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7486145697

      臺灣原計劃採購美國的無人機“捕食者”,但遭到美國拒絕。於是臺灣當局決定自行研製無人機。早期的“麻雀”和“天隼”偵察機為臺灣最初研製的無人機,其機身寬只有6英寸(約20釐米),相當於成人手掌大小。由輕質合成材料製成,以電動發動機為動力,在天空飛行時就像一隻黑色的小鳥,因此被臺軍稱為“麻雀”。如果在它上面搭載一些輕型偵察裝置,就可以執行偵察任務。該機的特點價格低、隱蔽性好。不足之處是航程短,受天氣影響大,執行任務能力有限。

      “天隼”無人機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的輕型無人偵察機。該機航程150公里,飛行高度可達2400米,續航時間約5小時。整個系統可由3部廂型車運送,能夠快速部署並遠距離遙控或自動飛行,可進行實時影像傳送。改進型的“天隼二型”無人機系統,主要裝備包括機身、地面導控站,以及相關彈射、支援裝備,均可裝載於3部廂型車中快速運送、機動部署,其機身長4米,翼展5米,導控距離15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達120公斤,載重達30公斤,滯空時間8小時,平均巡航速度為70節。具有不易為紅外/雷達導向導彈鎖定的特徵,戰場存活度比較高。該型機平時除佩掛一個環架式彩色CCD攝影機,作為戰場監控、目標定位及追蹤用途外,也可搭配紅外線、可見光感測器光電酬載,執行夜晚偵察照相等任務。

      臺軍的無人偵察機還有“中翔”系列,分為“中翔1號”、“中翔2號”和“中翔3號”三種,全由臺“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1號由於效能不好沒有被採購,2號只採購4架,很少執行任務。最新的“中翔3號”是臺灣無人機部隊的“主力”。該機身長5.7米,起飛重量450公斤,航程500公里,可飛越臺灣海峽執行任務,最長續航時間12小時。裝有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光電感測偵察裝置、合成孔徑雷達。還可以根據需要加裝電子戰裝置。“中翔3號”採用後推式螺槳發動機,具有長期滯空飛行、短場起降、高載荷及反電子干擾能力等特徵,可執行實時的資訊傳輸,可傳輸顯示飛行狀態、飛行實時影像、電子地圖航跡等資料。飛機結構採用複合材料,整體設計重量輕、強度高,拆換維修容易。整體系統分為地面控制系統、任務規劃與指揮中心、地面控制站、起降操縱檯、傳輸天線等部分。該機可執行晝間偵察、監視和目標定位、電子戰等任務。

      臺“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的秘密報告中曾披露,無人機的研發已經成為未來5年臺軍武器裝備建設的頭等大事。

      大型無人機“勝雲”

      2015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週四登場,由臺灣“中山科學院”自行研製的戰略型大型無人機系統,首次公開亮相。“中科院”指出,它是中高度、長滯空、多酬載的大型全復材無人機系統,也具備自主起降、多機操控、空中中繼、聯網導控與即時影像傳輸等功能,可進行日間、夜間執行情搜、監視、偵察、環境研究與海岸巡防,也可改裝成無人攻擊機,視需求掛載機炮、飛彈等武器。

      據知情者透露,臺灣長航時滯空無人機計劃名為“長征計劃”,預算金額高達28.7億新臺幣,機身長約8米,翼展約8米,配備渦槳發動機,體積比美國“收割者”無人機略小,但比臺陸軍服役的“中翔2號”無人機大得多,因此載荷、航程、航高等效能都優於“中翔2號”。可從1.55萬米高空斜向拍攝,最大拍攝斜距80公里的資料推算,長航時滯空無人機要飛到1.55萬米高空應無問題,與“收割者”無人機相當。

      “收割者”無人機有6個武器掛點,最多可攜帶14枚AGM-14“獄火”導彈,或同時攜帶四枚地獄火和500磅GBU-12“鋪路石”鐳射制導炸彈。但在“中科院”宣傳片裡,動畫顯示長航時滯空無人機的機翼內側並無武器掛架,雖然“地獄火”導彈、鐳射制導炸彈和“響尾蛇”導彈都是臺軍現已武器,但是“中科院”自研無人機要想掛載美製制導武器還要解決武器整合的問題。“中科院”形象宣傳片中的“大型無人機”需要1000米跑道才能起飛,說明其動力是不足的。

      2016年8月13日臺灣空軍將在花蓮基地舉行開放活動,而11日首次公開展示了其自行研發的勝雲無人機。從公佈的照片來看,勝雲無人機,即上文提到的長航時滯空無人機。

      臺灣大型無人機的發展水平如何?

      臺灣軍事專家施孝瑋曾在臺灣電視節目中談到臺灣大型無人機發展水平,與大陸相比,他認為連尾燈都看不到。臺灣無人機發展正處於追趕的階段。(張冪,冪談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灞河新區戰略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