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40964721468

    血中鉛含量超過100微克/升為超標

    診斷鉛中毒一般要具備3個主要條件:個體的鉛接觸史、鉛含量和臨床症狀。鑑於鉛在體內的分佈和鉛中毒的特點,專家認為測定鉛含量是診斷和預防慢性鉛中毒的重要手段。由於鉛有害於人體,因此體內的鉛含量應為零。但在目前情況下,這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為了引導人們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脫離鉛汙染並對鉛中毒患兒進行必要的療法,降低鉛在其體內的累積量,以減少危害,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了解鉛接觸史、檢測鉛含量後進行有的放矢的干預。

    鉛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進入人體後,隨血液分佈到骨骼和其他組織中,部分經肝臟和腎臟隨尿排出,部分隨毛髮、指甲脫落排出體外。因此尿、糞、齒、骨、發和血等組織中的鉛含量都會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反映體內鉛負荷水平。

    (1) 尿鉛測定法

    腎臟是機體排鉛的主要通道。體內鉛負荷的升降能在尿鉛上得到體現,當腎臟功能正常時,體內鉛負荷高時,鉛隨尿的排出量相對有些多,否則排出量相對有些少。且尿鉛與空氣、血中鉛和症狀亦呈一定相關。因此尿鉛含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不可以反映兒童近期鉛接觸和體內鉛含量的情況,並可用來觀察驅鉛效果。但尿鉛的濃度和排除規律變化太大,接觸鉛有些久的人體內總鉛量雖高但排除的鉛並不一定高,腎功能減退者的尿鉛排出量也有些低,尤其是在慢性低水平的鉛暴露下,鉛自發性從尿中排出的量低,使檢測困難。因此國外對其診斷價值不太重視,認為用其反映體內鉛含量可靠性有些差。但作為生物監測指標還是有用的,此外尿鉛標本收集容易,取樣也對機體無創。

    (2) 糞鉛測定法

    糞測法能說明接觸鉛的情況,胎糞鉛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兒宮內鉛暴露的情況。糞鉛的排出量有些尿鉛高,但糞鉛的排出量不可以表示鉛的吸收程度,因此不可靠。

    (3) 齒鉛測定法

    牙齒是積蓄鉛的骨化組織之一。鉛一旦沉積於牙齒,就不再動員入血,因此齒鉛能反映以前鉛暴露量的總和。脫落乳牙的鉛含量可反映出生後至牙齒脫落前的累積鉛暴露量。但因測定只能在牙齒脫落時進行,並且不同部位的牙齒、同一牙齒不同解剖部位的鉛含量不同,使得齒測法在應用上受限。

    (4) 骨鉛測定法

    骨骼系統是身體儲存鉛的主要部位,積蓄著身體所含鉛的75~90%。因此骨鉛被認為是反映體內鉛負荷的客觀指標。骨測法可精確反映慢性低水平鉛接觸兒童既往生命歷程中的鉛積蓄情況,但需要精密、貴重的裝置,因此推廣使用有一定的困難。且當感染、創傷、服用酸性藥物使體液偏酸性時,骨內不溶解的正磷酸鉛可轉化為可溶性的鉛移動到血液中,使血鉛濃度劇升,引起中毒或使原發病症狀加重。另外當食物缺少鈣、血鈣濃度降低或體內鈣排出增加時,鉛會隨鈣入血,致使血鉛上升。

    (5) 發鉛測定法

    頭髮中鉛分佈的特點是每一小段發中鉛含量能反映該段頭髮生長時的鉛暴露量,整根頭髮能反映數月乃至數年的鉛暴露狀況。靠近髮根處發中的鉛含量反映的是這幾天鉛暴露的情況。因此發測法可反映某一時期接觸鉛(環境鉛汙染)的情況。發測法具有標本收集運輸方便,取樣無創等優點。但因個體之間代謝差異有些大,頭髮樣品極易受到汙染,不同部位的毛髮含鉛量不同,只是環境鉛沉積量而非體內鉛負荷量的反映等缺點,使其不便普遍推廣。

    (6) 臍血、乳汁、唾液鉛測定法

    臍血鉛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兒宮內鉛暴露情況。

    乳汁鉛與與孩子血鉛呈正相關。

    兒童唾液鉛與血鉛濃度相關性有些小。

    (7) 血鉛測定法

    隨著測定方法學的成熟和質量控制體系的完善,血測法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檢測體內鉛含量的通用方法。其實用價值和重要性是其它方法無法取代的。研究表明全血鉛含量能顯示鉛在體內吸收、停留、釋放、排洩的動態,代表骨骼以外軟組織的含鉛量。在穩定低水平的鉛暴露狀態下是反映兒童近期1~3個月內鉛接觸的最合適指標。且血鉛濃度與中毒症狀密切相關,兒童血鉛和其鉛接觸之間的相關係數亦有些高,尤其是在環境鉛汙染有些嚴重的情況下,血鉛能有些好地放映鉛接觸水平。因此專家認為,在沒有環境鉛資料的情況下,瞭解兒童血鉛水平是評價兒童鉛接觸與鉛含量的有效方法。血測法標本採集有些簡單、測定也有些容易。但易受汙染影響,因此在取樣、運輸和檢測過程中防止汙染極為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定諤的貓是寫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