMB;而486CPU的地址匯流排32條,可直接訪問4GB的記憶體空間。此外,定址能力還和中央處理器本身所具有的各種定址方式有關。

    (3)主頻

    中央處理器晶片不同,其工作時的主頻也不同,主頻越高處理速度越快。早期的8088CPU的時鐘頻率為4.77MHz,286CPU的時鐘頻率為16MHz或20MHz,第二代奔騰晶片的主頻則高達數百兆赫茲,而目前先進的微處理器的工作主頻已達到千兆赫茲以上。微處理器的字長和主頻對其處理速度和能力有極大的影響,然而有些仍很難確切地評價不同處理器的處理速度,為此人們還常採用MIPS(每秒執行百萬條指令數)單位來評定某種電腦的處理速度和能力。當然,各種指令所需的執行時間是不一樣的,這裡所指的是它們的平均執行時間。

    (4)儲存容量和存取速度

    儲存容量是一個重要的硬體指標。其中,記憶體容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可執行程式的大小與可解決問題的大小,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程式執行時的效率,而外存容量的大小則決定了整個電腦系統儲存和記憶資訊的能力。此外,存取速度的快慢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在採用高檔中央處理器的情況下,應注意所配置記憶體晶片的存取速度是否能和該微處理器極高的處理速度相匹配,否則微處理器的處理速度再快也無濟於事;在需要進行大量資訊檢索與處理的場合,除了應配置大容量的磁碟、光碟或磁帶等外部儲存器外,也應考慮它們的存取速度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說來,磁碟的存取速度快於磁帶,而硬碟又快於軟盤,所以目前電腦上大多采用高速、大容量的硬碟作為其外存系統。

    (5)可靠性與可維護性

    電腦系統的可靠性通常用平均無故時間MTBF(Mean Tume Be-tween Failures)來表示。一般指的是系統能夠正常工作的平均時間,該值越大,表明系統的可靠性越高。可維護性是指計算機系統的維護效率,通常用平均修復時間MTTR(MeanTimeT0Rear)來表示,即從故障發生到故障消除所需的平均時間,該值越小,表明系統的可維護性越強。

    (6)匯流排結構

    目前電腦系統匯流排有以下幾種標準:

    ·ISA(Industry Standsrd Architecture)即工業標準結構匯流排。這是IBM公司推出的PC機和AT機採用的8位或16位匯流排標準。

    ·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即微通道結構匯流排。是IBM公司為其PS/2系列電腦專門設計的32位匯流排。

    ·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即擴充套件工業準結構匯流排。是由Compaq,HP,AST等公司合作開發的32位匯流排標準。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d Association)即影片電子標準協會制定的匯流排標準。它是針對486CPU設計的32位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即由Intel公司設計的外圍裝置互連匯流排標準。這是一種與CPU隔離的32位或64位的新型匯流排結構,適應性強、速度快,主要應用於Pentium級以上的計算機。

    電腦硬體系統的效能還包括其可擴充性和可升級性,以及顯示器的解析度、電源的功率與效能、機箱的合理尺寸與通風情況、鍵盤和滑鼠器的手感與耐用性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然乳膠枕頭和記憶海綿枕頭,哪種回彈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