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學會做家務而不是逼迫孩子去做家務
勞動,是我們應當倡導的行為,尤其是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越早的去接觸勞動,對於成長髮育是有好處的,一方面能夠增強孩子生活能力,另一方面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接觸發展不落下,再有就是透過勞動,所能培養孩子的自律、自立、勤奮等。
“勞動勞動,是要勤勞的”,話雖沒錯,可實際行動起來就變樣了:要求孩子多做家務活,並把家務活作為日常“家庭作業”,還要嚴格把控,一旦孩子閒下來,立馬找些其他的活,覺著“只要孩子一直在勞動忙碌,就離成材不遠了”
在這裡,勤勞成了“逼迫”孩子的另一個理由
“強扭的瓜不甜”讓孩子去做不願意做的事,這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同時也會讓孩子對於“勞動”產生一種抵制心理,並且,一天中,除了學習就是勞動,單就孩子是否能消化的了這一天的知識以及身心疲勞?成了一個問題。勞動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成為孩子的助力,而不是負擔。
如何讓孩子正確做家務?首先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勞動”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勞動,也正因為有了勞動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想要達成某件事,必然離不開勤奮勞動,勞動並不單指家務活、清掃垃圾,父母的工作、幫助他人也是一種勞動方式。
再來說說如何讓孩子正確做家務:
1.把家務當成“業餘活動”,不要求不強迫
家務活對於孩子來說不是必然要做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要做的。初做家務,用遊戲帶入的方式總是有比較大的吸引力,家長引導孩子共同做一個家務活,同一個家務活做2-3天再換一個家務活。比如說:“
“今天與媽媽一起洗碗好不好,比比看誰洗的碗越多越乾淨,可以得一個小星星哦~”
“今天咱們的比賽專案是拖地!咱們來抓鬮(或做個小遊戲)決定誰清掃哪一個房間”
不要求,不是放任,而是交給孩子自我選擇得權利,尊重孩子的意見
不強迫,不是不理睬,而是讓孩子懂得“言出必行”做一個“嚴於律己”的人
“你今天可以幫媽媽做家務活嗎?你想清掃哪一部分?既然答案媽媽了,就一定不能反悔哦~”
2.勞逸結合,合理搭配家務活、學習、空閒等時間
根據題主的描述,“逼迫自己包攬家裡的家務活,每天寫完作業還不能休息,因為還有一堆鍋碗瓢盆等著自己。”施以過多的家務活,可能會影響孩子正常身心發育,身體勞累學習也會吃不消。
讓孩子學會做家務,是好事,建議讓孩子勞逸結合,比如:上一條提到的,與父母一起勞動做家務,當孩子能夠自己完成家務活時,可以嘗試讓孩子每天做一點家務活(吃完飯後收拾桌面或是幫忙收衣服或是洗完或是洗衣)當然,在安排孩子做家務活前,要先與孩子溝通,詢問孩子的意見,假如孩子喜歡偷懶,建議採取第一種方式,迴圈漸進,慢慢指導。
3.讓孩子對家務不再有牴觸心理
其實我們都不愛做家務,但又不得不做。孩子的心思很直接,不想做卻被強迫做,可能會導致對於家務有厭惡感,當沒有人要求時便不會去做,甚至造成懶惰、無擔當的性格。所以,讓孩子能夠接受家務,變得勤勞減少抵制就很重要了
讓孩子對家務不再有牴觸心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孩子體會家務的好處!比如說,特意不幫孩子整理衣櫃,孩子當然也不懂得要去整理,這時可以找個週末時間來教育孩子:
“你看,衣櫃這麼亂,要怎麼找衣服呢?”提出問題
“找不到衣服的話,我們就先一件件整理好分類放置”實踐證明
“看!這樣整理好是不是就很方便了,而且看著心情也舒暢起來啦”得出結論
或者,從孩子的臥室開始,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賦予孩子責任感“這是屬於你的房間,你要負起責任哦~”孩子對物品的佔有慾是極強的,一旦某些東西被附上“我的私有物”便會有一種自豪感,加上家長的責任引導,孩子便會自主的去對它們負責。
教育孩子是一個艱難又幸福的過程,需要家長多付出一些耐心、細心、愛,一步步的、反覆的去指引,切勿急躁、強迫孩子去做孩子不願意的事情,試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聲音,你會找到屬於自己孩子獨特的交流方式!
我是 @靈龍號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孩子應該學會做家務而不是逼迫孩子去做家務
勞動,是我們應當倡導的行為,尤其是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越早的去接觸勞動,對於成長髮育是有好處的,一方面能夠增強孩子生活能力,另一方面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接觸發展不落下,再有就是透過勞動,所能培養孩子的自律、自立、勤奮等。
“勞動勞動,是要勤勞的”,話雖沒錯,可實際行動起來就變樣了:要求孩子多做家務活,並把家務活作為日常“家庭作業”,還要嚴格把控,一旦孩子閒下來,立馬找些其他的活,覺著“只要孩子一直在勞動忙碌,就離成材不遠了”
在這裡,勤勞成了“逼迫”孩子的另一個理由
“強扭的瓜不甜”讓孩子去做不願意做的事,這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同時也會讓孩子對於“勞動”產生一種抵制心理,並且,一天中,除了學習就是勞動,單就孩子是否能消化的了這一天的知識以及身心疲勞?成了一個問題。勞動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成為孩子的助力,而不是負擔。
如何讓孩子正確做家務?首先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勞動”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勞動,也正因為有了勞動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想要達成某件事,必然離不開勤奮勞動,勞動並不單指家務活、清掃垃圾,父母的工作、幫助他人也是一種勞動方式。
再來說說如何讓孩子正確做家務:
1.把家務當成“業餘活動”,不要求不強迫
家務活對於孩子來說不是必然要做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要做的。初做家務,用遊戲帶入的方式總是有比較大的吸引力,家長引導孩子共同做一個家務活,同一個家務活做2-3天再換一個家務活。比如說:“
“今天與媽媽一起洗碗好不好,比比看誰洗的碗越多越乾淨,可以得一個小星星哦~”
“今天咱們的比賽專案是拖地!咱們來抓鬮(或做個小遊戲)決定誰清掃哪一個房間”
不要求,不是放任,而是交給孩子自我選擇得權利,尊重孩子的意見
不強迫,不是不理睬,而是讓孩子懂得“言出必行”做一個“嚴於律己”的人
“你今天可以幫媽媽做家務活嗎?你想清掃哪一部分?既然答案媽媽了,就一定不能反悔哦~”
2.勞逸結合,合理搭配家務活、學習、空閒等時間
根據題主的描述,“逼迫自己包攬家裡的家務活,每天寫完作業還不能休息,因為還有一堆鍋碗瓢盆等著自己。”施以過多的家務活,可能會影響孩子正常身心發育,身體勞累學習也會吃不消。
讓孩子學會做家務,是好事,建議讓孩子勞逸結合,比如:上一條提到的,與父母一起勞動做家務,當孩子能夠自己完成家務活時,可以嘗試讓孩子每天做一點家務活(吃完飯後收拾桌面或是幫忙收衣服或是洗完或是洗衣)當然,在安排孩子做家務活前,要先與孩子溝通,詢問孩子的意見,假如孩子喜歡偷懶,建議採取第一種方式,迴圈漸進,慢慢指導。
3.讓孩子對家務不再有牴觸心理
其實我們都不愛做家務,但又不得不做。孩子的心思很直接,不想做卻被強迫做,可能會導致對於家務有厭惡感,當沒有人要求時便不會去做,甚至造成懶惰、無擔當的性格。所以,讓孩子能夠接受家務,變得勤勞減少抵制就很重要了
讓孩子對家務不再有牴觸心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孩子體會家務的好處!比如說,特意不幫孩子整理衣櫃,孩子當然也不懂得要去整理,這時可以找個週末時間來教育孩子:
“你看,衣櫃這麼亂,要怎麼找衣服呢?”提出問題
“找不到衣服的話,我們就先一件件整理好分類放置”實踐證明
“看!這樣整理好是不是就很方便了,而且看著心情也舒暢起來啦”得出結論
或者,從孩子的臥室開始,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賦予孩子責任感“這是屬於你的房間,你要負起責任哦~”孩子對物品的佔有慾是極強的,一旦某些東西被附上“我的私有物”便會有一種自豪感,加上家長的責任引導,孩子便會自主的去對它們負責。
教育孩子是一個艱難又幸福的過程,需要家長多付出一些耐心、細心、愛,一步步的、反覆的去指引,切勿急躁、強迫孩子去做孩子不願意的事情,試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聲音,你會找到屬於自己孩子獨特的交流方式!
我是 @靈龍號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