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第二章 運動和能量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一:認識運動
1.宏觀物體的運動:
(1)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的位置變化叫機械運動。
①直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直線運動。
②曲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曲線的運動叫做曲線運動。
2.微觀世界的運動:
(1)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由原子組成的;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3)組成物質的粒子在做著永不停息的運動,但不屬於機械運動;
知識點二:運動的描述
(1)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和如何運動,首先要選一個標準物,這個標準物叫做參照物。
(2)對參照物的理解:
①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
②不能選取所研究的物體本身做參照物。
④如果兩個物體的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相同,它們彼此相對靜止。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以及他的運動情況如何,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做機械運動,宇宙中的任何物體都無時無刻地運動著,所以物體的運動是絕對的;但靜止只能是相對於某一參照物而言的,但絕對靜止是沒有的。
(5)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首先選擇參照物;其次觀察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是否發生改變;第三步就是判斷,若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則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是運動的,若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則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是靜止的。(涉及到三個物體:觀察者、研究物件、參照物)
知識點三:運動快慢的描述
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的方法:
2.速度的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國際單位:米/秒常用單位:千米/時換算:1米/秒=3.6千米/時
4.勻速直線運動及其速度:
(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在任意相等時間內透過的路程始終相等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勻速直線運動是一個沿著直線且運動快慢不變的運動。
(2)速度:①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透過的路程;
④公式 v=s/t 中不能說v與s成正比,也不能說v與t成反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v是一個定值,即: s與t的比值是不變的,即v是不變的;
⑤在勻速直線運動中s與t成正比(s=vt,其中在勻速直線運動中v是一個定值);
⑥s-t影象與v-t影象,如上圖:
5.變速運動及其平均速度:
(1)變速運動:在單位時間內透過的路程並不相等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
(2)平均速度:
①平均速度用來粗略描述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運動快慢。它不能把物體在某段路程內的(或某段時間內的)的運動快慢都精確地表示出來;
②公式:計算平均速度:、計算路程:、計算時間:;
其中,s表示某段路程,t表示透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表示這段路程(或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
③平均速度表示物體透過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總是針對某一段路程(或時間間隔)而言的。計算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時,必須用這段路程除以透過這段路程所用的總時間。某段路程內(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大小不代表其它路程段(時間段)內的運動快慢程度;
④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平均速度是物體透過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數值上等於物體運動的這段路程與物體在這段路程上總時間的比值。比如某物體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在後一半路程的速度為v2,則物體在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
知識點四:能量
1.能量是與物體運動有關的物理量。
2.一切物體都具有能量,不同運動形態對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
3.能量形式具有多樣性。
4.幾種最基本的能量形式:光能、太陽能、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核能。
5.能量可以互相轉化,也可以互相轉移。
6.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能量轉移和轉化的過程。
八年級上第二章 運動和能量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一:認識運動
1.宏觀物體的運動:
(1)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的位置變化叫機械運動。
①直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直線運動。
②曲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曲線的運動叫做曲線運動。
2.微觀世界的運動:
(1)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由原子組成的;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3)組成物質的粒子在做著永不停息的運動,但不屬於機械運動;
知識點二:運動的描述
(1)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和如何運動,首先要選一個標準物,這個標準物叫做參照物。
(2)對參照物的理解:
①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
②不能選取所研究的物體本身做參照物。
④如果兩個物體的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相同,它們彼此相對靜止。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以及他的運動情況如何,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做機械運動,宇宙中的任何物體都無時無刻地運動著,所以物體的運動是絕對的;但靜止只能是相對於某一參照物而言的,但絕對靜止是沒有的。
(5)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首先選擇參照物;其次觀察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是否發生改變;第三步就是判斷,若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則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是運動的,若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則研究物件相對於參照物是靜止的。(涉及到三個物體:觀察者、研究物件、參照物)
知識點三:運動快慢的描述
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的方法:
2.速度的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國際單位:米/秒常用單位:千米/時換算:1米/秒=3.6千米/時
4.勻速直線運動及其速度:
(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在任意相等時間內透過的路程始終相等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勻速直線運動是一個沿著直線且運動快慢不變的運動。
(2)速度:①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透過的路程;
④公式 v=s/t 中不能說v與s成正比,也不能說v與t成反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v是一個定值,即: s與t的比值是不變的,即v是不變的;
⑤在勻速直線運動中s與t成正比(s=vt,其中在勻速直線運動中v是一個定值);
⑥s-t影象與v-t影象,如上圖:
5.變速運動及其平均速度:
(1)變速運動:在單位時間內透過的路程並不相等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
(2)平均速度:
①平均速度用來粗略描述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運動快慢。它不能把物體在某段路程內的(或某段時間內的)的運動快慢都精確地表示出來;
②公式:計算平均速度:、計算路程:、計算時間:;
其中,s表示某段路程,t表示透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表示這段路程(或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
③平均速度表示物體透過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總是針對某一段路程(或時間間隔)而言的。計算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時,必須用這段路程除以透過這段路程所用的總時間。某段路程內(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大小不代表其它路程段(時間段)內的運動快慢程度;
④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平均速度是物體透過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數值上等於物體運動的這段路程與物體在這段路程上總時間的比值。比如某物體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在後一半路程的速度為v2,則物體在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
知識點四:能量
1.能量是與物體運動有關的物理量。
2.一切物體都具有能量,不同運動形態對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
3.能量形式具有多樣性。
4.幾種最基本的能量形式:光能、太陽能、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核能。
5.能量可以互相轉化,也可以互相轉移。
6.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能量轉移和轉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