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采奕

    在一百多年前,有一個商人叫喬致庸,他做生意,講究一個“信”字,就是誠信,不騙人。這可以說是喬家的傳統,也是晉商的傳統,更是整個商界應該傳承的商業品格。古人常說,無信不商,意思就是沒有誠信就做不成生意。對於喬家來說,更是如此。喬致庸從小耳濡目染,在他身上能夠看到喬家一貫守信的風格。再加上他從小讀著聖賢書長大,儒家當中所傳達的仁義禮智信更是讓他受益匪淺。在喬致庸眼裡,寧可賠錢,也不能失信。他明白,信譽是商家的根基,是商號的命脈。

    在以前,晉商會在其他地方開商號,類似於現在的連鎖店,復盛西鋪就是喬家在包頭的一大商號,主要經營糧油,不管是質量還是分量都有所保證。要知道,在那個市場裡,到處都是弄虛作假的商號,缺斤短兩的事情屢見不鮮。喬家就靠著長期形成的良好信譽讓復盛西在包頭穩穩站住了腳,因為復盛西鋪從來不缺斤少兩,所以到這裡購買糧油的人絡繹不絕。

    有一次,復盛油坊往山西運送一批胡麻油,經手的夥計為了從中謀利而在油中摻假。掌櫃的發現後,將夥計痛斥一番。凡是喬家人都知道,信譽連著財路,信譽沒了,財路也就斷了。掌櫃的讓人倒掉整批摻假的胡麻油,重新換了貨真價實的胡麻油。這個舉動雖然讓喬家損失不少,但是卻為喬家贏得了守信的美名。看長遠些,這個舉動足以為喬家吸引更多的商戶,也讓喬家的生意越做越好。

    晉商的進取精神

    大約三百年前,山西太谷人王相卿來到殺虎口謀生,先為人做工,後在清軍的部隊裡服雜役,認識祁縣人張傑、史大學後,三人便相約一起隨營進行貿易。挑貨擔、拉駱駝,吃了一番苦頭之後,終於開設了第一家商號——“吉盛堂”。

    不久,朝廷把叛亂的葛爾丹消滅了,殺虎口也成為軍事重鎮,吉盛堂生意日漸興隆,王卿便將總號遷至歸化,改名“大盛魁”。經過數十年經營,大盛魁的生意已經走出了中國,到達了現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深入莫斯科、彼得堡等歐洲腹地,從乾隆朝後期一直至民國年間,大盛魁稱雄草原200餘年。巔峰時,大盛魁的夥計超過6000人,商隊駱駝達20000頭以上,年貿易額突破千萬兩白銀。翻遍山西商人早期創業歷程,幾乎都大同小異。一樣的窮苦出生,一樣走西口淘金,一樣吃苦耐勞,一樣九死一生。殺虎口有句民謠:“殺虎口,殺虎口,沒有錢財難過口,不是丟錢財,就是刀砍頭,過了殺虎口還心抖。”可即便是這樣,還是有那麼多晉商前赴後繼,勢如潮湧,創造了晉商新的輝煌。

    晉商的群體精神

    晉商的先輩們呢,為了使自己所創的家業能夠傳續下去,總是嚴格地按照嫡庶之分,將其家業傳於自己的嫡子嫡孫。嫡子,就是大兒子,嫡孫,就是大兒子的大兒子。並且從對內親和外戚的區別上,先擇其內親輔佐經營,而後才是外戚。內親就是父親這邊的親戚,外戚就是母親這邊的親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在血緣關係上以嫡系為核心、以內親為基幹的經商世家或商賈望族。

    清末,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國內外商業競爭力量也在加強。如中國和俄國的恰克圖貿易,長期以來一直為晉商壟斷,商號最多時達120餘家,各商號組合成商會,維護共同利益。各店如同一家,一致對外,與同行競爭,使外幫勢力無法涉足其間。晉商正是憑藉著群體的力量,避免了因勢單力薄帶來的困境,減小了在陌生環境下的經營風險,同時進行同行間的經濟管理和協調,避免內部爭鬥,一致對外,從而創造了一個個的商業奇蹟。

    晉商的奉獻精神

    在晉商興盛的500年中,晉商繼承了民族自強的優良傳統和愛國主義精神,最突出的是光緒二十四年 ,英帝國主義的福公司與山西政府簽訂了山西開礦制鐵以及轉運各色礦產資源章程20條,對山西的礦產資源進行掠奪。面對這種喪權辱國的情況,山西人民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爭礦運動。以祁縣三晉源票號財東渠本翹為首,聯合祁縣、太谷、平遙各票號從英華人手中爭礦、贖礦。持續十多年的鬥爭,晉商取得了勝利。

    喬致庸對票號裡的夥計要求很高,他教育僱員不僅要有遠大的目光,而且心裡要時刻裝著老百姓,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在喬致庸看來,人的抱負越大,他追求的目標就越大。即使店裡的普通夥計,都應有崇高追求與社會責任心。而喬致庸正是基於這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胸懷天下,經世濟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以此作為自己畢生的壯志和追求,才使喬家的資財富甲天下,事業鼎盛輝煌,喬致庸也成為清末最富有的商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德地圖怎麼用經緯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