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然布衣
-
2 # 小禾青青2
春聯源於周朝“桃符”“神荼,鬱壘”二神住桃源捉鬼魅喂虎,“桃符”上刻寫或畫上神荼,鬱壘二人形象或名字驅邪。
-
3 # 山民s
春聯的前身是桃符。人們是用紙卷一束桃枝,然後在紙上畫上符咒,這就是桃符。迷信說法桃枝能避邪,再加上符咒,可以驅除鬼魅,春節期間各家各戶將它掛在門上,以保平安。北宋以前,從官宦到老百姓,家家都如此。一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君主孟昶在桃符紙上又加了兩句詩: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便是人們所說的中國的第一副春聯。其實它還不能算真正的春聯,因為還沒有脫離桃枝。不過它在傳統桃符避邪的意思上加上了喜慶的意思,近了一步,算是春聯的芻形吧,但它到底什麼時候脫離桃枝,成為真正的春聯,在下孤陋寡聞,手頭又無資料可考,不敢妄下結論。總之,春聯始於五代,成型於宋,盛行於明清的說法是靠譜的。隨著春聯的發展,它的寓意也越來越豐富,由原來的喜慶吉祥到歌功頌德、寄託美好願望、抒發各種感情等等。盛世如此,暴政時期亦如此,可見人們對春聯的喜愛和重視非同一般了。春聯是對聯之一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值得傳承和發揚光大。
春聯,也叫做對聯,是中國民間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學過這麼一句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描寫的就是過年時候的情景,而新桃舊符呢,指的就是對聯。因為在對聯的前身就是桃符。
在古老的傳說中,有顆大桃樹,而桃樹下呢住著神荼和鬱壘二神,他們總管著世間的萬鬼,如果有鬼作惡的話,他們就會把他們綁起來喂老虎。所以在民間春節的時候,會在桃木版上雕刻神荼和鬱壘的畫像,來驅邪,這就是最早的桃符,而神荼和鬱壘也是最早的門神。
在唐朝過的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這幅對聯,而這個也是大家預設的歷史上第一副對聯。當然,事實上還有更早的對聯,莫高窟藏經洞中出土的敦煌遺書種記錄了“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個是有記載的最早的春聯了,在唐朝開元十一年左右,比後蜀主孟昶早了兩百多年。但是知名度沒有後蜀主孟昶的那麼大。同時呢,這個時期還不興叫春聯,還是叫做桃符。
到了宋朝時期,桃符由木板換成了紙張,這個時期就開始叫做春貼紙或者春聯了。如果嚴格來說的話,春聯前身是桃符,而是起源是起源於宋朝,而流行則是在明朝時期了。春聯最開始的寓意就是鎮邪驅鬼、祈福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