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約靜好
-
2 # 佛系跑者3n2m
第一、要有多運動,保證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
少生病,不需要孩子來照顧你。
生活能夠自理,自己的事情儘可能的自己做,不要去麻煩子女。
第二、要講究衛生。
廚房、衛生間要打掃乾淨。
自己要勤洗澡,穿戴乾淨整齊的衣服,個人衛生和家裡的衛生要比孩子們做的還要好。
第三、不管閒事。
兒女之間的事情,第三代孩子的事情,都由他們處理,自己少插嘴。
第四、要學會裝聾作啞。
喜歡聽的,好聽的話就多聽點,不喜歡聽的難聽的話,就假裝聽不到。
第五、要多存一點錢。
子女為你做事情,為你買東西,該付錢的一定要付錢。
這樣的話,他們做的也更有幹勁兒,也可以做的更長久。
第六,如果自己的身體不行了,需要人照顧了,無論是請保姆還是自己的子女照顧自己,都要自己給錢。
生活不能自理了,活著的意義已經不大了,如果你願意的話,就去住養老院吧,總而言之,如果有人照顧你,那是必須要付費的。
-
3 # 如我心意隨我願
第一,你已老兒女的事不用管,只把自己管好,有些你看不了的事情裝瞎,有你吃有你喝就很好了,這樣做兒女就不會嫌棄,別給人家添亂
-
4 # 錦上添花隨遇而安
不被兒女嫌棄是不分年齡的 ,70歲以後,身體好,心態好,有工資,有老伴,又勤快,又能幹,又能體貼兒女,不多言,不管閒事,隨和。還能幫著菜購做飯帶孫輩的,這樣的老人,活到80多兒女也需要,不會嫌棄的。若你只有60來歲,你已經喪失了自理能力,如有老伴照顧還好,如兒女孝順也還好。但就孤獨一人了,失能了,兒女都還上班,他們的孩子正需要人呵護管理,精力有限,照顧老人的時間就不多了,時間久了,會心煩的,嫌棄的。老了身體再好,隨之年齡不饒人 都會生病的,久病了,總有失能的一天。有工資,請護工,到養老院都一樣!兒女有時間經常看望、看望,就知足吧。百家百種,情況不一,體會不同。過一天是一天 ,不想那麼多。珍惜現在,開心的過好每一天!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
5 # 慈祥的老師
我是這年歲人,我來答: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應該是塊寶,為什麼會被自己生養的兒女嫌棄呢?
有。但是個別現象。
就這個別現象而言,怎麼造成的呢?
在我看來:一,父母溺愛,從小慣著,把一切事情包攬完,讓孩子認為本就該這樣,一個不稱心就向父母發脾氣,習慣就成自然,父母當受著;
二,父母不自尊自愛,不會換位思考,凡事只考慮自己,不為兒女著想。遭嫌棄活該,受著。
我家的老人是塊寶。
打我記事起,我家的老人是塊寶。在我六歲時,我父輩分家,(當時我父已因病v去逝)三兄弟將房屋家產分割成三份,每份寫在一張紙條上,拈著的就寫的那些。最後祖母怎辦,每家輪流供著。我記得老孃不同意,要祖母跟我們過。我們很高興,祖母願意同我們家一起生活。當年祖母六十幾歲。
大伯二伯怕我們孤兒寡母待祖母不好,還提了些條件,我母親說,要他們放心,我們不吃不喝,得先孝敬老的,餓不著老媽。
我母親要求我們很嚴,上桌的好菜得祖母吃,我們不能去動,她的口頭禪是,好的老人先用,您們小吃的日子在後面。當然祖母愛我們還是揹著母親挾點給我們賞賞。
所以,當我們為人母時,也這樣教育孩子,才有給阿公炒個雞蛋下飯,阿公“剩
”丁點分給孩子吃一說。我家孩子從小幫著我們侍候阿公,保護阿公。
我家的孩子從不嫌棄我。對我照顧有加。比如早上把糖開水蛋放在我床頭櫃上,叫我趁熱吃了再睡,他們去上班了,快下班時電話問想吃什麼?買回來做跟我吃。
從不讓我做家務,要我耍好開心,不生病少生病是對他們最大愛。我幸福著。
子女對我孝順,我珍惜。我尊重兒子媳婦,處處為他們著想,一不添亂,二不吝嗇,我的退休金拿出來花在家計上…我大兒子買房早己單過,我同二子五十年沒分開,我們相依為命,誰也離不開誰和睦幸福生活著。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父不慈子不孝,父慈子孝滿堂春。
回覆列表
距離產生美適合於任何人,也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人老了就照看好自己的身體,少摻和孩子們的事兒,儘量不給孩子們添麻煩,保持一定距離,這樣的話自己也清淨,孩子們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