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酒民服務社o雙溝直營
-
2 # 平心書法
閒章則是鐫刻詩詞、成語或其他字樣的抒情寄意的印章,在書法作品中有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肖形章、居室章之別,內容或記事、或言志、或抒情、或詠物、或騷語、或警句、或自勵、或他勉。和名章有別。最常用的就是引首章,引首章一般是鈐蓋在書畫作品右上的印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印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形、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石料為好。書畫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根據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佈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閒章的用途一般有下幾個方面:
一、可以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
二、揭示作品內容
三、可以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四、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號、雅號之類的章,這種章都是落款的最尾處蓋,表示這幅作品的出處。通常只蓋一個,“某某之印”“某某”,或只是名,沒有姓,或筆名,總之往往只蓋一個。也有姓是一個章,名字是一個章的,不過很少。
有些水準的作品就要用到閒章,也就是不是為了標識作者身份,而以佈局裝飾為作用的章。比如起首章,通常蓋在作品左上角,作為整體佈局裝飾,破除太嚴肅作品的死板格局等。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證作用。宋、元以後,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署款,書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並注意在書法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蓋印的原則是一般不能比落款的字大,而且宜小不宜大,印大則不雅。
一般一幅作品印不能多,要留出足夠的空白使作品能“透氣”,印是點綴的,不能喧賓奪主,所以要少,要小。
蓋印的地方是:引首章蓋在作品上首,正文第一個字與第二個字之間的左邊離作品正文第一行的距離不宜太遠,以剛出格子(或疊出的行線)為宜。
名號印的蓋法是落款正下方蓋一個或一對;或落款的左邊蓋一對,即落款中間偏下的位置的左邊蓋一個,最後一個字的左邊偏下點再蓋一個,也可同時兩個印各壓住半行字,但多半邊印要露到外面(落款的左邊)。主要根據作品整體的需要安排。
蓋一對印要基本一樣大。還要一方為陰(紅底白字)一方為陽(白底紅字)兩印之間的距離不能小字一方印直徑的距離,如果是在落款的下面蓋印陰離落款最後一個字的距離不能大於印的直徑。
書法用印的印文必須是篆書,不能是現代仿宋體的那種圖章。
至於閒章(就是一般的小印,內容是個詩句、成語、詞句、或別的小造型)這個要少用,而且要小,用好了畫龍點睛,用不好整幅作品就壞了。具體怎麼用相當靈活,得自己根據情況反覆斟酌。
-
3 # 宋鳳洲書法
所謂閒章,即名號以外之印章。包括引首章,腰章,壓角章。它的作用是強調部位,平衡章法和保護作品範圍不被隨便亂裁。
閒章,大致有長方形、方形、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和圖形幾種。多為朱文。
閒章的使用很有講究,不可隨便亂用多用,寧少勿多,能不用便不用。特別是作品的中間部位一般不加蓋,因為容易破壞作品筆墨的呼應關係,甚至宣賓奪主。
圓形章多用於腰章,亦可補在單名章之下。方章多用於壓角。其餘引首居多。
閒章文字內容,應該與作品內容、思想或情調相一致或相合諧。這樣才能錦上添花!若毫無關聯,就少些精彩。(宋鳳洲)
-
4 # 千年蘭亭
閒章不閒,它是書法作品的一部分,其作用一是補白,二是內容上與正文互相呼應,相得益彰。鈐章講究可蓋可不蓋最好不蓋。
從廣義上講,閒章是官印、姓名印以外各種印的統稱。在形狀上,閒章可以隨意取形。在內容上,除官印、姓名印外都可以入印常見的有齋館印、收藏印、鑑賞印、吉語、籍貫、成語、典故、圖形印等。
閒章常見的內容有道德修養句、吉祥祝福語、個人志向、警句、歌頌等,在用詞方面也多采用古詩詞、傳統典故,也有采用最新詞彙入印的,以增加趣味性。
鈐印一定要考慮正文內容和留白大小。本來密不透風處,非得蓋上一方大大的印,那隻能是畫蛇添足。同樣,寫一首杜甫悽苦不堪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你卻用上一方“悠哉遊哉”的印,那豈不如像吞了一隻綠頭蒼蠅?
要用好閒章,一定要多看多學優秀作品,多看書增加自己的文化積澱。
回覆列表
凡事皆有法度,更何況書法呢,這麼高大上的國粹,肯定更有講究,建議你好好研究,如果是書法愛好者,堅持下去,你會有收穫的